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做加法 家长做减法 学生做乘法 安康高新区第六小学以“弹性上放学”为教育减负纪实
[摘要]—— 安康高新区第六小学以“弹性上放学”为教育减负纪实
记者 吴昌勇杨京保
每天下午4点30分左右,放学铃声响起,原本开启“清静模式”的安康高新区第六小学校园,再次沸腾在学生的欢声笑语中。
操场上,乒乓球社团的孩子们紧跟着老师的节奏练习发球;篮球社团的孩子们模仿老师学习控球;教室里,声乐社团的孩子们正跟着老师学习《粉刷匠》……除了乒乓球、篮球、声乐3个社团外,该校每天下午放学后为学生提供70分钟的社团活动,包括葫芦丝、蜡笔画、口琴、书法、少儿编程、机器人、素描、拉丁舞、武术等25个项目。
这一切都源于安康高新区从今年3月份开始,对学生到校和离校时间实行弹性管理的一项有益尝试。“学校做加法、家长做减法、学生做乘法”,三句话准确诠释了这项改革的内涵,也让辖区诸多学生和家长分享到这项改革带来的民生福祉。
“学校可以将教育资源优势叠加到最大程度,家长可以安心在社区务工,省去‘接与不接’学生的烦恼,学生放学后可以在学校找到课本以外的兴趣”。安康高新区教育局职工周秋简明扼要地向记者道出这项改革最初设计。
随着这项改革的深入推进,这道“混合运算”的“命题”正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也为安康高新区其他学校教育减负提供了思路和出路。
创新实践,为一道社会难题求解
高新六小于2018年8月建成,目前开设6级13个教学班,学生579人。学校所在的建民社区人口多,面积大,搬迁户多。其中,留守学生、随迁学生、贫困学生三类生源占学生总数的26%。透过数据,更清晰地呈现出教育减负所承载的重托。
和城区孩子相比,这些孩子更需要一个平台展现自我、提升综合素质。另一方面,学校门口就是交通主干道,集中上放学交通拥堵,而且安全隐患大;加之大部分家长在安康高新区上班,固定的上下班时间让他们无法在准时上下班与按时接送孩子中找到平衡点。综合所有因素,建民社区党委集体决策,必须找到一个契合社区实际的改革创新,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
在借鉴外地“弹性放学”经验的基础上,安康高新区教育文化体育局和建民社区党委经过认真走访研判,指导高新六小进行实践创新:不仅施以“弹性放学”,还推行“弹性上学”,学生可以延迟放学,还可以早到校,甚至可以晚到校,以个性化的改革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弹性上放学”分两个时段进行:早晨7点半到9点,学生提前进校,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经典诵读;为了保证学生睡眠时间和方便家长接送,还可选择推迟到9点到校。下午放学后,学生可选择延迟离校,从4点50分到6点,由学生自主选择25个社团和文体健身活动。”提及“弹性上放学”模式,高新六小校长储波口若悬河。
合力合为,打造一个有质量的改革样本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对于成立不满“周岁”的一所新学校而言,高新六小在高新区率先试水“弹性上放学”面临压力可想而知。没有固定的资金来源支持开设社团需要的费用怎么办?学校缺少专业的老师从事社团日常教学怎么办?延迟放学和学生可早进校园,摆在眼前的一份安全责任谁来承担?
一串长长的问号摆在决策者的面前,但具体到“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个时代大课题上,所有人都认为,这项改革所产生的社会意义非比寻常,更能体现于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机制体制创新。
“自愿、公益、校本”,被高新区看好的这项改革,从一开始就有所遵循,并被高新六小作为一个样本进行打造。
对学校来说,当初最难的还是让家长、老师理解和支持。“学校是不是换个花样儿收费呢?”第一次听老师介绍后,二年级二班家长刘会杰心里嘀咕,凭直觉想学校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赚钱”。
部分家长不理解,也有老师质疑。按照正常教学时间,下午四点半学生放学,教师完成了规定教学教研任务后,就可以回家。尤其是(下转四版)
新闻推荐
近日,记者来到铜陵市铜官区安康通金山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看到许多老年人在这里健身娱乐,有的打乒乓球、有的画画、有的下...
安康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康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