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养生“三个三” 健康平安过新年

老年生活报 2022-01-19 08:41 大字

明天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最后一个节气——大寒。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大寒与立春相承接,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节。大寒时节,家家户户都忙忙碌碌,中老年人也要忙着除旧饰新、腌制年肴、准备年货等,忙得“晕头转向”。在这里,还是要提醒大家,过年忙碌也别忘了养生。大寒极寒,最容易出现两种要命的疾病:第一就是心脏疾病。大寒是心绞痛等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期,再加上情绪波动,就相当于“雪上加霜”。所以,大寒时节心脏疾病也会是一个高发局势。第二就是中风。到了一定年龄,由于本身的衰老,血管出现硬化、弹性变差,寒冷、劳累等都可能导致中风。那大寒节气如何降低风险?记住大寒养生“三个三”,健康平安过新年。

食三物

桂圆(暖心):寒冷的天气特别容易伤阳气,因此大寒期间应养阳,通过节气养阳暖心,促进血液循环。桂圆是暖心补血的佳品,小寒到大寒期间天气冷,建议经常在家炖些桂圆粥。

红枣(护肝):在大寒这个承前启后的时节里,大自然阴气极盛,阳气沉降到极点并准备生发。所以此时要兼顾养肝,为开春阳气生发、肝气调达打好基础。护肝的食物不少,但推荐红枣,红枣虽普通,但富含营养。

吃点酸(护血管):大寒,心肌梗塞、脑卒中的发病率均达到全年较高水平。此外,一些血管弹性较差的高血压患者,在大寒时节一天之内的血压波动往往会增大,而很多患有老慢支的病人也容易在此时节旧疾复发。因此要在日常习惯中多加注意养护血管。适当吃橘子、苹果等酸性食物很有益处。

防三寒

防肺寒(喝热粥散寒):风寒感冒是冬日最常见的毛病。专家指出,症状较轻的,可以选用一些辛温解表、宣肺散寒的食材,清代《惠直堂经验方》中的“神仙粥”就不错。 “一把糯米煮成汤,七根葱白七片姜,熬熟兑入半杯醋,伤风感冒保安康”。温服后上床盖被,微热而出小汗。每日早、晚各1次,连服2天。

防腰寒(双手搓腰暖肾阳):中医介绍,双手搓腰有助于疏通带脉、强壮腰脊和固精益肾。腰部为 “带脉”(环绕腰部的经脉)所行之所,特别是脊椎两旁的后腰是肾脏所在位置。肾喜温恶寒,常按摩能温煦肾阳、畅达气血。

防脚寒(做个暖足浴):足浴跟热水洗脚不一样。专家介绍,足浴要注意水温、时间以及按摩方法。水温最好40℃左右,水淹没踝关节处;每次浸泡20-30分钟,不时添加热水保持水温,泡后皮肤呈微红色为好;另外,泡足后擦干用手按摩足趾和脚掌心2-3分钟。以上三点做完之后,最好在半小时内就寝,保证足浴效果。

按三穴

百会穴(降血压):百会为督脉之要穴,是诸阳集会之处,与各脏腑经络相通。对于神经系统疾病如神经性头痛、失眠等,循环系统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等,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鼻炎、咽炎等都有防治作用。保健百会穴可用手指揉、按压,用大拇指和中指放在百会穴上,来回的按压。

期门穴(疏心解郁):大寒养生的重点在于调节肝胆经。期门穴为肝经的募穴,是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特定穴位,中医古籍《伤寒论》里认为,此穴为疏泄肝胆的首选穴位,对调理肝脏有很好的效果。可尝试用拇指的指腹按压在期门穴穴位上,旋转按揉穴位3-5分钟,按揉时穴位局部会有酸痛的感觉,先左后右或者双侧同时按揉。

太溪穴(滋润补水):太溪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可每天按摩2次,每次10分钟。大寒天气,按揉的时间应该长一些,因为燥易伤阴,多揉一些时间,既可补阴,又可防燥伤阴。郭冉

新闻推荐

安康码突然变色了怎么办? “红码”“黄码”如何转成绿码? 请查收这份转码指南!

近期有人发现,自己的“安康码”突然变色了,这该怎么办?日前,安徽疾控官方微信发布来源皖事通的提示,红码人员,请停留在...

安康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康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