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城市大脑”创造美好生活 计划增设23处可变车道控制 已布局4.3万个安康码核验点
编者按
当城市具备类似人类大脑的功能,它便能够自我感知、自我学习、自我修正;当城市的各个“器官”协同工作,它便实现城市治理能力智能化、集约化、人性化;今天,“城市大脑”正让这一切成为现实。
创新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及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构建的平台型城市协同和智能中枢,整合汇集政府、企业、社会、互联网数据在城市治理领域数据互联互通,融合计算实现城市运行的生命体征感知、公共资源配置、宏观决策指挥、事件预测预警、“城市病”治理等功能。合肥在建设城市大脑方面不断探索创新。
借力大数据,这个城市正变得更加“聪明”,市民生活更加美好。今日起,合肥报业全媒体中心推出《合肥城市大脑是这样炼成的》系列报道,带你一起走进城市运行的“核心”。
数字合肥是一座“看不见”的城市。
在这里,数据在各部门之间流通,构建起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这里,一朵云绘就智慧蓝图,托举起政务综合服务平台;在这里,城市中心应运而生,打通了数据共享交换通道。
如果把城市比作一辆高速运行的车辆,那城市大脑就是车辆的“操控系统”,数据是“燃油”。合肥城市大脑的建设过程,反映了城市治理现代化发展的“速度与激情”。围绕大数据,众多跨行业、跨部门、跨领域的应用场景生成落地,合肥正变得越来越善解人意。
“数字治堵”显成效全市计划增设23处可变车道控制
2019年12月30日,德国巴伐利亚交响乐团新年音乐会在合肥大剧院上演。距离演出结束还有半小时,民警王飞已经和同事们驻守在剧院周边的各个路口,避免路口拥堵是他们此次执勤的目的。
快速分散交通流量,这得益于“交通超脑”的事件仿真技术。“每次重大演出之前,我们会通过3D建模和仿真,挖掘出场馆周边重点保障道路、限行卡点、关键点位、出入场及停车线路、外围巡逻疏导线路。依据这些对进出车流、停车区域、禁停路段、突发事件等各种场景综合仿真,制定出精准布警预案。”据合肥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交通超脑日均接入交警及天网数据2500万条,互联网路况数据1.5亿条,运管、公交等数据1500万条,“监测范围已覆盖合肥市1200个路口,649条道路,50个网格区域。”
拥堵是现代大城市的“通病”。据不完全统计,合肥每月近2万辆新车上牌,“治堵”已经成为城市治理中绕不开的话题。“过去堵点多靠人工判断,现在则由数据说话。”在交通指挥中心的大屏幕上,合肥全城交通流量实时呈现。“交通超脑通过堵点挖掘、堵因分析、拥堵治理、效果评估、持续优化的模式形成交通拥堵治理闭环。通过分析挖掘,已发现常发拥堵路口103个,拥堵路段67条,拥堵区域4处。”
在交通超脑的运算中,每一个堵点都拥有自己的“脾气”。“包河万达堵是因为违章停车多、共享单车乱停放,明光路堵是因为车辆随意调头,大东门堵是缺失非机动车道。只有找到了拥堵的原因,才能做出相应的改进。”目前,合肥已累计完成70个重点片区治理,其中44个片区畅通率得到显著提升。
更让人欣喜的是,交通超脑还可通过监测进口方向车道车流量变化进行可变车道控制。目前,合肥已在黄山路与合作化路路口进行可变车道试点,高峰时段通行效率提升了10%。据合肥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相关负责人透露,正加速推进合肥交通超脑平台的二期建设,“经分析调研还需对全市增设23处可变车道控制”。
“数字治城”强保障全市已布局4.3万个安康码核验点
扫出安康码,市民便捷地进出社区、商场和菜市场;共享员工上岗,企业从“邻居家”迎来劳动力;分步开工,建筑工地、大型项目有序运转起来……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关键时期,合肥及时上线“安康码”。
“健康码上线的基础,来自城市大脑。”合肥市数据资源局应用处负责人介绍,疫情暴发后,城市大脑迅速从日常运作转入“战时”状态。城市大脑涉及的卫健委、数据资源管理局等相关部门,立刻实行“战时”赋能,应急打通公共数据,更快掌握人员流动情况。“居民自主填报,主动扫码,这为复工复产带来了方便,也为城市运行管理提供数据支撑,让公共信任成为一次‘不见面的承诺’。”
从合肥上线“安康码”至今,全市范围内666.8万余人申领,4.3万个核验点布局完毕。“近期‘安康码’一直在升级,这是针对不同时期的现实需要而做出的改变。”市数据资源局应用处负责人介绍,升级完成了对入境来肥人员的闭环应用、开发了英文版以及开发了餐饮企业专属版本。“目前,安康码在全省通用,我们也在积极推进长三角地区以及全国通用。”
依托城市大脑,合肥及时推进了政务服务“不见面办理”——提升“慧搜索”能力,市级“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升级分类导航、智能搜索、智能客服等功能,让市民操作更加容易;提升“慧申报”能力,定制事项个性化表单198个,企业和群众在填写申请时自动带入数据或电子证照,减少不必要的信息重复录入;提升“慧审批”能力,试点开展了房屋承租人基本情况登记备案等智慧审批应用,实行审批自动受理、智能审查、自动办结。合肥市数据资源局局长陈睿表示,疫情大考凸显了大数据治理能力,合肥将加大城市大脑探索创新,加快智慧城市建设。
“数字经济”助复产22亿条数据为中小企业发展“画像”
疫情之后,已康复患者心肺功能情况恢复如何?合肥本土企业华米科技“牵手”钟南山院士团队成立“腕部智能可穿戴联合实验室”,就呼吸系统疾病、流行性疾病等方向开展研究。“将基于腕部可穿戴技术及人工智能算法的积累,利用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呼吸健康大数据平台,联合开展‘新冠肺炎出院后随访及康复管理’项目,对意愿参与该项目的患者进行运动、睡眠、心率及康复预后等方面的综合管理。”据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实验室还将对流行性疾病预测、预警系统建立专项、开展联合攻关。
这是非常时期线上医疗发展的典型案例之一,借助大数据的力量,城市大脑还支撑卫健系统推进三级公立医疗机构建立线上线下一体化医疗服务模式,病患坐在家中就能接受在线疾病咨询、在线会诊和医疗、电子处方流转等线上医疗服务。“本次疫情期间,线上经济得到了迅猛增长,城市大脑聚焦‘宅消费’、‘云办公’、‘网管理’,为线上教育、线上医疗、线上金融、线上办公等线上经济业态提供有力的数据和能力支撑。”市数据资源局规划处负责人介绍,围绕城市大脑建设,合肥已聚集了科大讯飞、安徽电信、思特奇、科大国创、天源迪科、华米科技等一批优质数字经济企业。
“同时,城市大脑利用海量数据资源,集成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经济领域领先技术,为数字经济产业创新试验区建设提供了强力的数据和技术支撑。”记者从市数据资源局获悉,高新区区域经济大脑设计企业成长画像、政策主动识别、宏观经济分析、投融资、区域亩产跟踪等9个数据分析能力模型,去年累计为园区中小企业画像2.4万次,遴选高成长性企业152户。“城市大脑为其提供了22亿条数据,区域经济大脑一半以上的涉企数据由城市大脑提供。”
合肥报业全媒体记者 乐天茵子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刘洋)记者从市数据资源管理局获悉,日前铜陵市“安康码”系统成功与“哈啰出行”共享单车系统融合对接,上线了共享...
安康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康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