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诗文齐诵慈善歌

安康日报 2017-09-05 09:20 大字

□ 记者 梁真鹏

2017年是《慈善法》颁布第二年,适逢“9·5献爱心慈善联合大行动”启动之时,为了更好地宣传贯彻落实《慈善法》,营造良好的慈善氛围,8月14日晚,市慈善协会在市群艺馆举办了以“慈善·孝道·亲情”为主题的“安康慈善诗文朗诵沙龙”,旨在通过宣传慈善文化,普及慈善理念,增强公民的慈善意识,推动慈善事业发展。

诗歌散文,各为文学体裁的一种,形式多样,抒情浓郁,可以吟咏朗诵。朗诵是口语交际的重要形式和传情艺术,朗诵者据此可以把文学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再创作再表达,引起听众的内心共鸣与思索。慈善诗文的诵读,歌颂了真善美,凡是来到安康慈善诗文朗诵沙龙的观众和听众,自会一道发现美好,共同分享朗诵的快乐。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之魂。市慈善协会常务副会长、安康日报社原高级记者王友根先生的开场白立意高远,他说,我们开展慈善诗文朗诵活动意义非同小可,安康市有6000多家企业,但做慈善的仅是少数。我们虽然有4.6万余名慈善志愿者,但与全市300万总人口相比较,占比还很小。举办慈善诗文朗诵沙龙,是宣传慈善文化的好形式。我们通过欣赏优秀的慈善诗文朗诵,走进万紫千红、芳香扑鼻的艺术花苑,情动心沸之际,每位听众将会用圣洁的慈善精神来丰富内心世界,进而把慈善当做一种自觉行动,变成高尚的生活方式。

“慈善是什么?慈善是早春的艳阳,炎夏的清风,秋夜的明月,隆冬的火把!慈善是什么?慈善是人类道德中,最高、最纯的那一部分;慈善是人类品格中,最真最美的那一格;慈善是人类心肠中,最柔最软的那一块;慈善是人类行为中,最正最贵的那一种。孔子曰恻隐之心,孟子言兼爱之情,老子道利而不害,佛陀倡大慈大悲,基督说救赎人类,卢梭有平等之论,康德讲心中道行。万教归一,其旨曰善。”市慈善协会佛学分会会员们的深情朗读,拉开了此次慈善诗文朗诵沙龙的序幕,让整个会场静悄悄地沉浸在美好的诗文和音乐氛围中。

陕西著名作家朱鸿的散文名篇《辋川尚静》,经央视电视诗歌散文朗读推出后,已经是陕西朗读界每次朗读的保留节目。此次由省慈善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西北大学博士生导师陈国庆先生朗诵《辋川尚静》后,听众还是被行文中的静美意境所感染。譬如文章两次写到王维栽种的银杏树,虽历经千年,仍然挺立,虽满身裂纹,却生机葱茏。借对最古老、最高贵的银杏的描写,营造出明净似线、悄无声息、红叶碧草、青石杂树、如梦似幻的艺术美境。又通过对雨中辋川、秀峰静默、乱石相依、衰柳飘荡、黄叶旋飞、流水激溅、浅草明灭等的描写,表现了对王维曾置身过的诗境的向往之情。

《一个善念躲过了暗杀》《心存希望,憧憬美好》《让快乐常驻心灵》《人生可赶不可急》《感恩是人性亮点》《星星守望》《一院菊花,满村菊香》《买上帝的小男孩》等散文,自然畅达,亲切感人,抒情性强,情真意美。一首首诗歌的朗诵都有可圈可点之处,也有感人肺腑的细节和点睛之笔。市幼儿园4岁的王书萱小朋友朗诵的《拾海星的故事》,市政府幼儿园4岁的周星熠小朋友朗诵的《木兰辞》,都有童音可爱稚态可掬的特点,而市慈善协会宣传文化部部长袁粒女士朗诵的《山果》,则是声情并茂,在场的人无不深受感动。

市慈善协会副会长、市监察局原局长钟庆明先生朗诵了自己创作的散文作品《一袋细辛》,讲述了2008年他在安康市纪委工作时亲身经历过的一件往事。他在岚皋县检查工作时,偶遇漳河乡白鹤村五组村民李吉武夫妇,领着他们患了白血病的女儿小启坤,因无钱看病而四处奔走。作者见状两次救助小启坤,虽然没有挽回小女孩的花季生命,但李吉武夫妇还是执意送来一袋细辛表达感激之心。真切的经历,既感染了作者自己,也感染了所有现场的听众,令人唏嘘不已,潸然泪下。

省慈善协会副会长赵浩义专程从西安赶来,参加了慈善诗文朗诵活动。他在讲话中赞扬说:这是一场慈善文化的大餐,这是一次慈善思想的盛宴,这是一次慈善活动的创新!他希望慈善诗文朗诵沙龙这一活动形式,在安康乃至全省生根开花,蓬勃成长,让我们的三秦大地盛开慈善之花,结出丰硕的慈善之果。

新闻推荐

岚皋县众达园区引领产业脱贫

本报讯(记者王吉友李军武)7月以来,岚皋县南宫山镇展望村活动室前,每天中午众达现代农业园区(岚皋县众达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业务负责人李力民都会开着一白色小轿车来收购鲜黄花。原来,园区积极参与...

岚皋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岚皋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