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味香天下(下)

华西都市报 2020-06-30 02:11 大字

陆游。

杜甫。

南宋《春宴图》。

□朱文建

历代文人学士不乏著名的美食家好吃嘴,他们对蜀味的爱,对川菜的追求孜孜不倦,达到了如痴如醉的程度。他们不仅仅会吃会评,而且会做会创,在享受美味的同时,也不忘了将蜀味发扬光大。

杜甫自创五柳鱼

唐代流行吃生鱼片,唐人称之为鱼脍。想那日本人吃生鱼片的习俗,多半也是从唐代传入的了。

杜甫喜欢吃鱼,从诗句里就可以看得出来,“鱼知丙穴由来美,酒忆郫筒不用酤。”“蜀酒浓无敌,江鱼美可求。”杜甫还喜欢吃生鱼片,758年,在去往东都的途中,在河南的虢州,一个做官的朋友姜小七招待他吃鱼。杜甫观看了现场切鱼片的技法,《阌乡姜七少府设脍,戏赠长歌》说:“姜侯设脍当严冬,昨日今日皆天风。河冻未鱼不得易,凿冰恐侵河伯宫。饔人受鱼鲛人手,洗鱼磨刀鱼眼红。无声细下飞碎雪,有骨已剁觜春葱。”

大厨的快刀将鱼切成雪花状薄片,鱼骨剁下来,配以姜葱蘸料摆盘,那是十分的精致诱人。而杜甫在蜀地吃的一次生鱼片则比之更胜。762年,老友严武还朝,杜甫依依不舍,从成都直送到绵阳,地方官设宴款待,《观打鱼歌》将打鱼切鱼的情景刻画得淋漓尽致:“绵州江水之东津,鲂鱼鱍鱍色胜银。饔子左右挥双刀,脍飞金盘白雪高。徐州秃尾不足忆,汉阴槎头远遁逃。”吃了这次鱼片,方知其他地方的都要逊色得多,川中美味可见一斑。像这种出神入化的刀功技法,恐怕现在的人也是望尘莫及。

杜甫在草堂时,经常有三朋四友来看望,大多数都是人家带着酒菜,有时候也是两手空空,杜甫就只有将就菜园里的蔬菜简单待客了,“盘飨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一是离市远,一是自己没钱,唐人待客喝的都是当年的新酒,而杜甫只能拿出低劣的陈酒。西川最高行政长官严武提着酒菜来,正是夏天,杜甫也不讲究,就在竹林边搭起简单的桌椅吃起来,“竹林行厨洗玉盘”,倒是很有一番野趣。

据《四川省志·川菜志》载,杜甫还创出了五柳鱼。一次几个诗友空手而来,说得兴起,眼看中午了还没饭食,正巧小儿子杜武钓了一条肥大的草鱼提回来,杜甫眼前一亮,就要在朋友面前露一手。喊家人去打酒,拿过鱼就进了厨房,把鱼打整出来,像往常一样下作料蒸了。但杜甫总觉只是蒸鱼太单调,他又独出心裁将泡姜、葱、笋子切成细条,如柳丝一样,茱萸剁细了,下锅烧成汁后均匀勾在鱼面上,一道色香味俱全的鱼就出来了。客人吃了叫好不绝,纷纷问这叫什么鱼?杜甫看着鱼沉思片刻说,干脆就叫五柳鱼吧。众人夸赞这菜名好,有诗意。

比杜甫大十几岁的诗仙李白也很喜欢吃鱼,一次在山东做客吃了鱼片,《酬中都小吏携斗酒双鱼于逆旅见赠》说:“双腮呀呷鳍鬣张,蹳剌银盘欲飞去。呼儿拂几霜刃挥,红肌花落白雪霏。”李白所吃的美食肯定比杜甫多,据说李白还自创了流传后世的太白鸭。李白一度在朝中受到高力士等人的排挤,唐玄宗也渐渐疏远了他。李白就想了一个办法,他想到在老家四川吃到过的一种美味鸭子,皇帝也是个好吃嘴。于是选了一只肥鸭子,模仿着老家的做法,用枸杞三七料酒等烹制出来,献给皇上吃。玄宗吃了鸭子赞不绝口,问这是什么菜,如何做的?李白照实说了,玄宗金口玉言,难为他一片诚心,这道菜就叫太白鸭吧。太白鸭至此经久不衰。《家山清供》说,李白还创出了黄金鸡,“堂上十分绿醑酒,盘中一味黄金鸡。”

前后蜀的川味

五代的前后蜀时期,中原各地打仗争南北,刀光剑影,杀得天昏地暗,蜀地倚仗北有剑门险关,东有长江三峡为屏障,俨然成为一方世外桃源,社会经济空前繁荣。成都有名的十二月月市是大型贸易展销会,吸引了来自各地的客商和游人,给蜀中的餐饮业带来很大的繁荣。

“唐御膳以红绫饼餤为重……至今蜀人为饼餤,而红罗裹其外,公厨大宴设第一。”唐时宫廷的红绫饼餤被蜀人改良成了一道大菜,每到官宴时都会端上筵席。前后蜀的面食多,光是面就有好多种,有精浇面膘浇面,如同当今的臊子面,还有插肉面大燠面等。唐代出现了汤饼,用面皮包了馅下锅煮,成为后来水饺的前身。

据曹学佺《蜀中广记·蜀中方物记》载,前蜀有一个叫赵雄武的人,“众号赵大饼”。赵雄武是个名厨师,开了十五年的大酒楼,“累典名郡,为一时之富豪,严洁奉身,精于饮馔”。常年穿着窄袖鲜衣,窄袖就是为了操刀提锅方便。因其厨艺高超,赚了不少钱,成为一方富豪。赵雄武尤其擅长做大饼,每次用三斗面擀一个饼,“大于数间屋”,这虽不失夸张,但也可看出这个饼非同一般。所以有许多王宫贵族设宴都请他去主厨,有的就专为做个大饼,众多宾客中切成小块吃,一个大饼还没分完。这也可见前后蜀时成都流行面食和饼,烧饼煎饼汤饼不一而足。

《清异录》载,后蜀孟昶时还编印了《食典》,多达一百卷,具体记载了哪些川菜已无从可考,但可以想像,如此厚重的食谱应当包含了之前绝大多数的川菜。前后蜀的船宴十分普遍,这个特点也延续到宋代,花蕊夫人说:“厨船进食簇时新,侍坐无非列近臣。日午殿头宣索鲙,隔花催唤打鱼人。”船游宣华池(摩诃池)上,喊打鱼人鱼拿来没有?看得出孟昶也很喜欢吃生鱼片。

宋代的川菜在前后蜀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发展,手艺人走出蜀地,在各处开店做餐饮,享誉南北。唐代的长安洛阳城,宋时的开封,江南的临安杭州等城市遍布川菜馆。据《东京梦华录》载,川菜馆都挂出川食府的招牌,把握基本的辛香,做法灵活多变,深受食客喜爱。

陆游也是美食家

这里不得不提到世所公认的两个大诗人美食家苏东坡和陆游。苏东坡虽出蜀地,但他是个杂食家,并不局限于一地一方的味道,被贬全国各地,吃遍了南北菜。苏东坡也很喜欢吃鱼片,“运肘风生看斫脍,随刀雪落惊飞缕。”生鱼片蘸料吃起来脆嫩爽口,苏东坡禁不住手舞足蹈,眉飞色舞。“举网惊呼得巨鱼,馋涎不易忍流酥。”看到打鱼想到鱼片,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苏东坡把川味带到各处发扬光大,以他命名的菜就有东坡肘子、东坡墨鱼、东坡丸子、东坡肉等比比皆是,有些是他自创,有些是他改进的。苏东坡很喜欢吃笋子,蜀地遍布竹笋。文与可在临川做太守时,一天就在野地竹林边挖了竹笋烧起吃,称之为傍林鲜。正吃着就有人送来苏东坡的书信,“想见清贫馋太守,渭川千亩在胸中。”文与可不禁喷饭,这苏东坡怎么就晓得他一副饿相地吃着竹笋子呢,简直跟亲眼见到一样。

《初到黄州》说:“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但苏东坡初到黄州的第一件事不是觉得笋子香,而是遍地的猪跑。黄州地方猪肉贱,有钱人不屑于吃猪肉,而贫民百姓想吃又不会做。苏东坡为民着想,买了猪肉亲自下厨,苏东坡还改造了猪大脸的吃法,把猪脸包打整出来码上料用芭蕉叶裹了蒸熟软,淋上杏汁,就是一道美味。

苏东坡出川,陆游入川,从1170年到1178年,在蜀中工作生活了八年。在《剑南诗抄》中,直接写川菜的就达五十多首,《思蜀》说:“玉食峨嵋栮,金齑丙穴鱼。”陆游经常到昭觉寺青羊宫等寺庙去寻找美食。“唐安薏米白如玉,汉嘉栮脯美胜肉……龙鹤作羹香出釜,木鱼瀹菹子盈腹。”崇州的薏米雪白好吃,嘉州的木耳肥厚,还有饼、饭,新酿的甜醪糟,都是可口的美味。这是在一个冬夜里,他与溥庵主谈起川菜时的如数家珍。

陆游不但会吃会做,还会食材搭配,发挥得淋漓尽致。他常常亲自操刀下厨,就地取材,捉只鸡来同竹笋、芋儿等烧了,吃得客人捧腹叫好。吃鸡要吃嫩黄鸡,螃蟹是起霜时的好,《秋来益觉顽健时出游意中甚适杂赋五字》说:“啄黍黄鸡嫩,迎霜紫蟹新。”这都是他多年吃出来的经验。蒸鸡时,陆游把鸡修理干净后,在腰部划开条口子,将香菌大葱等作料塞进鸡肚子里慢火蒸制,香气扑鼻,汤色肉质俱佳。

《饭罢戏作》说:“南市沽浊醪,浮蚁甘不坏。东门买彘骨,醯酱点橙薤。蒸鸡最知名,美不数鱼蟹。轮囷犀浦芋,磊落新都菜。”犀浦的芋头软糯好吃,新都的菜吃起来口感不错,而新津的韭黄色如鹅黄,天下独有,《蔬菜戏书》说:“新津韭黄天下无,色如鹅黄三尺余。”

有趣的是,苏东坡和陆游都爱吃巢菜,川人俗称苕子,也就是秋季撒在田里,来年开春沤肥之用的一种植物,同时也是一种美味。苏东坡说:“蒸之复香之,香色蔚其。点酒下盐豉,缕橙芼姜葱。春尽苗叶老,耕翻烟雨丛。”陆游回到浙江故里还想着巢菜,“蜀中杂彘肉为巢馒头,佳甚。”《巢》诗说:“昏昏雾雨暗衡茅,儿女随宜治酒肴。便觉此身如在蜀,一盘笼饼是豆巢。”雨雾昏暗的茅屋里,看到儿女准备酒食的身影,不觉又想到了蜀中的巢菜……

食在中国,味在四川,早已成为一句经典。

新闻推荐

远程会诊让中医课堂实现“云传播”

近日,安康市级名中医陈忠前首次通过远程会诊,实现了中医课堂的“云传播”,汉阴县域17个医疗单位在各自远程会诊点即可享受到...

汉阴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汉阴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