与自然对话,在体验中成长 ——多识草木虫鱼小记者生物研学夏令营侧记

科教周刊 2018-07-19 09:47 大字

[摘要]——多识草木虫鱼小记者生物研学夏令营侧记

每次活动后,老师都会组织孩子们分享自己的感悟。 沉浸在书本的世界里。 对摄影感兴趣的孩子正在跟记者学习如何拍照。 孩子们兴致勃勃地观察生物老师李小杰带来的动植物标本。

7月9日,57名来自安康各县区的小朋友来到位于宁陕县城东北部的上坝河森林公园,开启了“多识草木虫鱼小记者生物研学夏令营”。

上坝河森林公园位于秦岭中段南麓腹地,孩子的到来打破了这里的宁静。在5天4夜的时间里,他们与这里的草木虫鱼一起生活,听鸟鸣,看流水,感受山间流动的雾气,也见证了自己的成长。

是自然 也是课堂

草木虫鱼是上坝河的主人。在孩子们的画笔下和文字里,它们也是当之无愧的主角。孩子们还在宁陕中学生物老师李小杰的带领下,学习了标本制作的知识,并且制作了第一件植物标本。

夏令营的第二天,雨后初晴。在作文老师李锦存的带领下,孩子们来到户外,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观察大自然,并学习如何把自己的感受变成文字。带着相机的孩子化身小记者,把眼前所见定格成照片。

“现在我们听到了流水声,它是什么样的?”一来到室外,流动的河水声就成了李老师的第一个教学道具。

“哗哗的!”“潺潺的!”

“如果用手摸一下,是什么感觉?”

“冰凉的。”有孩子在老师的带领下用手试探了水的温度。

孩子们一边走,一边在老师的引导下观察周围的一草一木。由于刚刚下过雨,空气还是湿漉漉的,雾气从山涧中升起,缓缓流动。老师趁此机会,教孩子们用全身心感受“空山新雨后”。

经过花田、草地,道路分岔的地方是一片松林。“大家看,石头上包裹着苔藓,应该怎么描述这些石头?”“像穿上了一件绿色的衣服!”

松林中小溪流过,李锦存提醒孩子们,小溪的声音和河水的声音并不相同,但他们都很好听,世界上有很多著名的音乐也是受到流水的启发才创作出来。

松塔掉在地上,被啃过的痕迹证明了这里也是小松鼠的家,这引起了孩子们的无限遐想。

树木散发出的清香让人无法忽略。“秦岭之南一山城,绿树成荫花自栽。烟雨蒙蒙山水汇,人宿阁楼氧吧中。”刚刚小学毕业的杨欢语写下了这样的诗。

“你们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想到的,都可以写下来。”李锦存告诉孩子们,写作需要观察,而观察需要调动自己所有的感官。

对老师来说,自然界是最好的教室,对孩子们来说,草木虫鱼是他们的创作源泉。从自然界回到室内,孩子们立刻拿起笔。 “有好多孩子跟我说,平时特别害怕写作文,没想到今天竟然轻轻松松写了这么多。”随队的心理老师张永华告诉记者,“这也许就是研学的好处,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然后不知不觉地成长。”

是挑战 也是成长

参加此次研学夏令营的孩子最小的9岁,最大的12岁,大多数是第一次离开家。照顾好自己是孩子们面临的第一个挑战。

年纪最小的张怡文,从第二天起就进入了状态。张永华告诉记者,因为他年纪小,自己就有意识地多照顾他,但是后来发现,他进步很快,虽然个子小,盛饭要跪在椅子上,但是他还是坚持自己来,短短几天内,这个慢腾腾的小男孩,变成了一个动作迅速的“娃娃兵”。

“我发现孩子的潜力的确很大,变化特别明显。”随队老师周婷婷说,“吃饭的时候,他们不仅自己照顾好自己,还帮忙给其他小朋友夹菜、倒水、盛饭。”

为了确保孩子们的安全,老师刘鸿每天晚上都在宿舍门外的沙发上守夜。“每天早晨,喻馨月看到我躺在沙发上,都会立刻跑过来问我要不要喝水,要给我倒水喝,我真的觉得这孩子太懂事了,也很感动。”刘鸿说。

开营第一天晚上,孩子们观看了电影《走路上学》。这是一部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影片,讲述了生活在云南怒江边上的瓦娃和娜香姐弟俩,为了到江对面学校去上学,不得不每天命悬一线、溜索过江的故事。姐弟俩的故事也感动了孩子们,电影结束后,很多孩子都在家书中写下,要珍惜现在的生活。

每天早晨,孩子们都早早起床跑步,练习队列,站军姿,这让一部分准备进入假期散漫状态的孩子打起了精神。离开了手机、电话手表、平板电脑这些“电子朋友”,身边的朋友和老师就是最好的伙伴。短短几天时间里,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孩子们跟我说,虽然已经好几天了,但感觉时间过得特别快,好像才来这里一天而已。”随队老师胡智贤告诉记者。夏令营的最后一天,徐梦薇走过来,拉着记者的手,依依不舍地说:“我不想离开大家。”

参加这次夏令营的小朋友中,有一部分是来自汉滨区大河镇、五里镇的留守儿童,对他们来说,这次夏令营是他们暑假生活来之不易的亮点。为了给这些孩子们更多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第四届安康市道德模范、第二届安康好人张永华老师分享了自己多年来帮助贫困学生走出困境的故事。“我不是为了炫耀自己,而是通过我的现身说法,给孩子积极的影响,用同龄人的经历,给他们积极的引导。这一部分,对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启发。”张永华说。

她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孩子们:爱是可以传递的,要学会感受身边的爱,以后也要做一个有爱的人。她用自己帮助过的贫困学生的故事告诉孩子们:困难是可以战胜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在老师的鼓励下,孩子们在纸上写下自己的梦想:考古学家、演员、设计师……五花八门的梦想被老师们一一拍照发送到家长群里。张永华也提醒家长,希望父母不要打击孩子的梦想,哪怕是无意识的,而应该让孩子被激发出来的梦想得到延续。

是假期 也是舞台

“如果不来这次夏令营,你会怎么过暑假?”

当被问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大多数孩子的答案是,在家里看电视、写作业。

然而,来到上坝河秦岭小镇,每个孩子的假期都变得不一样了。他们在不同的舞台上“拔节生长”。

来自徐家沟小学的徐梦薇梦想当一名主持人,这个梦想在这次夏令营中迈出了第一步。第三天晚上,篝火晚会,徐梦薇和老师刘鸿搭档,主持了整台晚会。而所有节目都是孩子们在短短一天的时间内自编自演的。小合唱、独唱、拉丁舞、爵士舞、手语舞蹈、互动游戏,十几个节目依次登场,虽然短小、稚嫩,却特别动人。更令人惊喜的是,大多数主动上台表演的孩子都是来自农村的留守儿童。篝火照亮了舞台,也温暖了在场每个人的心。

在太乙书院,孩子们有一个下午的阅读时间。古朴的书房营造了良好的阅读氛围,一屋子的书让孩子们兴奋不已。有的犹豫再三终于挑出一本书,有的一眼就看准了自己想看的书,一边读,一边写读书笔记。

“我简直迫不及待了!”“我最喜欢写读书笔记!”“这里简直就是天堂!”平时就爱读书的孩子眼里闪着光,而那些本身没有读书习惯的孩子也在其他同学的影响下,翻开书本看起来。整个下午,天空时而晴时而雨,而孩子的世界里只有眼前的书。

在随队老师胡智贤看来,这也是集体生活的好处,孩子们在一个大家庭中生活,是一种不同以往的特殊体验,而孩子都有向上向好的力量,只要老师能够正确引导,创造一个学习的氛围,每个同学都能够受到这种氛围的影响。

在团队建设中,孩子们进行了两轮分组游戏,有赢家,当然也有失败者。“我接触的很多来接受心理辅导的孩子,都不知道怎么面对挫折,可以说,挫折教育是现在孩子的必修课。”张永华说,“孩子们需要学会接受失败,学会互相协作,胜不妄喜,败不惶馁。”

“很多孩子都是主动分享他们的感受,有的孩子一开始很害羞,但是随着活动的开展,他们也敢主动举手发言了。”张永华特意在团队建设活动中引导孩子自觉体验、主动分享,“分享是为了让理念内化于心,就像很多孩子说,将来会赢得起也输得起,我想,这会成为他们的信念。”

记者 张婧 郭飒 文/图

在森林里,孩子们学着认识植物。

新闻推荐

西电集团医院不孕不育症临床诊疗中心揭牌

7月9日,西电集团医院妇产医院不孕不育症临床诊疗中心揭牌及学术会议隆重举行。院长王双全、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陕西省...

宁陕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宁陕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