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来,《经济特刊》的这些“声音”振聋发聩:
《聚智研究 聚力推进 聚人落实》——
建设西北生态经济强市“生态经济”是关键,生态经济的落地载体就是实体生态产业和产品,就是对绿水青山的开发利用。 (01.15)
《不松手,方大成》——
能永葆产业生命力的,从长远看,一定是能让百姓看到发家致富的指望,更重要的是,政府必须理性引导久久为功,让产业和市场面贴面,让政府和百姓肩并肩,让文化和产业手拉手。
(03.19)
《产业扶贫还需市场创新》——
产业脱贫成败的关键,在于市场创新,通过市场创新解决农业产业的市场竞争力问题,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市场竞争力问题,到头来看,蓬勃发展的产业会成为“春种万颗粟,秋收一把草”的鸡肋。(04.16)
《高质量发展绿色工业 引领安康“追赶超越”》——
在产能过剩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宏观大背景下,在要素成本较高的市情条件下,安康市发展工业必须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发扬工匠精神,做强特色优势产业,走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集聚集约发展道路。只有首要注重高质量发展,才能实现长期可持续的高速度增长。(08.13)
《华为之“为” 是什么“为”?》——
华为之“为”就是持续的“新作为”,就是不断地自我批判,找到不足,探察到危机,提早找到突破口和解决方案,每前进一步都能够看到三步五步,使企业生命力如有源活水。华为不仅只有手机,华为的理念和作派特别值得安康有志企业学习、深思、借鉴。 (08.20)
《运用新思维新措施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目前,在农产品成本“地板”不断抬高、价格“天花板”不断下压情况下,安康农民想靠产业脱贫致富奔小康,就必须用新理念、新技术、新业态、新机制,变废为宝、变资源为资产、变消费为投资,充分发挥生态优势,让农村成为“一二三产业融合体”。(08.27)
《向深度开拓 朝高质量挺进》——
其实,每次提升,看似是企业自己和自己过不去,实质是企业自己给自己找到新的增长点突破点。一次提升就是一次商机、一次改善就是一次宣传。每一次进步都带来企业大发展。(09.17)
《让“安康毛绒玩具”走向世界》——
据测算,如果实现新社区工厂全覆盖,至少需要150万平方米厂房,按每平方米1300元计算(含装修),约需资金20亿元。目前各县区很少或没有标准化厂房,许多前来考察的龙头企业无处安放,高兴而来,失望而归。标准化厂房不足是产业发展最大制约因素。 (12.03)
新闻推荐
(接2018年12月30日三版)17、健康生活顺口溜常吃一点蒜,消毒又保健;多食一点醋,不用上药铺;多吃一点姜,益寿保安康;乱吃一顿伤,会吃...
安康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康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