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出驻村帮扶加速度
通讯员 朱荣军余代根
对上“跑”部门争取项目支持,对下“跑”群众落实政策利民、发展产业富民、解决困难暖民……安康市人大常委会机关驻岚皋县南宫山镇西河村脱贫攻坚工作队时刻“跑”在路上。 “跑”出了服务群众的最短距离,“跑”出了驻村帮扶的最佳路径,也“跑”出了脱贫攻坚加速度。
回应群众诉求“箭步急跑”
2018年2月起,市人大常委会机关结对帮扶岚皋县南宫山镇西河村。西河村在册贫困户213户622人,基础条件落后,自然资源匮乏,产业基础薄弱,人口居住分散,属于典型的深度贫困村。村里的通村水泥路受2017年9月25日特大洪水侵袭,损毁严重,市人大机关驻村工作队两名队员决定帮扶工作就从修复水毁公路开始。入村后第二个周,他们便前往县交通局联系协调,该工程在他们驻村后的第三个周就正式启动了。
为了吃透村情民情、找准帮扶路径,他们充分发挥人大机关干部会调研、善纳谏的工作优势,深入开展走访活动,对收集到的群众诉求努力予以解决。驻村一年间,在市人大常委会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先后协调有关部门,完成了12.8公里水毁通村水泥路修复,立项实施三组、六组6.5公里通组砂石路水毁修复工程建设,惠及全村426户1119人;立项实施二组水毁便民桥、水毁河堤修复工程建设,解决了8户27人过河难问题,保护农田33亩;立项实施一组水毁农田修复及土地整理工程建设,恢复和保护基本农田27亩;援建入户生产便民桥4座;捐赠体育健身器材19件套。目前,全村人畜安全饮水率、通电覆盖率、通组砂石路覆盖率均达100%,通讯覆盖率达80%,为今年整村脱贫退出奠定了坚实基础。
帮扶群众增收“大步快跑”
市人大机关驻村工作队狠抓产业发展、创业就业和“两房”建设三大任务,使贫困群众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做优“一家一产”实施产业脱贫。积极协调落实苏陕对口扶贫资金100万元,成立了硒河生态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82户贫困群众发展特色养殖;利用100万元“三变”改革资金,在集中安置小区购买533平方米门面房,建设社区工厂,实现部分贫困群众搬迁进镇就地就业;发放互助资金贷款66万元,支持51户贫困群众发展特色种养产业。协调市级有关部门产业建设资金100万元,专项用于发展黑土猪、土鸡、蜜蜂和中药材“三养一种”特色产业。全村养鸡3万余只、养猪1200余头、养蜂1000余箱,贫困群众户户有产业,当年人均产业增收千元以上。做实“一户一业”实施搬迁脱贫。针对贫困户实际情况,采取差异化政策,引导贫困群众搬迁安置,并鼓励就业创业。使全村130户477人实现易地搬迁脱贫,21户50人通过危房改造拥有安全住房。把搬迁贫困户的劳动力资源与西河村原生态特色种养产业、县城集镇涉旅产业和沿海发达地区劳务经济精准对接,确保户户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2018年10月10日,省委书记胡和平来到西河村调研脱贫攻坚工作,对西河村因地因户因人制宜发展“三养一种”产业给予了高度评价。
温暖群众心田“碎步常跑”
好日子都是奋斗出来的。在抓好驻村帮扶工作的同时,驻村工作队积极协助做好市人大机关38名党员干部与46户贫困群众结对帮扶工作,坚持每月深入贫困群众家中一次以上,帮助他们落实脱贫攻坚政策,解决具体困难和问题。针对部分群众存在“等、靠、要”思想,自主脱贫动力不足等情况,驻村工作队员将扶贫与扶志相结合,通过邀请专家到村开展专题讲座,组织市人大机关党支部与西河村党支部开展结对共建,重新修订村规民约,组织评选表彰新民风建设标兵,建设道德银行+爱心超市,制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墙等,树立先进典型,引领新风正气,激发贫困群众自主脱贫、勤劳奋斗的内生动力。此外,组织开展 “六一”儿童节、中秋节等活动10余次,不断把党的温暖、干部关爱送进群众心田。
市人大机关驻村工作队驻村帮扶一年间,累计协调各类项目资金416万元,帮扶全村基础设施大幅提升,产业规模成倍增长,全年实现79户319人(市人大机关干部帮扶贫困户20户86人)脱贫目标,使全村贫困发生率由51.28%下降到26.08%。
新闻推荐
近年来,岚皋县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积极做好“三种角色”,推动县内企业高质量发展。做好“店小二”,积极“走出去...
岚皋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