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区移民的感动

安康日报 2018-07-17 11:42 大字

6月22日,从省移民办召开的2018年水库移民工作会议上传来喜讯,岚皋县移民开发局取得“全省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生产开发工作先进单位”殊荣,成为该局又一块金字招牌。

荣誉的背后,是岚皋县移民开发局10名干部勤政为民、真抓实干换来的;是库区1.2多万名群众过上幸福生活的真实写照;是岚皋县移民开发局交上了一份满意的民生答卷。

避险搬迁,让移民“有新家”

地处秦巴腹地的岚皋县,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涉及安康水库、蔺河水库及三峡水库迁入本县的移民共12046人,分布在9个镇49个村9个社区,其中安康水库10322人、蔺河水库1670人、三峡水库迁入54人,移民人口总数位居全市第三。

如何让库区移民群众安居乐业?岚皋县移民开发局有着自己的破题法和“加速度”。

该局领导深入库区调查研究,广泛听取移民的意见和建议,将移民避险解困安置房项目与陕南避灾扶贫搬迁安置房项目建设一并推进,使库区避险解困搬迁对象既享受陕南避灾扶贫搬迁补助,又享受大中型水库库区移民避险解困搬迁补助,切实减轻了库区移民建房负担,让移民“搬得出”。

炎炎夏日,雨后的岚皋格外清新秀丽、岚雾缥缈,宛若仙境。行至素有岚皋县“北大门”之称的佐龙镇,在佐龙镇佐龙村安置小区,清澈见底的小河淙淙从小区旁蜿蜒流过,河边步道铺着大理石,一幢幢小洋楼整齐排列、错落有致,煞是好看。

谈起安置房,搬迁户袁华高兴地告诉记者:“原来住的房子非常破旧,感谢党的好政策!我们住上新房子,这套房连装修总共花了26 万元,政府就补贴13万元。”“我们村里很多住在山上的群众原来出行还是不方便的,常常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佐龙村村主任唐萍介绍,“可现在不一样了,住在山上的群众都搬到村里新建的小区里,出行方便得很,大家呼吸着城里没有的清新空气,住着和城里人一样的好房子。”

“县上在不挤占项目资金的情况下全部解决了库区群众的安全住房,这项工作是岚皋县较全省大多数县区来说是走在前面的。”岚皋县移民开发局副局长杨桂刚说。近年来,该局想方设法争取资金1400多万元,先后建成2处移民安置小区,民主、佐龙、大道河、堰门等镇的安置点正在建设中,预计明年底搬迁对象全部入住。

该县把避险解困搬迁作为当前防治地质灾害最安全、最有效的手段,将安置小区建设融入城镇化建设,实行生态式移民,让搬迁群众充分共享城镇水电、交通、就业、教育、医疗等优质公共资源,实现“农民”向“市民”的转变。该局集中打造一批美丽乡村示范点,让广大贫困移民的生产生活环境亮起来,美起来,方便起来,品质提升起来,实现了自然生态与集镇建设的“双赢”。

基础设施,让移民“能安居”

都说山路十八弯,可从青春村到县城的山路有268道弯。沿着这条熟悉的路重回青春村,站在新家门前和一同回乡的年轻人有说有笑,今年34岁的毛安海第一次觉得,家乡有了点“青春的味道”。

在毛安海的记忆里,自己打小生活的这片土地和青春村的名字从来都不搭界。青春村太穷了,地处岚皋县堰门镇的村子,山高石头多、出门就上坡,几乎是挂在山梁上。房是住了几十年不变的土坯房,地是收成靠天的贫瘠地。如今的青春村自来水修通了,电网改造了,太阳能路灯架起来了。村里搞起芍药、核桃、泡桐、莓茶等特色产业,道路通到家家门前,不少年轻人都回家了。青春村的这些变化只是岚皋县移民开发局联村帮扶库区贫困村的一个缩影。

在青春村采访,从山顶往下看,一条公路蜿蜒从山脚通往山顶,连通了青春村和岚紫路这条大动脉。“现在,我们村的公路实现了‘两横三纵\’,不管出行还是发展生产,都比以前方便多了!尤其是我们看到的这条路,它连着村里的三大产业——芍药、烤烟、生猪,现在我们种地也比较轻松了,效率提高了,生产成本也降下来了!”村民毛海安说。

说到青春村的变化,不得不提一名干部,他就是岚皋县移民开发局选派到堰门镇驻青春村第一书记冯开亮。初来青春村,他一直思考着怎样让青春村变样。“基础设施、产业发展、村风村貌、群众生活都要比以前好,才对得起‘第一书记\’这个称呼”。两年来,在他的带领下,支部一班人苦干实干,奋勇争先,青春村发生大变化,水电路全通了,产业蓬勃发展,使该村脱贫攻坚一举走在全县前列。

素有岚皋县“西部明珠”的民主镇是该县库区移民人口最多的镇,占到三分之一。2017年,县移民开发局将民主镇作为库区移民重点镇进行打造,包装策划了一个650万元的民主移民文化广场项目,广场建成投用了,早上群众来这里晨练,晚上在这里跳广场舞,老百姓生活的幸福指数提升了,过上了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库区移民后期扶持开发的目的就是要使移出群众过上好日子,让他们共建共享幸福家园。近几年来,岚皋县累计投入库区移民后期扶持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4519多万元,其中,实施人畜饮水项目21处,修建蓄水池21座,安装管网77.3千米,解决了库区21个村 32个村民小组11125人的人畜饮水;实施农田水利项目3个,新修河堤158米,保护耕地120亩,受益2个村3个组2163人;实施生产道路项目85个,投资2993.8万元,新修、改造及硬化道路93.81公里,新建索桥1座61 延米,维修索桥2座308延米,受益31314人;投资1031.84万元,实施了3个移民重点镇和1个省级移民重点村的广场、农贸市场、绿化、亮化、铺装、排污等公共服务设施,库区移民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促进了移民安居乐业。

产业扶持,让移民 “快致富”

“让居住在生产条件落后或滑坡险段的库区移民住上新房子,只是移民幸福生活的一个起点。稳得住、能致富,既是移民最深切的期盼,也是移民工作的关键、难点和最终目标。”岚皋县移民开发局局长刘明鹏认为。

初夏时节,在民主镇先进村,放眼望去,坡上新建的茶树长势喜人,库区的村民正在采摘茶叶。今年50岁贫困户陈寿美,原来在外务工,去年回乡开始参与茶叶产业发展。陈寿美感动地说:“春茶采摘赚了2600多元,去年产业分红1700多元。现在每天采茶挣100多元,不采茶时管护茶园一天也赚100多元,一年赚2万元纯收入,一家人脱贫了。”

岚皋县红润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罗发刚一边指着坡上的茶园,一边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公司目前有茶园538多亩,今年春茶收购鲜叶50余吨,收购鲜茶支付库区村民47万元,流转土地付给村民12万元,茶园管护工资53万元,年底还要给合作社社员分红9.5万元。”库区的老百姓得了实惠,腰包鼓起来,发展产业的劲头足了!

产业扶贫激活“造血功能”。岚皋县结合库区产业发展实际积极创新思路,实施“三个转变”,积极建立库区产业新型经营关系。转变发展方式,由农户分散经营变为企业带动发展,通过引进实力强、专业化程度高的龙头企业进村建设产业园区,形成龙头企业建园区建基地、农民入股分红利挣工资、相互合作互利共赢的现代农业经营模式。转变投资对象,由直接扶持到户变为入股企业为群众分红,将产业开发项目资金以镇村名义通过股本金的方式注入企业,由企业与移民签订增收协议带动群众增收。转变监管重点,由督促农户发展变为监管企业运营。

“把库区生产开发项目资金投入到库区产业龙头企业,通过企业来带动库区产业发展、促进群众增收,库区群众过上好日子。”说起库区产业建设,该县移民开发局计财股长单升林如数家珍。“现在,我们扶持开发库区产业有了新路子,库区产业逐步向园区化产业化发展转型升级,资金效益提升很明显,项目扶持让库区移民变‘股民\’。去年,按照新的扶持方式,新建、扩建了4个市级移民园区,入股企业项目资金已达到760万元,今年项目村移民固定分红38万元,分红15年,比例每5年都有提升!”说到产业带动移民增收情况,他显得底气十足。

“一户也不能少、一人也不能落下”。这是岚皋县对库区移民的庄严承诺。从山沟沟走向现代化生活,从“移居”到“安居”,从“安居”到“乐业”,岚皋县库区移民圆了多年的发展梦,阔步奔小康。

一座座移民新村、一幅幅脱贫美景、一张张幸福笑脸,让人真切地感受到岚皋县推进移民开发工作给库区群众带来的喜人变化。去年7月,全市移民避险搬迁现场会在岚皋召开,学习“岚皋经验”。今年4 月,省移民办主任杨稳新来岚皋县调研库区产业工作时说,岚皋县移民开发工作勇于创新、大胆实践、真抓实干,走在全省前列。新时代的岚皋移民工作正在新的征途上演绎着新的乐章,将书写出更加辉煌的篇章!

——岚皋县库区移民后期扶持开发工作纪实

采访手记

要干就干出个样子来

金杯银杯不如群众口碑。好口碑哪里来?一靠真抓实干、付出辛苦指数“换来”,二靠不忘党员身份、永葆先进本色“得来”。岚皋县移民开发局局长刘明鹏认为,新时代需要新作为。干部干部,干事是天职,不干事是失职,必须带头干, 干出个样子,干出实打实的新业绩,干出群众的好口碑。

①县委书记周康成(右一)调研库区移民产业。

②全市移民产业现场会在岚皋召开。

③岚皋县移民开发工作引起陕西电视台关注。

④库区移民的新家园。

⑤青春村修通了致富路。

⑥贫困大学生领补助金。

记者 王拥 通讯员顾朝娥 张昊

新闻推荐

谢师不在“宴”

  廖垚  近日,岚皋县民风办联合县教体局发出《弘扬新民风拒绝“升学宴”》倡议书,号召广大学...

岚皋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岚皋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