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管理做“减法” 服务做“加法” 安康地税以“放管服”改革力推追赶超越

三秦都市报 2017-10-13 04:42 大字

“现在办税审批手续少了,便利多了;上门检查少了,送政策多了;跑马路少了,走网路多了;税收风险少了,企业获利多了,企业获得感实实在在。”安康市长兴房地产开发集团公司财务负责人张女士感叹道。今年以来,安康市地税局以“放管服”为抓手,运用一系列“加减乘法”,为企业松绑,为群众解绊,为市场腾位,不断开创着自身和安康追赶超越的新局面。

真“放”实现“减法”智慧

近年来,安康市地税局在简政放权上做“减法”,精简审批项目,下放审批权限,以政务公开推动简政放权,推进商事制度改革。按照国家税务总局要求,将第一批87项行政审批事项全部取消,全面清理与国务院“放管服”改革要求不一致的税务部门规章和法规性文件,同时注意防止已“瘦身”的权力“反弹”。

对保留的7类行政许可和审批事项,实行目录化管理,统一审批标准、简化审批手续,规范审批流程。

同时,全面梳理、编制和公开安康地税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事项目录,建立按周提取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数据工作机制,并严格按照规定时限进行公示,确保及时、准确、合法、全面地向社会公示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等信用信息,促进行政执法规范化、透明化,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善“管”凸显新规范

安康地税积极落实“简政放权”改革的同时,在“管”字上也下足功夫,确保该管的管到位。

在转变税收征管方式中,安康市地税局实现了事前审核向事中事后监管、固定管户向分级分类管户、无差别管理向风险管理、经验管理向大数据管理的四个转变,实施“登记、办税、服务、管理”全过程实名制办税制度,坚持事中与事后齐抓,夯实了“管”的基础。

在省局的统一部署下,建立了“数据管税综合应用平台”对广大纳税人自觉缴纳国家税收实施后续监管。安康市地税局依托该平台对“金三”征管系统回流数据、税务部门依职权采集数据、第三方涉税数据共享和网上抓取数据进行分析、加工、处理,对纳税人税法遵从状况进行风险分析。

同时,扎实推进税收诚信体系建设,对税收违法“黑名单”公开曝光,积极推进社会信用联动管理,强化信用评价结果应用,结合纳税人纳税信用等级评定,严格落实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措施,营造公平公正的营商环境。

多“加”赢得服务满意

增强纳税人的满意度和获得感,让纳税人“多跑网路”、少跑“马路”,加强国地税合作,推进“银税互动”和“诚信纳税贷”,让诚信纳税者享受便利,安康地税在优化纳税服务上精心做着“加法”。

在安康地税局,每位税务干部都牢固树立征纳双方法律地位平等的思想观念,始终坚持优质服务与高效服务并重,持续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推出以“网上通办、表单集成、国地联办、一次办结”等措施,全面推广“一人一机双系统单POS”办税模式,目前全市12个县区级办税服务厅,全面实现了联合共建,一窗通办国地税业务。

运用“互联网+”创新服务方式,加大税收“微”宣传力度,及时将税收、基金和社保政策推送到微信微博平台,方便纳税人了解最新税收政策、办税流程以及系统操作,满足纳税人个性化需求。同时还加大纳税人学堂管理力度,有针对性地了解纳税人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涉税需求,增加互动交流式辅导,实行新增纳税人预约入门培训全覆盖。加强电子税务局操作应用培训辅导,对纳税人常用的登录、申报、扣缴、查询和预申请等业务流程开展手把手教学,即时进行税企交流,扩大互联网“电子税务局”普及率。

安康市地税局局长黄治伦表示,尽管通过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我们在征收管理方式上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也取得了相应的成效,但“放管服”改革没有尽头,服务纳税人没有终点,地税部门会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更好地助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安康追赶超越竭尽全力。

张俊付明明本报记者户小红

三秦发展看税收

新闻推荐

安康江北汉城国际商业街爱心温暖众人心

阳光讯(记者郑开洪文/图)每次灾难降临的时候,除了政府积极组织救援之外,还有一大批有责任、有担当、富有爱心的企业及时出现在救灾现场解灾民之难、社会之难、国家之难,他们的大爱之举总让人温暖感动...

安康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康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