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青春着色 ——记汉滨区教体局驻石梯镇花果村第一书记陈治武
[摘要]——记汉滨区教体局驻石梯镇花果村第一书记陈治武
“第一书记来了,花果村真的变了。”这是汉滨区石梯镇花果村的老百姓对第一书记陈治武的评价。
2017年,汉滨区教体局的陈治武开始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他像个陀螺一样,一刻也不停,凭借着出色的工作能力,在全新的岗位上践行着人民教师的使命和担当,交出了一份成绩优异的答卷。
用大爱哺育农村孩子
从农村走出来的陈治武,深知山里孩子求学之不易。
他工作的运溪九年制学校,是一所典型的山区学校,80%的学生是留守儿童。担任班主任时,他发现留守学生容易出现厌学情绪,甚至产生辍学的念头。为了这些孩子,他经常放弃休息时间,找学生谈心,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和家庭状况。在他的鼓励下,很多学生重拾起学习的信心,变得阳光、有自信。
有一次,由于父亲住院,陈治武请假了。晚上七点钟,他接到一个电话。“陈老师,我是李雨,我是陈雨浓、我是刘武婷……您怎么没来学校啊?听说您的爸爸身体不好,要不要紧?咱们班的同学都好想您,您不在的这几天,班上的同学表现得都特别好,大家都说您不在我们更应该听话,请陈老师放心,我们都很好,希望爷爷早点好起来,您早点到学校,我们需要您……”接完这个从学校公用电话亭里打来的电话,陈治武哭了,不为别的,他觉得他的付出太值了。
十年如一日,他用行动诠释着一名人民教师“师德”的内涵。他主动承担教学任务,积极帮助学困生和留守儿童,耐心辅导学生,学校学生成绩突出,在本片区名列前茅,所带政史科目曾在中考中取得优异成绩。他组织开展“结对帮扶”“心灵辅导”,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大胆创新,在全校推行“一导二学三教四展五评测”教学模式。他多次被评为“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师德标兵”、“师德师风先进个人”、“先进教育工作者”。学生们毕业时都说,陈老师给予自己的不仅仅是知识和做人的道理,还有无比珍贵的如父如兄之爱。
用赤诚谱写青春之歌
2017年,陈治武担任石梯镇花果村驻村第一书记,这对他来说,是一项全新的挑战。
汉滨区石梯镇花果村由原花果、丰富两个自然村合并而成,是全区重点贫困村,也是全区45个深度贫困村之一,基础设施落后,村情复杂。担任第一书记后,陈治武迅速进入角色,深入开展调研,组织召开不同类型的座谈会,解剖“麻雀”,提出了“一年打基础、两年见实效、三年摘贫帽、同步奔小康”的总体目标。
“村民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这是陈治武同志担任花果村第一书记后常常告诫自己的一句话。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他先后给5名学生办理了教育助学资金28000元,给67户贫困户落实了产业帮扶资助资金320万元,给8户贫困户落实了住房保障资助资金43.5万元。为贫困户积极寻找致富门路,多次主动上门与用人单位协调,先后为75人推荐了就业创业岗位。
70多岁的唐在定夫妇住在土坯房中,去年汛期,陈治武在大雨中赶到他家,在房前屋后巡视一圈确认安全后,才坐下来。花果五组贫困群众周云定养殖和90岁的老母亲一起生活,当了解到他有发展产业的意愿后,陈治武第一时间帮助他解决土猪饲养和销售问题。花果三组贫困户丁义顺养殖生猪40头,去年夏季由于干旱导致庄稼绝收,生猪断了口粮,得知情况后,他迅速想办法购买饲料,生猪育肥后,他又忙前忙后搞推销。
脱贫攻坚工作任务繁重,陈治武几乎很少有时间回家看望父母。去年腊月,他的父亲因重病陷入昏迷,在父亲住院的25天里,7次接到病危通知书,而这期间他仅在医院看望两次,其他时间全部在村上。在父亲的病床前,陈治武流下了愧疚的泪水,但他知道花果村的近两千老百姓需要他,他必须在岗。后来,很多村民知道陈治武的父亲生病住院,都打电话问他父亲的情况,还有部分村民自发要来医院看望,都被他一一谢绝了。
倾力建设“新花果”
“只要是群众的事,再苦、再难,也要去做!”
陈治武不畏严寒酷暑,日夜忙碌。在他的努力下,花果村引进安德生态农业公司投资50余万元发展药材、甜高粱种植,流转土地150余亩,流转贫困户特色石房旧宅11户40余间,带动12户贫困户35人就近务工,人均增收1000元。同时,花果村的两个现代农业园区直接带动贫困户30户60余人就近务工。(下转七版) 记者 王拥 通讯员 张承喜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姚泽练)为深入了解新市民的住房需求,研究改进住房公积金管理服务的政策措施,征集改革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意见建议,4月4日,安康市组织召开新市民住房问题专题调研培训会,对在全行业组织开展住...
安康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康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