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阴中学 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

三秦都市报 2020-10-14 01:32 大字

创办于1935年的汉阴中学深受浓郁的历史文化滋养,秉承科学与人文并重,修德与求真共进的理念,使数以千计的汉阴优秀学子由此跨入高等院校,为汉阴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汉阴中学民主街旧校址汉阴中学原创校史舞台剧《凤凰涅槃》剧照

汉阴北枕秦岭,南迤巴山,群山环抱中,月河穿城而过,小城安逸而宁静。其人文禀赋既含北方之粗犷豪爽,更兼南方之钟灵毓秀。创办于1935年的汉阴中学深受浓郁的历史文化滋养,秉承科学与人文并重,修德与求真共进的理念,使数以千计的汉阴优秀学子由此跨入高等院校,为汉阴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霜风呼呼地吹着,

月光明明地照着。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

却没有靠着。

现代诗《月夜》被认为是中国新诗史上第一首散文诗,1918年刊登在“五四运动”时期最重要的杂志《新青年》第4卷第1号上,作者沈尹默。诗中表现了霜风寒月中顶天立地的高树与独立不倚的自我,充满了美的意蕴,表现了“五四”运动时期觉醒的一代知识分子强大的独立自主的意识和人格。

有学者评曰:“这首诗大约作于1917年的冬天,在中国新诗史上,算是第一首散文诗。其妙处可以意会而不可以言传。”

二十世纪初,从小在汉阴读书并走出去的沈士远、沈尹默、沈兼士三兄弟,都在北京大学任教任职,学术造诣颇高。

《鲁迅和青年们》一文中曾写到:“北平文化界之权威,以‘三沈’‘二周’‘二马’为最著名”。文中“三沈”就是指在汉阴读书长大的沈氏“一门三人杰”。

从这里走出三位开国将军

9月28日,

在汉阴中学毛老师的陪同下,记者参观了民主街旧校址(现为汉阴县初级中学)。作为汉阴县重点文物,这座建于明朝弘武5年(1342年)的文庙,一直都是黉宫之地。

在新街的原分校内,建有颇具江南传统民居风格和秦巴汉水文化气息“三沈纪念馆”。

走进汉阴中学校史馆,钱德坤副校长对汉阴中学的办学历史、各界爱国进步人士的事迹向记者作了详细的介绍: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北京大学历史系汉阴青年学生陈兆枢作为反帝反封建学生运动代表被北洋政府逮捕,其弟陈紫枢在声援学生运动的游行中被军警打伤,消息传到汉阴,国立汉阴高级小学的师生们群情愤慨,举行了静坐、罢课、游行等声援活动,创办了《汉阴周报》,宣传新文化运动和进步思想。

钱校长对记者说,春凝奋发,红绿锦绣忙耕种;秋藏菽果,清白砥砺闲读书。这块土地上的汉阴土著先民门几千年坚守本分,居家乐业。耕读传家,成为汉阴的民风习俗。

文化教育是汉阴历史最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汉阴中学的诞生、成长、发展、壮大,既是近代汉阴文化教育发展历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汉阴社会经济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汉阴中学的师生,在汉阴近代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和近代不同的社会历史层面,始终把人文道义和文化担当放在第一位,将社会进步和民生主张视为己任,尊重知识,培养人才,推动着汉阴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历史的进步。

1935年,时任国民政府县长张一之“乃商同邑绅,谏言省府,申办国立中学”,这里所提的“商同邑绅”就是刘重民。1933年春,其调任汉阴县长。1935年春,刘重民弃官从教,先后担任涧池小学、汉阴中学校长,乃汉阴中学办学“第一人”。

1944年3月,为反击日寇侵略者,还我河山,汉阴县中学生及社会爱国青年踊跃参军者近百人,号称“远征军”。抗日救国跋涉万里,写下了不朽的一页。他们中大部分远赴缅甸印度同日军血战。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一些老兵回到母校汉阴中学故地重游,捐款助学,勒石刻碑以为纪念。

截至1949年夏,汉阴中学共毕业九届12个班,学生500余人。汉阴中学自从合并了汉阴县其他高中,办学规模迅速扩大,成为汉阴县唯一的公立高中。作为抗日第一军的发祥地和主要活动区,汉阴中学曾走出了沈启贤、何振亚、杨弃三位开国将军。

《凤凰涅槃》里的前世今生

“先生,我虽家境贫寒,但亦牢记祖训: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唯有知识才能报国、唯有我中华少年,方能使中国立于东方不败……”

汉阴中学大型原创校史舞台剧《凤凰涅槃》成功首演时,舞台上传来“何振亚”铿锵的语调。

这部校史剧立足真实的档案文献史料,深度挖掘校史,全面回溯、全景展示了汉阴中学的“前世今生”。用这一特殊方式共同见证汉阴中学85年来的峥嵘岁月:从上世纪30年代中叶开明绅士刘重民带领乡绅扩建汉阴新街观音堂小学并更名为“国立汉阴初级中学”,到1949年几年间汉阴中学一大批莘莘学子前赴后继投身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色革命岁月,再到当代汉阴中学人坚守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续写开拓奋进新篇章,师生们真情演绎了一代代汉阴中学人用一生的热血和信仰献身祖国的赤诚情怀。

全剧以《热血沃土风华正茂》《书生意气共赴国难》《迎接胜利涅槃重生》和《走向复兴再创辉煌》四幕重温了汉阴中学开拓创业的峥嵘岁月,再现了学校办学与时代发展同命运、学校建设与新时代发展共呼吸的光荣历程。

在45分钟的校史剧中,所有演职人员均由汉阴中学师生组成。每位演员都饱含热情与专注,台词、发音、走位……每一个动作的起落、每一个表情的收放、每一个音节的顿挫,都在无数次训练后力争做到极致。

“这部剧把我们学校几十年来励精图治、奋发图强的历史演绎得淋漓尽致,仿佛是昨天的再现。无论是作为一个从汉阴中学毕业的学子,还是如今作为这片沃土上的一名平凡教师,我都感觉到由衷地骄傲与自豪!”汉阴中学青年教师阮思凡如是说。

舞台剧的创作在汉阴中学的历史上源远流长。上世纪六十年代编排的舞台剧《江姐》轰动一时,就在安康地区获得赞誉。

牢牢把握爱国主义教育德育核心

2012年,汉阴中学搬迁至新校址。新校区占地面积191亩,与十天高速路月河段隔河相望。整个校区分为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公共核心区,总建筑面积达50038平方米,可满足80个教学班,4500余名学生、300余名教职工学习、工作、生活的需要。校内修建了知名爱国进步教育界民主人士雕像、统战文化园、民族文化长廊等“一课、一展、一园、一廊、一馆、一剧”统战文化场所。

为了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学校于2016年成立了国旗班,经过驻地官兵严格、规范的训练,逐渐培养出一支国旗护卫队。每周一上午的升旗仪式是汉阴中学高一理10班国旗班同学们最期盼的事情,他们每周承担升国旗任务。

五星红旗在嘹亮雄壮的国歌声中徐徐升起。在阳光的映照下,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在学校操场上空,飘扬在全体汉阴中学师生心中。

汉阴中学校长夏忠丽说:“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在思政教育中,要牢牢把握爱国主义教育这个德育核心。”

三沈故里的汉阴中学,如同开篇里沈尹默先生《月夜》里的名句,经历了世纪风雨的洗礼,始终与那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文/图本报记者史铭

新闻推荐

科技兴菌 菌菇兴农

王勇(中)正在查看香菇精加工产品。本报记者李冀安文/图最近一个月没下雨了,这让安康市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专家王勇很是...

汉阴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