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过去的“分散”

滕州日报 2021-03-02 08:22 大字

分散,是一个老词,其实就是分享,把自己的东西分给别人。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什么都稀罕,包括鸡蛋、馒头,一年不知道能吃上几回,谁家没事也不会平白地做着吃,所以,如果一家有了好吃的,便会与大家分散一下。今天我有,吃我的;明天你有,吃你的;后天他有,吃他的。虽不能大口扁腮地吃,也能打打牙祭,尤其是对孩子们而言。

那时可以用来分散的东西很多,最典型的就是家里生孩子,分散糖茶、红鸡蛋、糖饼。所谓的糖茶,就是用红糖、粉面子、大米,有时也加一点小米,熬上三两大锅,用木桶或铁桶装了,抬出去,沿大街吆喝“喝糖茶了”,时间还得是傍晚,各家都有人的时候。于是,就看见各家各户的人们蜂拥而至,有拿舀子的,有拿大碗的,有拿搪瓷缸的,拿水瓢的也有,可谓百般兵刃齐上阵,相互碰撞,发出“嘁哩喀嚓”的交响乐声。负责分散糖茶的人大声喊叫着,说大家不要抢,后面还有很多哩。欢笑声此起彼伏。还有红鸡蛋、糖饼,也都会拿出来分散,但因为数量太少,不能像糖茶那般搬到街上来,只能拣临近的本家和邻居们给一些。

分散喜糖也是常见的。谁家孩子结婚了,必须分散喜糖。本家、邻居、乡亲,每家几块糖,散者欢喜,收者喜欢,尤其是小孩子,吃起来比蜜甜。

另外,在农村还有一种情况需要分散东西,就是孩子“掉疙巴”的时候。什么是“掉疙疤”呢?就是孩子接种疫苗后,伤口长好了,结疤了,孩子的姥娘、姑姑、姨娘等长辈,要拿上烧饼、油条、点心,到家里来看望孩子,其意是祝福、庆贺孩子躲过了灾难,顺带走亲戚,加深亲情。亲戚们拿来的这些东西都是要分散的,分散给邻居家的小孩子们吃,旨在告诉大家,我家孩子健康快乐着呢。

有些地方在办红白事之后剩余的饭菜也是要分散的。主家会从大缸里盛上一大碗菜,外加两个馒头,东家一碗,西家一碗,给人家送去。虽然是剩菜剩饭,收到的人家也不嫌弃,毕竟是在困难时期。家家如此,没有厚此薄彼,没有谁看不起谁。

分散的是物质,得到的是喜庆、是祝福、是相互帮衬。分散也是一种宣告,宣告给大家我家的喜讯、安康、完结。分散还有力地佐证了一句俗语:好事难出门。难出门的好事、喜事,我们更要让它出门,要让它传千里,要让人们都知道。

现在就很少见这种分散了,一是因为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好了,对什么东西都不稀罕,二就是高楼大厦里的邻居们多数都不熟悉,少了那份相互关照的情分,说起来,也是一种遗憾吧。

新闻推荐

铜官区44.6万人申领安康码

本报讯(汪若恬记者姜蕊)今年以来,铜官区扎实贯彻落实智慧健康建设民生工程,按照“全覆盖、多功能、一码通”的要求,充分发挥“...

安康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康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