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扶贫札记:脱贫路上种天麻

阳光报 2017-07-20 01:06 大字

姚泽练 记者 张波

6月27日,火辣辣的太阳像蒸笼一样笼罩着大地,一连半个月没下雨,玉米、辣椒、向日葵、四季豆等农作物都耷拉着枯黄的叶子。

正午时分,带着安康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的关心和牵挂,记者和住村帮扶队员尤垚走进桅杆坝组贫困户黄宗贵的家中,他正忙着把屋子里的土往菜地里挑。开始还以为他在培修房屋,好好的屋子,哪来这么多的土。打听才得知这是天麻授粉结束之后留下的基土。

黄宗贵今年41岁,腿脚有点残疾,妻子早年去世,唯一的女儿嫁在邻村,常年在北京打工。这些年,他一个人风里来,雨里去,起早贪黑,搞点种植,打点临工,生活勉强自给自足。

环顾他的家,除了洗衣机、电视机,还有一辆摩托车。“有了车,到镇上拉菌丝,半个小时轻轻松松就回来了,要是用背驼,一天也背不回来。”

黄宗贵说的菌丝,就是密环菌。“繁殖天麻必须要用它就相当于天麻的粮食,没有菌丝,天麻就不会生长。”他指着刚刚拔掉的天麻杆说:“这些都是三月授的粉,七十天就长出花粉了,要是早两天来,就可以看到我取下的花粉,比面粉还细,还轻。”

其实,种天麻是个技术活,必须人工繁殖。这些年,黄宗贵不断摸索,已积累出一套适合当地的种植经验。“天麻要三分阳,七分阴,怕晒。种天麻是勤快人的活路,啥时候授粉,啥时候移栽,啥时候采挖,必须按照节令来,不然一年到头就白搞了。”

桅杆坝产业基础薄弱,看似样样都有,家家都在搞,但一样也不成气候。黄宗贵不搞大而全,守住天麻不放,村里76户贫困户当中,数他最能吃苦。去年,为推进产业脱贫步伐,安康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拿出1万元对产业大户进行了奖励,黄宗贵就是其中之一。黄宗贵去年载了500多窝,今年安康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为他协调申请了4万元脱贫贷款,有了资金做底垫,又扩张了300多窝。“天麻的价钱咋样?”记者问。

“天麻见效快,今年栽,明年八九月就可以卖了。前些年价钱好的时候有十一二元一斤,现在种的人多了,仍有六七元一斤,比种庄稼强。”

“一年能卖多少?”

“每年能挖1000多斤天麻,可以买七八千元。空闲时间打些临工,这里攒点,那里挣点,一年万把块钱还是轻松的!”黄宗贵底气十足地说。

房前屋后的边角地,也没有荒废。几蔟长势茂密的茴香、和香、川香。“炖肉、烧鱼,没有这个不行。自己种,吃起来方便,又省钱,连叶子都可以做作料。”说着,黄宗贵摘下一把茴香尖尖上的嫩叶递给我。

可以看出,黄宗贵早已过滤掉了一个人的孤独和落寞,他所拥有的,正是靠辛勤劳动换来的殷实生活。下午,记者在驻村工作队驻地做饭时,在黄花鸡蛋汤里特意放了少许茴香叶,果真香极了。

窗外,随着一阵摩托车的轰鸣由近及远,一个粗壮的身影逐渐消失在通村水泥路的尽头。黄宗贵又去县城的一个工地打临工去了。

新闻推荐

安康爱尔眼科举办青少年近视眼防控学术讲座

本报讯(通讯员王阿龙)7月13日,安康爱尔眼科医院举办了青少年近视眼防控学术活动。全国角膜塑形镜安全监控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杨积文博士做了青少年近视控制方法——角膜塑形镜的专题讲座,从角膜塑性...

安康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安康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