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里人城里当“房东” ——汉滨区“异地置业”扶贫为深度贫困村开辟增收新路

安康日报 2018-10-12 09:43 大字

[摘要]——汉滨区“异地置业”扶贫为深度贫困村开辟增收新路

通讯员 陈茅

秋天的茨沟镇,漫山遍野里开始零星变红的叶子,在放晴后湛蓝的天空下,显得格外耀眼。

深山的早晨已有些寒意,而茨沟镇王莽村14组贫困户余义周的家里却是暖意融融。10月1日一大早,村党支部书记王远志和村委会主任程军就给他送去了1000元资产收益分红。

40多岁的余义周,年轻时在外务工患上尘肺病,失去了劳动力,至今单身。兄弟5个,其中三个都是患尘肺病去世,85岁的老母亲夏康应实在放不下这个小儿子,就住在一起彼此照应,他们娘俩被村上列为贫困户。

王莽村是深度贫困村,山陡地薄,七拼八凑种植了2000多亩核桃后,再也拿不出好地发展别的产业。核桃产业虽有一定的带动作用,但仅靠土地入股分红很有限,还得要有劳动力进园区务工才能挣到钱。而全村103户贫困户中,有75户都是像余义周这样缺劳力、不具备发展条件的贫困户,他们靠什么脱贫?

“幸亏区上的‘异地置业\’扶贫模式,帮我们配置了150万扶贫资金,按照2万元1股配给这75户,用于在城里购买商业用房,每年按总本金的0.5%和5%分别给村上和贫困户分红。这样既让我们这种基础差、底子薄,没有集体经济的村有了村级收入,又让没劳力、没条件发展产业的贫困户实现了增收!”村民王远志高兴地说。

王莽村是汉滨区资产收益“异地置业”扶贫模式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汉滨区抢抓产业扶贫政策新机遇,坚持“区级统筹、镇办实施、村级所有、企业使用、收益固定、贫困户受益”的资金使用原则,实行村集体所有权、企业经营权、群众收益权“三权分置”,大胆实施“三变改革”,组建成立了汉滨区资产收益扶贫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创新推出“异地置业”扶贫模式。

汉滨区从涉农整合资金和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中筹集产业引导资金6700万元,为茨沟镇王莽村等45个深度贫困村共同配置商业用房,实行集体入股,产权归45个深度贫困村共同所有,以一般村贫困户每户1万元,深度贫困村每户2万元的额度,按照成本价购置汉滨区水景湾小区商业门面房作为试点,折股量化到村、收益量化到户,通过对购置的商业用房进行招商、回购、返租、转租、物业管理等经营方式获得稳定收益,实现资产增值保值,并按出资比例分配资产收益,全部用于贫困户分红。45个深度贫困村首次实现资产收益分红402万元。目前,除了水景湾小区,该区还启动了长岭移民搬迁社区等异地置业扶贫点。

“这种模式有效破解了深度贫困地区发展产业难度大、扶贫资金使用风险高、壮大村集体经济渠道少、带动贫困户持续增收难等突出问题,可以说是一举多得!”汉滨区资产收益扶贫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徐军说。

新闻推荐

瀛湖智慧景区项目启动

本报讯(记者张斌峰)9月30日,瀛湖智慧景区项目启动仪式在安康举行,这标志着瀛湖景区将全面实现数字化。据悉,瀛湖智慧景区项目...

安康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康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