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产城一体推进的智慧之区 ——安康高新区“十新” 共育 “十区”系列报道之四
[摘要]——安康高新区“十新” 共育 “十区”系列报道之四
记者 肖兵 通讯员 孙传泽 王晋飞
去年11月23日,工厂流水线上,49岁的曹文群正熟练地将检测好的充电器分拣包装,放入储物箱。车间里,200余名工人忙碌有序地操作着。一个月只要正常上班,每人都可拿到3000多元的工资。
室外寒气逼人,车间内暖意融融,与空调散发的温暖相比,曹文群的内心更加火热。家住高新区付家河社区的她,如今是安康超美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一名正式员工。公司就建在社区,从下楼到进厂上班步行不足3分钟。
作为一家年轻的企业,安康超美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6月,由广州惠州市超美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和安康高新产业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发起成立,注册资金1亿元。其中,惠州市超美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持股70%,安康高新产业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持股30%,公司总部位于付家河社区。去年8月8日,这个被冠以“社区工厂”身份的企业正式启动运行,200余名来自付家河社区及周边的群众开始在家门口上班。
更为宏大的发展规划是,由安康超美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建设及经营管理的西北电子信息基地项目,规划用地221亩,总投资15亿元,预计3年内实现销售收入30亿元,解决就业5000人,5年内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解决就业1万人。西北电子信息基地建成后,拟引进30家上下游配套企业,形成产业集群,解决就业5万人。同时,还将在全市开设20个社区工厂,负责电子元件生产加工,可提供就业岗位1万个。为了培训和储备生产加工的专业技能人才,公司将陆续展开技能培训。由此形成的“总部+基地+社区工厂”脱贫攻坚新路径发展模式,被评为“2017年度中国改革十大案例”。同时,伴随着项目建成投产,未来还会有更多“曹文群式”的惊喜降临。
一个地方要发展,人是核心要素。要使群众“搬得进、稳得住、能致富”,关键靠产业支撑。作为陕南唯一的国字号高新区,安康高新区将推进产城融合放在首位,加大劳动密集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引进力度。6年来,累计招商项目15个,合同引资513亿元,到位资金264亿元,建成投产产业项目50余个,辖区“四上”企业达到125家。以天贸城、钒氮合金、南水汽配、荣氏饮品、北医大生物制药、LFT新材料等项目为代表的六大产业园初具规模。投资12亿元打造的飞地经济园区成效凸显,优势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型产业多元并进,二产从小到大,三产从无到有,基本形成产城融合、产城互动的发展格局,步入了城市经营和产业支撑并行的良性轨道。 (下转四版)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马明侠)新年伊始,汉滨区住建局就着手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安排,并借助信息化深化“放、管、服”改革,使危房改造更精准。工作中,该局在总结农村贫困户危房改造工作经验基础上,由汉滨区招标办、...
安康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康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