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可喜变化在身边 村民周青礼的敞亮新居

陕西日报 2018-06-20 07:38 大字

6月15日,记者见到周青礼时,他正在翻晒油菜籽。住上新房的周青礼干起活来格外带劲。

  本报记者 马黎 文/图

  走过一段弯弯曲曲、高高低低的小径,在安康市汉滨区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的指引下,记者于6月15日来到早阳镇早阳村村民周青礼家。

  阳光洒满了这个不大的院子。周青礼正在院子里翻晒油菜籽。尽管已经73岁了,但他看上去精神头十足。

  见到规划办的工作人员,周青礼连忙迎上来,脸上漾着满满的幸福说:“来来,屋里坐,屋里坐,真是太谢谢你们了。”

  “再也不用担心房子漏雨了”

  周青礼的房子不大,但是干净又整洁。客厅摆着一张桌子,一个茶几,几把椅子,厨房里是用水泥砌成的灶台,上面铺着瓷砖,卧室里摆放着新床,连被褥都是新的。

  太阳透过门窗照进来,屋子里透亮透亮的。

  2017年12月,周青礼搬进了这套新房。“以前,都不敢想自己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他说。

  在搬进新房前,周青礼一直住在简陋的土坯房里,房顶是用石板搭建的。由于石板密闭性不好,房子经常漏水。

  “住在土坯房里,屋外下雨,屋里也下雨;屋外下雪,屋里也下雪;屋外刮风,屋里也刮风。”周青礼说。

  周青礼最怕的就是雨水绵绵的秋季。每当下雨,雨水就从屋顶渗进来。他和老伴儿拿出家里所有的盆盆罐罐接雨水,雨下得大了,盆盆罐罐很快就会被接满,得不停地去倒掉。为了不让床被淋湿,他们专门准备了一张大塑料布,遇到下雨就用塑料布把床盖上。睡觉是不可能的了,周青礼和老伴儿只能坐在小板凳上,等着雨停。

  为了挡雨,周青礼买了塑料彩条布铺在屋顶,但风吹日晒,没几天彩条布就烂了,根本不起作用。

  遇到下雪,雪花从屋顶的石板缝里钻进来,在屋里飘飘洒洒。遇到狂风,风从屋顶、门缝、窗缝使劲往里灌,呼呼作响。

  “现在,屋外雨下得再大,我也不用担心房子漏雨了。”

  “终于能睡个安稳觉了”

  对于周青礼来说,漏雨只是造成生活不便,而房屋的质量问题则关乎生命安全。

  周青礼之前住的土坯房建于1961年,由于年久失修,墙上到处是裂缝,墙体土质疏松,随时都有倒塌的危险。“每到雨季,心里总惦记着老两口的房子,担心他们的安全。”早阳镇镇长刘正保告诉记者。

  “我一直想盖新房,但是没有钱。住在老房子里,整日提心吊胆的,指不定哪天房就塌了。”周青礼说。

  不仅仅是房屋安全,新房建成后,周青礼的用电安全也有了保障。以前的土坯房,电线严重老化,并且像蜘蛛网一样在房子里无序缠绕,很容易引发事故。周青礼和老伴儿年纪都大了,行动不便,一旦遇到事故后果将不堪设想。

  汉滨区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办公室主任白莹告诉记者,他们对周青礼的房屋情况进行现场查看和鉴定后,确定其属于危房,必须予以拆除重建。在房屋的重建中,他们投入了3万多元,不仅为周青礼建了新房,连院子的地面都用水泥硬化了。

  现在,周青礼的砖瓦房结结实实,新换了电线,并且电线全都用线管保护着。

  “终于能睡个安稳觉了。”周青礼说。

   “政府帮咱盖了房,咱得懂得爱护”

  周青礼和老伴儿对来之不易的新房万般珍惜。他们的新房墙面雪白干净,地面没有杂物,卧室里被褥铺得整整齐齐,不再是过去那种凑凑合合、邋邋遢遢的样子。一有空,周青礼就和老伴儿打扫房间。“政府帮咱盖了房,咱得懂得爱护。”

  说话间,周青礼的老伴儿把记者带进厨房,锅碗瓢盆摆放得非常整齐,台面一尘不染。“现在,家里通上了自来水,打开水龙头就能做饭,既干净又方便。”她高兴地说。

  住土坯房时,自来水没有入户,周青礼和老伴儿只能步行外出挑水。每次挑水,一个来回就得一个多小时。“路不好走,人也老了,挑一次水一路上得歇上好几次,最怕一不小心摔一跤。”

  住在新房里,周青礼每天都是乐呵呵的。厕所改造了,屋里屋外到处乱飞的苍蝇、蚊子没有了;房子和院子的地面硬化了,再也不用一脚泥一脚土;门窗大了,屋里到处都能见到阳光,彻底告别了昔日的潮湿阴冷。

  “我得感谢党和政府,让我有生之年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也感谢我们的好干部,对我这么关怀体贴。”临走时,周青礼说。

新闻推荐

豆瓣8.5,影史最堕落的电影,无数男男女女为之疯狂

端午节到了,毒药君在此恭祝大家节日安康。小长假的余额还有半天时间,大家抓紧时间浪啊。毒药君依旧在电影的海...

安康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康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