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晨刊,留给我的是心与心的温度和距离

黄海晨报 2017-12-07 03:32 大字

讲述人:刘飞

在晨刊的日子,或许将是我这一生永远都不能忘怀的一段时光。

那些日子,与诸位哥哥姐姐在一起并肩工作,即便多年以后再次回忆,那也将是我人生中最昂扬奋进的一段青葱岁月。

2017年4月12日,初到晨刊,一切都是陌生的,陌生的人、陌生的环境,唯一感受最清晰的就是每个人都在忙碌着自己的工作。

渐渐地,我开始适应,适应我的第一份工作,适应这里的所有。而后,我开始跑活动、写稿子,倒也有模有样。

那时,对于新闻工作者到底应持有什么样的态度,需抱有怎样的热情,我的心里并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我只是清楚地知道,我现在是一名实习生,我的终点站不在此。

渐渐地,我跑的活动变多了,各种类型都开始涉及,我的兴趣提起来了。

我开始思考先前的工作态度,我的初衷是来体验的,但我对此的理解却是片面的。曾经,有人说工作就是工作,不能掺杂情感的色彩。这句话一直被我奉为真理。我把自己定格为一位陌路之人,与晨刊不过是萍水相逢。可多日来的相处,让我开始动摇,这里的人和事,无一不在否定我先前的认知。忘不了我们一起出去跑活动的日子,忘不了一起顶着烈日出去吃午饭,然后在大雨中骑着车狂奔而回的瞬间,更忘不了彼此间暖心的笑容。晨刊,留给我的是心与心之间的温度和距离。

进入七八月份,晨刊接连承办了几个大活动,我庆幸自己有幸一起见证。

那几天,包括主任在内,每次都工作都到很晚,虽然很累,但第二天还是会接着正常工作。这是一种态度,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这是作为新闻工作者的执着。平时,称呼我的同事,我会叫“X哥”“X姐”,并非我自负托大,也非我不懂得尊重同事,而是身处晨刊这个“大家庭”中,每个人都是在以一种兄弟姐妹的态度尊上处下。我自认为自己不是很聪明的人,所以我尽力做一个有心人,那些感动的瞬间,正是晨刊这个“大家庭”所展现出来的温情。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终究还是到了离开的日子。

8月23日,站在晨刊办公大厅里,我眺望着窗外的风景,在朋友圈写下这句话。四楼,这个高度我曾经不止一次地来回往返,看着周边的一切,这里也曾留下我的足迹。

充实,是晨刊带给我的最大感受,那些忙碌奔走的日子,那些欢笑打趣的瞬间,都将成为我人生中最难以忘怀的一段记忆。我忘不了哥哥姐姐给我改稿子的瞬间,忽略不掉我离开时,大家给我的真诚祝福与谆谆教诲,更不会忘记办公室中曾经忙碌进出的脚步声。我庆幸自己进入过这里,感恩那段时光里所见所闻的一切。

最后,祝我大晨刊永远保持昂扬向上的活力,在新闻界一路高歌奋进,展现一往无前的风采。愿晨刊的兄弟姐妹们福体安康、诸事顺遂,工作开心快乐!

新闻推荐

老城办社区书记“赛”年终成绩单

本报讯(记者周健通讯员王宏杨建)社区工作是党和政府联系居民的“连心桥”,为人民群众办实事的“服务站”,做好城市基层工作的“稳压器”。社区党支部如何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服务于民呢?11月23日,汉滨区老...

安康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安康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