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引领安康富硒产业高质量发展
秦岭南麓的龙王山下,安康龙王泉富硒矿泉水有限公司创始人沈代青正在忙碌着安排工人生产、码垛、装车、运输……他介绍,公司主打的龙王泉富硒水远销北京、上海、山东、河南等多个省市,公司依托本地优质富硒资源,专注于富硒饮用水的生产研发20余年,在富硒水标准制定、高浓缩富硒水制备等方面一直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拥有多项专利,先后获得“陕西省著名商标“”陕西名牌”等荣誉。
安康国土面积2.35万平方公里,其中54.2%的土壤硒含量达到中硒(0.2mg/kg)以上水平,是目前资料显示天然富硒土壤覆盖地区最广、硒含量地层最厚、最适合开发利用的富硒资源区,安康因此被国内外专家评价为“优质、环保、安全”的天然富硒区域,被誉为“中国硒谷”。数据显示,2020年安康富硒产业全产业链从业人数达40余万人,综合产值达650亿元,居全国各大富硒区之首。
近年来,安康把富硒产业科技创新工作摆在突出重要位置,先后推动中国农业科学院、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和安康市政府联合共建中国富硒产业研究院,国家发改委批复成立“富硒食品开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农业农村部批复成立“富硒产品开发与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科技部批复成立“科技企业孵化器”并建成“王汉中院士工作站”“赵其国院士工作站”“桂建芳院士工作站”等一系列富硒产业科技创新平台。组织实施了一系列富硒产业重大科研项目,培育孵化70余家富硒产业科技型企业,开发富硒茶、富硒水、富硒魔芋、富硒鱼、植物富硒片、富硒黑豆多肽等产品200多个,科技创新已成为引领安康富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
■“国字号”平台,构建协同创新产业发展体系
安康持续深化与中国农科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院地合作,整合市域内科技资源和力量,构建了“国家级首席专家+地方学科带头人+科研推广单位+现代经营主体”协同创新产业发展体系,组建了中国富硒产业研究院学术委员会,成立富硒产业科技创新联盟,近两年全市新开发富硒产品20余个,发布富硒科研新成果14项,转化富硒科研成果10项,登记省级科研成果10项,培育富硒产业科技型企业52家。
安康秦汉古茶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陈振华和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等科研单位共同研发了“世界最早的茶——安康秦汉古茶恢复创新产品”秦汉古茶。其典型品质特征“金银相间色、清醇甘甜味”给人留下久久回味。
■“硒+X”战略,推动集约聚集园区循环发展
实施“硒+X”战略,把富硒产业园区建设作为强基础、扩规模的突破口,推动资源集约、产业聚集、循环发展。目前,全市培育现代(富硒)农业园区1340个,培育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90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342家,培育产业联合体66家、产业联盟35个、产业联合社93个,发展各类合作社7222个、家庭农场3880家,带动22.8万农户稳定增收;发展包装饮用水企业30家,年产富硒矿泉水27.4万吨,安康国家级高新区被国家工信部认定为全国首个国家新型工业化富硒食品产业示范基地;创建生态富硒循环农业示范镇12个、示范园60个,汉滨区入选全国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先导区创建名单,北京德亨仁厚医养集团全产业链落户安康。
“我们的富硒大米每公斤销售价格高于普通大米3元,而有机富硒大米的销售价格更是普通大米的10倍。目前,富硒大米销售主要集中在北上广和东部地区,去年一年销量达10000公斤。”汉阴新鑫米业负责人刘长安介绍说道。
■“省标准”完善,覆盖农业五大富硒特色产业
实施硒产业标准化战略,围绕农业五大(富硒)特色产业,累计制定(修订)《紫阳富硒茶》《天然富硒大米》《富硒腊肉》《富硒魔芋栽培技术规范》等各类标准52项。今年还发布了《谷类样品中硒代蛋氨酸、亚硒酸根和硒酸根含量的测定-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法》《富硒猪肉》(中国肉类协会团体标准)《油菜硒菜薹标准综合体》等并成为陕西省地方标准。
■“硒品牌”创建,提升市场竞争力社会认可度
围绕打造“中国硒谷?生态安康”,以国际商标、证明商标、“两品一标”、农产品优势区等创建为抓手,全力推进富硒产业品牌创建五年行动计划和十大提升行动,持续推进产品品牌建设,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安康富硒茶”连续两年位列全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百强榜前20强,居陕西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第1位,品牌价值达35.16亿元,获评“最具品牌经营力”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安康汉水渔”成为陕西唯一一个水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安康林下猪”集体商标已通过知识产权局初审;“安康核桃”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登记已获受理;“龙王泉”等18家包装饮用水企业拥有自主品牌。
截止目前,全市有效注册含“硒”商标41件,涉硒相关产品商标1200件,地理标志商标12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6件,32家企业和38个产品获得安康市富硒食品产品专用标志认证。近年来先后成功举办6届“硒博会”、中国(安康)富硒产业发展高端论坛、陕西(安康)秦汉古茶“一带一路”国际发展大会,中国硒产业(Se20)峰会、全国富硒产品推介会等重大活动和“三年百市百店千点”送健康等系列富硒特色产品招商推介活动。特别是今年5月21日安康市作为“国际茶日”全国唯一分会场,向全世界推广介绍了安康硒资源和富硒茶,“世界硒源.中国硒谷”已成为安康的地域品牌和城市名片。
“根据富硒产业融合发展的功能定位,公司年产30万吨龙王泉富硒水项目今年9月9日正式投产。该项目以富硒水基地建设、加工生产、仓储物流为主线,配套富硒种植基地建设、人文旅游观光、度假及综合服务等建设内容。依托基地,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导向,打造集富硒产品生产、销售、物流为一体的全产业链,让龙王泉富硒水成为富硒产业的一张靓丽名片。”11月25日,沈代■青和记者交流时自豪地说。
“链长制”培育,推动富硒产业取得长足发展
近年来,安康市委、市政府坚持把富硒产业作为生态友好型的首位产业、支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和立市兴市的拳头产业,按照“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思路,突出以“硒”为媒、以“硒”兴业、以“硒”富民,全产业链推动富硒产业取得长足发展。
今年省政府将富硒食品产业作为全省23条重点产业链之一进行培育,专门出台陕西省富硒食品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方案,建立省市一体推进工作专班。11月17日,省富硒食品产业链工作专班推进会在安康市召开。省富硒食品产业链链长、省工信厅副厅长赵东出席会议并讲话,安康市副市长周耀宜通报相关工作。
“为推动安康富硒产业发展,围绕实施‘链长制’,安康市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富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定》《安康市富硒产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制定了《安康市富硒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方案》。按照‘一条产业链、一名市级领导、一个牵头部门、一支专家团队、一个工作专班、一个工作方案、一套支持政策’‘七个一’工作模式,健全工作机制和支持体系,统筹推进富硒产业全产业链提升工作。”安康市富硒产业发展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源赵昆介绍说。
■“硒”资源保护,恩泽后世留下循环发展空间
硒资源是大自然赋予安康最宝贵的财富,依法监管,切实加强硒资源保护迫在眉睫。全面开展硒资源普查。结合2011年对10县区硒资源普查情况(1:150000),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全市土壤硒资源精细普查(1:50000)。去年市财政安排580万元专项资金,先行支持汉滨区、汉阴县、石泉县、平利县、镇坪县、紫阳县开展普查,目前紫阳、汉阴两县已完成普查。今年年底还将安排450万元,启动旬阳、白河、宁陕等县的普查工作,预计到2023年底将全面完成全市土壤硒资源普查工作,进一步摸清全市域硒资源家底,为全市硒资源保护与利用工作提供基本遵循。
积极推进富硒土壤申报。通过积极争取,目前已完成《安康市富硒土壤标准》《安康市富硒资源保护地标准》立项,同时正积极协调争取省地质调查院将紫阳县天然富硒土地申报为全市第一批富硒土地,并以点带面,接续开启其他县区申报工作,将为全市富硒土地的划定及富硒资源保护提供重要保障。
不断加强硒资源保护。根据土壤硒资源普查情况,以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市和全国名特优新高品质农产品全程质量控制试点市创建为抓手,认真落实统防统治、生物防控措施、病虫害监测预警、有机肥替代化肥农药等措施,大力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富硒有机肥料使用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持续抓实做好富硒地块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严格富硒水资源保护管理,依法查处无证取水行为,推进富硒水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并依法加大对非法开山、采石、挖沙、取土等破坏硒资源行为执行检查和查处力度,营造良好的硒资源保护与利用环境。
■“硒条例“实施,富硒产业发展有了法律保障
《安康市硒资源保护与利用条例》的颁布实施,为推动安康市富硒产业加快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法律保障,更加坚定了发展富硒产业的信心和决心,也为富硒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和重要契机。
安康市政府2020年4月22日联合市人大召开《安康市硒资源保护与利用条例》宣传贯彻电视电话会议,对《条例》的学习、宣传、贯彻做出全面安排部署,并及时印发了《关于做好<安康市硒资源保护与利用条例>贯彻实施工作的通知》,就做好硒资源宣传、保护、开发提出了明确要求,进一步细化和夯实了各县(市、区)和市级有关部门的工作责任,切实推动《条例》各项规定贯彻落实。及时将《条例》学习宣传作为全市“七五”普法宣传的重要内容在陕西科技报、市政府网站等主流媒体进行全文公布。举办4期富硒产业大讲堂,深入开展《条例》学习宣传进机关、进企业、进市场、进园区、进社区的“五进”活动,第一时间向各县(市、区)和市级相关部门发放《条例》单行本,组织各级干部职工带头学习,并邀请省级相关主流媒体进行专题跟踪宣传报道,通过采取发放资料、宣讲政策、解答咨询、互动交流等多种方式,不断提高公众知晓度和参与率,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硒资源保护、富硒产业发展的浓厚氛围。
据了解,根据《安康市“十四五”富硒产业发展规划》,安康市将聚焦富硒茶、富硒水、富硒魔芋、富硒核桃、富硒畜禽、富硒渔业等六大主导产业和县域特色产业,以富硒种养业、加工业、服务业为切入点,构建“一心两带三区多点”的产业布局。十四五期间,安康市紧紧围绕“中国硒谷·生态安康”战略定位,按照“硒+X”发展模式,以富硒资源为依托,富硒标准化种养殖为基础,以现代富硒食品开发为支撑,以富硒康养旅游为延伸,推进富硒产业生态圈建设,全市创建“富硒产业发展示范县”3-5个“、富硒产业发展示范镇”10-15个,培育“单品冠军”产品5个,培育区域公用品牌5个、规上富硒企业50家。力争到“十四五”末,富硒产业综合产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将安康建设成全国富硒产业强市、“硒资源变硒产业”样板区。
(本报记者 曹兴君)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赵勇)10月22日,安康市汉阴县平梁镇中心小学邀请辖区民警走进校园,为全校师生举办防网络诈骗知识宣传讲座。...
汉阴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汉阴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