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母亲的祭祀

齐鲁晚报 2018-03-24 14:23 大字

□陈连祯

上元节吃过元宵,打了电话给中学校友会长,拜个晚年。会长是台湾云林人,北上读书就学,早已离乡背井多年。在异乡打拼出一片天地,从此定居台北。电话中,会长正忙家里祭祖,谈起时节的祭祀,语多担心未来,颇有戚戚焉。

《左传》有句话,“国之大事,惟祀与戎”。中国古代祭祀,是天大地大的事儿。小时候在嘉义乡下,常常拉着妈妈的裙子,上菜市场买鱼肉。清明时节,春暖花开了,族人成群结队的,高高兴兴地担着祭拜祖先的牲礼祭品,跟着长辈,上坟去祭拜。那可是我们陈姓家族的大事啊!清明前,大人已经早早准备就绪,陈氏虽然家道中落,母亲却一人独撑家计,即便再拮据,也要设法张罗,让祖先在地下好过日子。岁岁年年,年年岁岁跟着家人扫墓,觉得安心厚实。

其实更多的记忆,是跟着母亲在厅堂活动。虽然茅屋底下简陋四壁,丝毫不掩庄严肃穆的氛围。母亲勤快擦拭得案桌干干净净,摆好水酒、简单的水果供品后,常要我拿着三炷清香,一起面对菩萨膜拜,老人家嘴里总是念念有词,虽然听不甚清晰,也听不懂意思,想每次都大同小异,屡屡祈祷菩萨与祖先保佑,保护我们孩子平安长大,保佑全家安康。厅堂清香袅袅,一片寂静。如此虔诚,如是恭谨的神情,至今印象鲜明。

记忆中,母亲历尽艰辛过日子,似乎从未化过妆,才五十余岁,脸庞已布满深刻的皱纹,母亲却无半点怨言。母亲不识字,年节的祭祀,却祭神如神在,从未中断。老人家自然也没有上过学、读过书,对于读书人,却是一脸敬重,更经常鼓励晚辈要好好念书;母亲年纪愈长,神情愈是和悦。对祖先的祭祀不废,母亲心里踏实,安然自在。尽管母亲没有说出要感恩祖先的庇佑、先人的遗泽、庙里历史人物的贡献,我们却实实在在感受到她对皇天后土的那分惟虔惟诚。

那年结婚,回家乡宴客,深夜拜天公的高度仪式,仿佛古代祭天般的庄严、慎重。结婚大事,天地共鉴,在父母与村中耆老见证下完成。乡下的婚仪虽简单而隆重,却让人体会了对家人的养育感恩,也有对自然天地的谢恩与敬畏啊!

那年我有了工作,妈妈肯离开台中二姊,来台北共住,我自然满心欢喜。妈妈永远是我最大的靠山,但是老人家心系的,总是孩子们,还惠及孙子的日常生活;尤其关心年节时令,大家过得是不是温暖与安稳。我因常年在外县市奔波,也忘了家中应有的祭祀。内人有回发现我母亲哭了又哭,原来她虽离开了台中,还是心心念念孙子的衣食温暖。那天是冬至,母亲在家准备妥当后,晚上打电话去台中,询问孙子有无汤圆吃,得到的回答是妈妈上班去,还未回家。母亲身在台北,思及台中的孙子竟然不知冬至之日,又吃不到汤圆,这些仿佛都是由于自己不在他们身边,照顾不周,竟自责不已,急得伤心哭了起来。

回到校友会长的忧心,其实并非杞人忧天。21世纪出生的下一代不论,现代人身心忙碌也盲目,误认祭祀之事,乃不急之务。甚至因为信仰多元,对于祭祀大事,也认为繁文缛节,烧香点烟不环保,竟漠然以对,或抵制或排斥,未来的祭祀活动,恐将成为历史灰烬。祭祀既然式微,祭天祀地若可有可无,敬天畏神的虔诚也就不见;台湾人情厚实的美好风景,恐怕将慢慢消逝了。

新闻推荐

高新国税局积极开展“税法进校园”活动

本报讯(通讯员付敏)3月,安康高新国际中学初一初二的学生显得有些兴奋和忙碌,经了解,他们正在积极创作以“和谐征纳关系”为主题动漫作品。据悉,这是高新区国家税务局与该校联合组织的“税法进校园”活...

安康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康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