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时代越匆忙我们越怀念钱谷融

济南时报 2017-10-02 14:24 大字

□本报记者 钱欢青

9月28日,钱谷融先生虚岁99岁的生日。当天上午,他的家人、学生来到上海华山医院病房为先生祝寿,先生很高兴。几天前的9月20日,因被医生发现有心衰竭和肾的问题,病情很难控制,钱谷融住进医院。得知病情后他态度很从容,表示只要没有太大的痛苦他都能泰然处之。

在医院过完生日的当晚9时08分,钱谷融先生逝世。

悼念文章不断出现在微信朋友圈,所有文章都充满敬意和温情,即便此前不熟悉钱谷融的人,也多被感动。这位著名文艺理论家,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的“灵魂人物”,用一生的品性和学问,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而这些精神财富,正是我们所缺失的。

时代越匆忙、越功利,我们越怀念钱谷融先生。常 识

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领域,“北王南钱”声誉卓著。“北王”指上世纪八十年代辞世的北京大学教授王瑶先生;“南钱”指的正是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钱谷融先生。钱谷融原名钱国荣,江苏武进人,1919年生,1942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国文系,历任重庆市立中学教师,交通大学讲师,华东师范大学讲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学研究所所长,《文艺理论研究》主编。著有《论“文学是人学”》《文学的魅力》《散淡人生》《〈雷雨〉人物谈》等。

正是60年前提出的“文学就是人学”,给钱谷融带来了许多“麻烦”。1957年,华东师范大学召开了一次大规模的学术讨论会,钱谷融于那年2月初写成了《论“文学是人学”》一文,之后受到批判。“只有一个大四毕业班的学生,我的学生陈伯海最后站出来为我辩护了几句,我感到很敬佩。”钱谷融曾回忆,受批后,他曾经几次胃出血,甚至动过自杀的念头,“第一次受批判特别受不了,特别在开始的时候,甚至想过自杀,看到许多年纪比我大很有威望的人都在被批判,就想开了。”

“文学就是人学也不是我提的,最早是知道高尔基有把文学叫做人学的意思,我认为他有这样的意思,所以就写了。后来接受许杰老师的建议,把论文题目写成《论‘文学是人学\’》,原来以为写个‘论\’字就不会有太大麻烦,但最后还是没有逃过。”“文学就是人学”的批判风波还没有平息,钱谷融又写了曹禺的《〈雷雨〉人物谈》。这次麻烦更大,钱谷融曾自述:“作协批完之后,师大也开始批判我,年轻气盛的学生们火力更猛了。1966年8月4日,我本来在家里,学生通知我去系里参加批斗,一到那里,学生们就叫我跪下,这是以前没有过的。开会批斗完以后,又被戴上高帽在学校游斗,学生们敲着脸盆让大家来看。我被戴上三顶帽子,一个是老牌修正主义者;一个是反动学术权威;还有一个是漏网右派。后来,我就住牛棚,成了牛鬼蛇神,在学校扫地、扫厕所。接着又被发配到苏北的干校,1972年才回来上课。直到1978年以后,我的问题才真正解决。1979年,《文艺报》开会,指名要我参加,等于替我恢复名誉了。1980年,我被直接提升为教授。尽管获得了讲师‘直升\’教授的殊荣,我也没有太大的惊喜。”

钱谷融自己曾说:“以前我的一些学术观点和主张,实际上是常识性的。”而为了坚守常识,他却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钱谷融逝世的第二天,著名作家杨争光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上发了一篇《纪念一位并不认识的学者》,文章说:“一位曾经被批判了38年的学者,甚至有过自杀的念头,还是没有自杀,在坚持生命快乐的同时,也坚守着自己严正的学术立场。这本应是一个学者的常态,但对于生活在特别国情中的学者来说,没有特别的个性与禀赋,应该是艰难又艰难的。仅这一点,就会让我又一次想起我们的常态与常识之间,时时遭遇的困境。真希望钱先生这样坚守常识的学者、教授、文人、作家,多一些,再多一些。并能像钱先生一样,在坚守的同时,获得快乐。”澄 澈

“我最心爱的就是那一片碧波荡漾的湖水,每当夕阳西下,游人纷纷离去,园中渐归宁静之时,我常喜独坐湖边,凝神遐想,注目遥睇,而双目无所见,头脑无所思,只觉得浑浑然、茫茫然,胸中一片空明,而心情异常恬适。”

钱谷融先生这番自述,亦是他赢得众多敬重的原因。这是一种澄澈的人生境界,一种坦荡、率性的人格品性。

钱谷融虽以现代文学批评名世,但却直言自己最爱的却是魏晋文学。在中文系任教时,他教的是现当代文学课程,但明确表示“我是实在不喜欢现当代文学的”,而对于不喜欢的原因,“主要还是文章不好,除了鲁迅和周作人,其他都不大喜欢”。魏晋文学的精神风度确实和钱谷融“心有戚戚”,而且他喜欢魏晋文学,也有迹可循,当年在中央大学念书时,中文系的老师伍叔傥就很爱好汉魏文学,而伍叔傥,是对钱谷融一生影响最大的人。

2013年,新京报记者曾经到上海钱谷融先生家中造访,众多率真的细节让人印象深刻:平日里他大都在自己的卧室里呆着,翻书看电视。一边开着电视听戏,一边翻翻英文原版的《傲慢与偏见》或是英文版托尔斯泰的书,这就是钱谷融最普通的一天里最普通的景象。“我不做学问,看东西全凭爱好。我一生没做过学问,真的,我是懒惰、无能。”一代名师,对着记者反复说自己“懒惰”“无能”,坦荡、坦诚,令人钦敬。

这的确是一种澄澈的人生境界,藏书众多的钱谷融,趁着几年前家里装修,散掉了自己绝大部分藏书,当时他叫了好些朋友、学生来家里任意选书,据说陈子善挑了五捆走,其他人也都各有所获。挑剩下的书还卖了一万两千块钱。家里除了留了些工具书、和他常翻的《世说新语》,其余几乎都是外文书了。钱老说,散了藏书“不心疼,身外之物,无所谓的”。好 玩

人生从来不易。钱谷融高中差半年就毕业的时候,抗战发生了。“1937年9月,日本人轰炸了我们学校,学生都逃走了,老师也散了。我就回到了常州。不久,日本人打到了昆山,离我们那里很近了。我的小学老师曹先生对我说,你们是年轻人,不能留在这里做亡国奴。10月,他带领我们11个人一起跟他逃难。”辗转颠沛,最后到了重庆。

但苦难的人生底色之下,有趣和好玩一直是钱谷融的人生态度。在重庆读大学那会儿,他常常逃课跑去茶馆里面泡壶茶,边喝茶边读书。“学生时代,只要有人找我玩,我就马上去玩了。我以前在师大教书时,有个人常来跟我下棋,我们一下一整天,有的时候还下到晚上。”“打麻将很好玩,刻刻有变化,时时有希望,总是有好牌来,这个是好玩。如果毫无希望,活着很难受的,我们就是打发时间是吧。我一生就是玩,从来没有做学问。”

象棋、桥牌和麻将,这三样东西钱谷融都喜欢玩,但显然他最喜欢玩的还是麻将,“桥牌没麻将好玩,我是感情冲动的人,不够冷静。”言外之意,他的性格打起桥牌来没那么合适。但是不管是桥牌还是麻将,都需要四个人,家里常常凑不齐这么多的人,他就只好去下棋。

好玩之外还好吃,年轻时,钱谷融还是个饕客。“解放以前国民党让我很失望,解放后运动不断,我被批了38年。我也没什么罪过,被批的时候也难受。不过开完批判大会,我们一家4口坐一辆三轮车,就出去下馆子去了。”上海从前有名的馆子不多,钱谷融带着家人一家一家吃下来,每一家连着吃半年,每个周末都去吃。

坚持常识、坦荡澄澈、好玩有趣,钱谷融用人生写下一本大书,泽被后人。前几年上海著名学者毛尖还说:“我的祖师爷钱谷融先生还在校园里散步,而九十六岁的钱先生还被学校里的很多百岁教授称为young man”。这是一幅多么岁月静好、心悦安康的画面。

钱谷融曾说:“我觉得文学作品应该富有情致和诗意,使人感到美,能够激起人们的某种憧憬和向往。使我遗憾的是,最近一百年来,……作家们的思想和技巧虽然日新月异,时显奇彩,可是在他们的作品中却少有丰厚的情致和浓郁的诗意。那令人憧憬、惹人向往,永远使人类灵魂无限渴望的美,则更是日见其杳了。”如今,钱先生离开了这个世界,但愿如他一般的品性和学问,如他一般坚持常识、坦荡澄澈、好玩有趣的人生风景,不会在我们这个时代“日见其杳”吧。

新闻推荐

汉滨迅速开展生产生活自救

本报讯(通讯员汪金波)9月28日,连续多日降雨的汉滨晴空万里,暴涨的汉江河水已恢复到了往日的平静,被洪水淹没的庄稼也露出了水面,在阳光下恢复着生机。因洪灾转移的群众,也有序返回家园积极开展生产生活...

安康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安康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