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品牌建设:任重道远的修炼

经济特刊 2017-07-24 09:22 大字

□ 记者 吴昌勇

好品牌就是一张金名片,既能主导产品的市场占有,亦能决定顾客的购物选择。这些年来,品牌建设和名牌战略愈加引起政府、部门和企业等多层面重视。安康市也不例外。

经国务院批准,自今年起,将每年5月10日设立为“中国品牌日”,其主题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开启自主品牌发展新时代”。在此背景下,品牌建设的社会意义和市场价值不言而喻。那么,安康市如何培育打造一批兼具市场竞争力、影响力和承载力的特色品牌,主动适应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变化?日前,记者围绕这一广受社会关切的话题,和牵头负责此项工作的市质监局质量科科长樊晓军进行了深入交流。

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安康品牌

“目前,全市共有25个产品获得‘陕西省名牌产品\’称号,30个产品获得‘安康市特色品牌\’称号,6个产品被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樊晓军同时提供了另一组数据,“目前,全省名牌产品共有500多个,安康在全省的占比明显偏低,和商洛、汉中两地相比也相对单薄。”

2016年9月12日,安康市质量强市工作推进委员会办公室印发了《安康市名牌、特色品牌产品发展规划(2016—2020)》的通知,到2020年,全市陕西省名牌数量达到40个以上,安康特色品牌产品达到60个以上,新创建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1个,陕西省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2个,培育出一批市场占有率高,在行业中具有主导地位的名牌产品。

在这份安康品牌建设的“十三五”远景规划中,客观研判分析了安康市品牌建设的形式和现状。细究,呈现多个层面的现实问题,名牌产品的数量依然不多,全市陕西名牌数量仅占全省的4.2%,远远低于全省水平;安康市中小企业的品牌意识仍然不强,参与品牌建设的积极性不高;高新技术、战略新兴产业、高端制造装备业、新兴电子商务等领域的名牌企业数量不多,和发达城市相比,安康市的企业规模、产值、市场占有率、行业排名、质量水平、创新研发能力仍有一定差距;政府在资金保障、技术改造、政策引导等方面对名牌的扶持力度有待加强。

名牌产品“修炼”非朝夕之功

提及品牌创建的重要性,樊晓军给记者讲了宁陕一家企业的真实经历。

早在2014年,宁陕县秦南菌业科技有限公司种植的香菇已远近闻名,甚至将生意做到了北京,就在即将签单时,对方要求公司能提供一些必要的资质。“获过各类大奖,且在行业广有口碑,香菇成色和味道也无可挑剔,唯一缺少的就是政府认可的品牌持有。”樊晓军惋惜地说,原本即将成交的买卖就这样“黄”了。公司老板回到安康的第一件事就是来到质监局,要求尽快启动安康市特色品牌申报。

“特色品牌申报评选是在政府主导下完成的,说白了,一旦获得品牌评审,就意味着以政府的信用为企业担保,这样大大提升了产品的安全性和竞争力。”樊晓军说,特色品牌的申报和评审程序是有一套规范的流程,一个产品要获得这一金名片至少需要一年时间。期间,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牵头,完成包括企业发展规划、法律法规意识、生产流程工艺、市场占有率、诚信体系、财务状况等7大项57个小项的综合评估,相当对企业完成一次“体检”。按照规定,初审总分1000分,只有获得600分,才算取得了评审资格,在接下来10天的社会公示无异议之后,企业基本可以“松口气”。

严格细致的评审过程,既保证了品牌的含金量,也让产品有了进入更大市场的可能性。今年安康市特色品牌申报已启动,记者在樊晓军的办公室看到一家企业装订成册的申报资料,仔细翻阅,企业所有生产经营状况一目了然。“在对部分企业现场评审过程中,无疑是完成一次真实的企业年检报告,个别企业在看重品牌创建的同时,也真实了解到生产运营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樊晓军感慨,“有些问题还是要命的。”

“特色品牌完成初审后,要提交政府常务会进行终审。”樊晓军一再强调品牌生产的权威和公正。当然,安康市质量强市工作推进委员会办公室对安康市特色品牌申报范围和条件也作了严格界定。以今年为例,特色品牌申报的范围是工业产品、农产品、食品药品和4A级以上的旅游景区、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在逐类细化了申报企业所具备的条件后,也明晰了优先选择的重点行业和产品,诸如安康市6大支柱产业中的重点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及“老字号”产品;批准创建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和省级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内的骨干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市场占有率较高的产品等等。

安康市特色名牌产品有效期3年,有效期届满后重新申报,否则将撤销其名牌产品称号。

品牌建设任重道远

在樊晓军的记忆里,安康市开展品牌创建工作起始于2008年,是年,市政府印发了《安康市特色品牌评定办法(试行)》。为了推进这项工作,市政府办印发了《关于知识产权奖励的通知》,依据该通知,对获得地理标志产品、陕西省名牌产品、安康市特色名牌产品的单位和企业,政府将给予一次性奖励。尽管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兑现,但可见政府对于实施质量兴市战略,推动特色产业发展的良苦用心。

2016年10月12日,市政府印发了《工业稳增长促投资十七条措施的通知》,第十一条明确规定,对新获得“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陕西省名牌产品”的企业给予10万元奖励,对于新获得“安康市特色品牌产品”的企业给予5万元奖励;对于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或集体商标”的商标所有人给予10万元奖励,对于新获得“陕西省著名商标”的商标所有人给予5万元奖励。

今年春季,经由樊晓军所在的质量科代表市质监局起草了《安康市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推动供需结构升级实施方案》,日前已经市政府审定通过。方案主旨在于“以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推动供需结构优化升级为切入点,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品牌建设能力为重点,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企业主体作用、政府推动作用和社会参与作用,围绕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着力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这也是作为安康市迎接首个“中国品牌日”到来的一个具体举措。

“尽管这项工作得到方方面面的重视和支持,但是安康市的品牌建设之路任重道远。”在接下来的交谈中,樊晓军所言的“任重道远”其实就是今后一个时期安康市品牌建设所应强化和补足的功课。

当务之急,应唤醒企业的品牌意识。“很多企业谈到品牌建设,最先想到的是,能否有现实获利,能带来多大的项目支持,能让企业从政府拿到多少回报?”樊晓军坦言,这足以说明企业根本没有深刻认识到实施品牌战略的长远意义,认识还不到位,没有主动地参与品牌创建,从而淡化了这一战略要义的精神所指。正是如此,安康本土企业的产品依然在本地“转圈圈”,缺少进入一二线城市的“敲门砖”,静下心“做品牌”的企业寥寥无几,有悖于“一流企业靠品牌赢得市场”的发展规律。很多企业之所以注重品牌建设,是因为在市场摸爬滚打多年之后,有了这样或那样的惨痛教训后方才被动申报品牌评选。

其次,围绕品牌建设,政府应该制定相关的配套机制。要把已经成文的配套保障措施落到实处,真正形成重视品牌建设的氛围,并且制定具有操作性的鼓励激励办法,让企业尝到品牌建设的“甜头”。

再次,各部门要抱团发力,彼此联动配合。工商、质监、工信和商务部门要经常性会商品牌建设有关细案,各司其职,相互支持,不能让品牌建设成为某个部门的事。同时,还要帮助企业充分发挥品牌价值,积极参与市场竞争,不能让知名品牌成为一纸公文、一块生锈的牌子。

C

“2017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结果发布。紫阳富硒茶品牌价值达17.05亿元,排名第31位,再攀历史新高。李正斌 摄

A

B

新闻推荐

基层文化活起来 百姓精神富起来 新华社记者

文化民生编织幸福生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目标,我国大力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和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建设,坚持以社会主义...

宁陕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宁陕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