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胡的产业梦

陕西农村报 2018-06-04 02:05 大字

  本报讯(李博 通讯员 周涛 张寿云)“咱这里空气好、环境好,很适合种药材,今年我种了有60多亩药材,脱贫应该没问题。”近日,在汉滨区早阳镇高跃村海拔800多米的一处药材地里,66岁的胡登祥向前来走访的镇村干部滔滔不绝地介绍自己的这些“心肝宝贝”,提起药材种植,老胡似乎有说不完的话,望着这一片片翠绿,他是看在眼里,喜在心头。

  老胡家里3口人,大儿子前几年成家后就另立门户了,他们老两口和小儿子在一起生活,由于交通条件落后,加之缺技术,日子过得比较紧,是村上的在册贫困户。“2016年时,在镇村的动员和帮扶下,我尝试着在核桃地里种了一些白芨和射干,当年就见效了,卖了六七千块。”尝到种植中药材的甜头后,胡登祥的劲头更大了,和孩子们商量后,他下定决心要把药材种好,而且要种出名堂来,他要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向贫困宣战。在2017年,他对原有药材进行翻种,一下子就扩大到20多亩。

  “去年,我们村邀请区上的专家到村进行种植技术培训,老胡知道后,每天都坚持到村委会听课,而且还很认真。”汉滨区早阳镇高跃村村委会主任陈忠虎在一旁笑着说。陈忠虎是老胡的帮扶责任人,自从胡登祥开始种植中药材后,陈忠虎成了他们家的常客,每个月都要去转转、看看,如今,他也成了一个药材种植“老把式”。今年,胡登祥贷了5元的扶贫款,用于购买药材种子,除了白芨和射干外,他又种了8亩的前胡、白术等中药材,总共有60多亩,当年能见效的药材至少能卖上十多万元。

  每天下午,老胡都要到药材地里去转转,用手摸摸这株,看看那棵,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精心,他说,这些药材就是脱贫的希望,只有去看看,他心里才踏实些。

  去年,老胡被早阳镇评为“脱贫攻坚自强标兵”,在早阳镇九年制学校召开的表彰大会上,他身披绶带,在众人的注目下上台领奖,甭提有多光荣,那条红色绶带至今被挂在堂屋里。

新闻推荐

惯偷自信“手艺高” 打110质问:为啥通缉我 警方将计就计,惯偷自投罗网

华商报安康讯(记者王培民)小伙出狱仅半年,又故伎重演数次盗窃,以为做得天衣无缝,被通缉后认为警方“搞错”了,竟打电话质问110...

安康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康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