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味的乡俗 王崇印
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八月十五中秋节,各地也都有着不一样的风俗。在我老家鲁西南腹地,八月十五除了吃月饼外,至今还留存一独特的风俗——那就是中午这一顿饭,家家户户都要杀只公鸡吃。
小时候的农村,家家户户都喜欢养鸡。因为那个时候,鸡蛋是农村万能的营养品,也是人情往来必不可少的礼品。东邻家有个病号,要送点鸡蛋;西邻家生了孩子,也要送点鸡蛋。缺针少盐了,也要包上攒了许久的鸡蛋,到集市上卖了,再去商店里买需要的东西。因此,母鸡是家里的“功臣”,特别受待见。一听见“咯咯咯”的叫声,母亲就赶紧跑到鸡窝旁,伸手掏出热乎乎的鸡蛋,再顺手撒上一把粮食。而公鸡就不同了,跟母鸡抢着吃不说,除了会打鸣外,对精打细算的农家日子来说,贡献远低于母鸡。
开春买鸡苗的时候,人人都希望能多买到几只母鸡。但是,雏鸡很难分辨雌雄,即使千挑万选,也有漏网之鱼。等到能分出公母的时候,这些漏网之鱼已在鸡群中红冠初露,愈发威武了。
记得小时候,奶奶时常在我们放学之后,督促我们去把外出觅食的鸡赶回家,还鼓励说,等到八月十五,逮只最大的公鸡杀了给你们吃。我们姐弟欢呼雀跃,盯着这几只公鸡,仿佛嗅到了那滋滋作响的菜锅,那八月十五的美味佳肴。
这也许是乡土社会的现实选择,毕竟不能让公鸡成为家庭的负担。
但是,八月十五杀鸡也有讲究。八月十四晚上,待鸡全部入窝后,父母蹑手蹑脚地走到鸡窝跟前,借着用微弱的手电筒光,一把将正在酣睡的小公鸡逮出来拴住,然后再把它扣在大脸盆下。这样做是怕惊动了鸡群。
自古以来,“母鸡打鸣”“鸡鸣失时”都是不吉利的征兆。如若八月十五一早再去抓鸡,守时的公鸡早已醒来,不容易逮住不说,还容易惊到鸡窝里的母鸡,引起它们嘎嘎乱叫,听起来像公鸡打鸣似的,非常不吉利。这种乱叫,极有可能引起邻家的鸡群惊叫,这样的话,真就闹得“鸡犬不宁”了,就更令人头痛了。
头半夜抓鸡,成了大家约定俗成的规矩。想想也是,仲秋收获的时节,八月十五月圆之日,人们渴望风调雨顺,祈盼安康团圆,可谓春节之外最重要的节日。鸡在中国民俗文化中是大吉大利的象征,特别是雄鸡,在婚丧嫁娶、生儿育女、驱病逐害中备受青睐。在这样一个期盼美好的日子里,谁都不喜欢“鸡犬不宁”。
中午时分,伴随着袅袅升起的炊烟,鸡肉的香味慢慢飘窜到大街小巷。在那个物资并不富足,一年也吃不上几次肉的年代,从买来鸡苗就开始掰着手指头盼八月十五的小孩子们,早已没了疯玩的野心,一溜小跑地回到家中,一头扎进厨房,殷勤地忙前忙后,或把风箱拉得呼呼作响,或屁颠屁颠地帮着添柴,只盼能早点吃上鲜香流油的鸡肉。
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吃鸡就更加讲究。待鸡肉炖熟后,母亲总会盛上几块好肉,连同瓜果蔬菜、五谷杂粮一起摆放在香台上,虔诚地祭天拜地,祈求五谷丰登、全家平安。然后再挑些好肉专门盛上一碗,把第一份鸡肉端给老人。在不知道抹过多少次哈喇子后,母亲终于再次回到灶台前,把切好的茄子、辣椒、冬瓜等时令蔬菜倒入锅中。
一大盆热气腾腾的鸡肉,掺杂着红绿紫相间的蔬菜终于端上了桌,我们小孩子大吃特吃起来。母亲却不慌不忙,笑呵呵地看着我们,仔细地用筷子翻拣着鸡肉。夹到鸡头,就放到父亲碗中。老辈人讲,鸡头是要给当家人吃的,寓意当家人更有头脑。挑到鸡翅,就给姐姐们吃。据说小姑娘吃鸡翅会变得心灵手巧,针线活干得好。有的家庭也会把鸡头给闺女吃,说“吃了鸡头会梳头”,取“凤首”之意,希望女儿将来有出息。翻到鸡腿,就给我这个男孩子吃。农村都希望男丁长得像鸡腿一样壮实,以后有力气干农家活。鸡脖子、鸡胗等小孩子是不能吃的。这当然也是有一番说辞的,“吃鸡脖子犯糊涂”“吃鸡胗翻嘴唇”。那时候,只是心安理得地享受着父母的安排,吃得遍地狼藉,哪管这些风俗俚语的背后,实际上是长辈把最好的鸡肉留给孩子们吃的托辞。等我们满嘴饱嗝的时候,父母才啃着骨头,谈论着收成,蘸着菜汤津津有味地吃起饭来,满满的知足与幸福。
时过境迁,现在农村的日子越来越好,老家也鲜有养鸡的了,鸡鸭鱼肉成了家庭餐桌上的最寻常的东西。但一到中秋临近,集市上专卖公鸡的商户就多了起来,人们总要买上几只,等到八月十五中午杀吃。仔细想来,别管是中秋节时令选择了吃鸡,还是鸡的美好寓意寄托在了中秋节,这些流传至今的风俗,不都凝聚着先辈们的朴实智慧嘛?劳累了大半年,中秋节杀只不会下蛋的公鸡,犒劳一下全家,借机把孝心献给老人,爱心传给孩子,何乐而不为呢?更何况,小公鸡长到八月十五,也正是鸡肥肉嫩最好吃的时令。
新闻推荐
铸牢监管之盾 维护民生安全 安康市政协民主评议市场监管局提案办理工作侧记
□来昌荣吴广平“一个新组建单位能够短时间内完成机构整合,保证市场监管工作正常运转,取得良好成效,确实不容易。”近日,安康...
安康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康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