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沟“采茶郎”

安康日报 2019-04-09 01:00 大字

阳光暖暖地洒在沙沟里,在绿意盎然的茶丛中,赵龙玉的红夹克显得格外耀眼。

环山呈一个簸箕状,沟坡较为平坦,高矮如剪,整齐划一的茶树,一道道,一条条,错落有致,临近新建的黛瓦白墙的“小洋房”,雅朴相趣,浑然天成,有一番世外桃源的滋味。茶园里,赵龙玉的两只手在茶树上行云流水,穿梭自如,茶冠上的嫩芽悉数尽掐,腰间的小竹篓,收米般渐渐涨满。抱着孩子的媳妇,默默地站在他的对面,仿佛在欣赏一曲美妙的田园弹奏。

这位不到30岁的小伙子,是汉滨区瀛湖镇沙沟村人。前几年出门打工,父母年老体弱,务农都成了问题。这几年为了照顾家里,在距村上100多里外的安康城干活,农忙的时候,回村帮忙。这不,茶园采茶正需要劳力。

到地里干活,赵龙玉打心眼里是愿意的。他家承包地被“万企帮万村”帮扶企业流转,建成了颇有规模的绿景茶园。父母下不了地,也收到了“租子”,虽然不多,但比以前却好了许多。搁以往,父母年轻时自己打理土地,一年到头,除去种子化肥农药,种地的收获几乎为零,白白搭上一年的辛苦农作。如今,涉农企业统一耕种,统一管护,统一经营,完了还能分红,更重要的是在自己地上劳动,还能拿上一份不薄的工资。

两年前赵龙玉结了婚,添了一个孩子,现在不到一岁。赵龙玉这几日趁着照顾老人孩子的间隙,来采茶挣钱,和同村的大叔大婶们赛起了摘茶手艺。

大小伙子采茶较为少见,赵龙玉听了不以为然,诙谐地说:媳妇带娃我出汗,这个账咋算咋合算。他打开话匣,颇为兴奋:“茶园让免费采,采的鲜叶茶场收。”采茶时,手机播放《采茶歌》,听着“一支情歌两人唱……唱得蝴蝶双双飞,呀,唱得茶花并蒂香……茶林里飞出一对金凤凰”,赵龙玉心里美滋滋的。

巴山的云,秦岭的雾,瀛湖的水,恩赐给大山深处的茶叶。这片含有硒元素的神奇土地,新茶从冻枝中冒出了头,迫不及待地见风长,谷雨过后一星期左右,便可采摘了。

滴翠的清明茶,稀少贵气,品质上乘,采茶很有讲究,折采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的初展芽叶,嫩度匀度才有保证。赵龙玉说,目前价格好,一斤鲜叶能卖上60元至80元,手脚麻利些,一天摘上三、五斤不成问题,一篓子鲜叶,二、三百元就到手了。

“等孩子读书了,就出山。”赵龙玉笑了,红扑扑的脸跟他穿的红夹克一样很亮净,妙曼清香的嫩芽,也绽开了久违的笑靥。

通讯员 翁军

新闻推荐

最高罚5万元!清明节使用这些祭祀物品是违法行为

人行联合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收缴违规印制品通讯员仇亦斌又到了清明祭祀的时节,人们开始筹措祭祀用品。而祭祀用品里“流行”...

安康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康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