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同奔小康,不让一个残疾人掉队

安康日报 2017-08-23 10:28 大字

通讯员 李兰 杨富琨

贫困残疾人脱贫致富,一直是脱贫攻坚中的老大难。位于巴山深处的岚皋县,全县持证残疾人9353人,其中贫困残疾人5844人。2016年以来,面对他们行动不便、收入甚微、信心缺乏的现状,岚皋县开展“同奔小康·不让一个残疾人掉队”行动,通过扶持就业创业、发展特色产业、实施康复治疗,由“输血”变“造血”,促使他们逐渐过上好日子。

自强:工厂里的身影

今年60多岁的李国芝,住在岚皋县城关镇东坡社区,是一名肢体残疾人,走路十分不便。多年来,他并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学起藤编手艺,经常编一些沙发、摇椅、家具,在市场上出售,成为远近闻名的“巧手”。

2016年,在岚皋县残联的帮扶下,李国芝成立加工厂,首批招收7名残疾学徒,开始规模化生产。“残联今年给了两万多帮扶资金,举办了培训。我徒弟李道鹏学成后,还在联春村开了一家分厂。”李国芝说。

如何让贫困残疾人自强?该县把就业创业放在首位,由岚皋县残联牵头,建立定期会商机制,为贫困残疾人创业“一条龙”服务。并出台10余条优惠政策、给予创业补贴和小额担保贷款扶持、定期开展技能培训,提高就业创业能力。

目前,岚皋县农商银行、人寿保险、荣兴制衣等20余家国企和民企,提供残疾人就业岗位100余个。全县贫困残疾人仅2017年上半年新增就业18人,扶持创业对象12人,新增残疾人创业实体4家,打造残疾人就业基地2家。

自立:田地上的脚步

“合作社好哇,不然我养不起猪。”8月18日,岚皋县石门镇月星村郑光席说。郑光席是一名残疾贫困妇女,依靠安康市振鸿农林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领养4头母猪,再加上分红收入,走上了养猪脱贫之路。

如何入股?如何分红?合作社理事长郑玉和没少动脑筋。规定每股1300元,镇上补1000元、自己掏300元,入进来后合作社每年给社员分一头猪,连续分三年。“我入了2股,镇上补了2000元,去年收益3万多。”尝到甜头的郑光席掩饰不住高兴,咧开嘴角笑着说。

郑玉和说:“残疾贫困户劲头大着咧。县上今年将石门镇建成残疾人脱贫攻坚示范镇,在月星村建设振鸿残疾人扶贫基地,安排8万元资金,帮助残疾人入股合作社,已有80户残疾人在我这领走了第一年的猪仔。我们技术人员最近上门察看,长势都好。”

该县是一个农业大县,90%的贫困残疾户居住在农村,2017年统计有236户发展产业。为此,该县以“合作社+残疾户”和“基地+残疾户”形式,组建各类种养合作社,打造扶贫产业示范基地,筹措互助资金,增强贫困户自立能力。同时,争取50万元资金奖补产业,对产业基地给予15万元到5万元不等扶持,激发种养信心。

目前,该县先后建成合作社160余个,发展残疾人产业基地5个,带动236户贫困残疾人家庭从事魔芋产业等,破解了残疾户缺资金、缺技术、缺劳力等问题。

自信:康复室的笑声

“你看我这腿,开始勾住杠铃都困难,现在慢慢能使力用劲了。”岚皋县残疾人康复中心正在接受康复训练治疗的患者陈玉奇满脸笑容地说。

岚皋县残疾人康复中心,是该县十件民生实事之一,由岚皋县残联负责,交岚皋县中医院具体实施。康复中心集纳了200余万元的医院原有医疗康复和近年来下拨康复设备,残疾人康复费用纳入合作医疗、居民医保报销以及大病救助,从2015年8月正式运行以来已康复治疗300余人次。

为解决贫困残疾人生活困难,岚皋县在住房上优先安排重度残疾家庭入住“交钥匙”工程,健康方面由财政全额代缴农合费且在镇卫生院费用全报销,教育上全面落实残疾学生资助政策,全县每年发放460万元残疾人“两项补贴”。日前已发放残疾人基本辅具800件,实施白内障手术24例,救助贫困残疾儿童8名,协调精神病人治病33例,全力啃下了残疾家庭脱贫“硬骨头”。

新闻推荐

付金亮:为被拐者点亮“希望之灯”

2014年,陕西省安康市岚皋县公安局指挥中心副主任付金亮通过信息比对,从河南解救回一名60多岁老太,从此走上了打拐寻亲的道路。几年来,他用“互联网+”思维,帮助全国各地100多个失联的亲人、朋友实现了...

岚皋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岚皋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