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实施差异性开发 坚持“月亮”带着“星星”走 ——发展全域旅游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之我见

三秦都市报 2017-11-07 04:44 大字

皇冠健康小镇

■吕宣强

在“绿色崛起、追赶超越”的发展进程中,宁陕既要严格保护生态环境,又要彰显特色优势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已成为践行新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

结合宁陕旅游产业发展的实际,必须顺应新时代发展的要求,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实现由“木头经济”、“石头经济”向“循环经济”发展的历史性转变。

一要以科学规划为引领,统筹推进全域旅游。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省级旅游示范县为契机,严格贯彻《秦岭保护条例》,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快全域旅游发展的决定》精神和《宁陕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坚持以全域旅游引领县域经济发展,积极推进“生态立县、文化兴县、旅游富民”发展战略,以生态优势激活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后发优势,释放宁陕追赶超越、争先进位的内生动力,实施全域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统筹推进循环经济发展。

二要以实施七大工程为载体,提升旅游产业发展水平。按照国家生态主体功能区和发展全域旅游的要求,整合项目资金,实施产业融合,全面实施“核心景区打造、服务体系配套、全域风貌控制、全域产业融合、宣传品牌提升、全域资源保护、旅游创建保障”七大工程,以旅游统领一产、融合二产、带动三产,实施全社会参与,形成“一业引领、多业融合”的发展格局。

三要以重点项目建设为支撑,开发高品质旅游产品。巩固提升筒车湾国家4A级景区、上坝河省级旅游度假区、秦岭峡谷乐园国家3A级景区建设水平,推进秦岭悠然山高山湿地景区、皇冠健康小镇、筒车湾水艺小镇、朝阳沟休闲度假区、大蒿沟国际山地旅游度假区创建,加快新建、续建重点旅游项目建设。坚持规划控制、项目管理、产品互补,把特色旅游产品轻轻地放在秦岭山水之上;实施差异性开发,坚持“月亮”带着“星星”走,形成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生态旅游、康养运动特色产品。

四要以“五化”提升为目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按照“环境生态化、居住文明化、餐饮本地化、服务标准化、管理规范化”的提升标准,依托三条轴线、联动八大片区、开发五大旅游名镇、建设20个旅游新村、发展农家乐800户、乡村旅游接待人数500万的整体要求,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实施农家乐、乡村驿站改造提升工程和特色产业示范带建设,带动农民脱贫致富。总结宁陕旅游脱贫经验,打造全域开发的“蒿沟模式”、社区开发的“皇冠模式”、股份制开发的“漫沟模式”、协会+农户的“元潭模式”、景区依托性的“七里模式”,在秦巴山区形成示范效应。

五要以开放发展为理念,创新旅游营销模式。积极依托秦岭旅游联盟,与柞水、佛坪、长安、周至、鄠邑区、石泉周边县区建立全面旅游战略合作关系,依托交通环线,整合差异性旅游产品,共同构建贯通秦岭南北的精品旅游线路。迎接高铁时代的到来,与佛坪县、石泉县合作,开通三县旅游交通直通车,打造区域性开放型特色生态旅游板块。与商洛市柞水县合作打造跨区域国家旅游度假区,做大做强秦岭旅游,打造“秦岭之心、绿都宁陕”特色印象品牌。

六要以机制创新为保障,形成全域推进工作合力。建立“党政主导、市场运作、全民参与、多点支撑、部门联动、特色鲜明”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县旅游产业发展委员会在推进全域旅游发展中的安排部署、检查指导、产业融合、项目捆绑、资源整合、考核运用的职能作用。建立“1+3+N”的创新工作机制,围绕全域旅游发展,形成全域推进的工作合力。

(作者系宁陕县文广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

新闻推荐

山里群众的新家园

一名群众在社区文化广场打篮球。敬老院的老人开展趣味运动。五保老人颐享天年杨宁记者孙金龙文/图11月1日,记者来到宁陕县江口回族镇西关移民安置社区,一眼望去一排排整齐的二层小洋楼...

宁陕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宁陕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