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干脱贫,我们已做好准备

经济特刊 2019-07-01 07:00 大字

□ 成欢

2016年,响应政府号召,我义无反顾地投身到脱贫攻坚一线,一年后,我被选派到汉阴县涧池镇仁河村担任第一书记。全村在册贫困户177户572人。新的环境、新的事物、新的岗位,怎样把扶贫工作干好、干实、干出色,我认真了解村情民情、钻研扶贫政策、拟定发展规划。

通过驻村走访,深入了解村情民情,我发现想让贫困群众脱贫,不是件容易事。群众等靠要思想严重,总想着“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政府送小康”。要改变这一现状,只有在“扶志扶智”上下功夫。

通过几个月的时间,向群众宣传扶贫政策、讲解致富信息、树立勤劳致富榜样,通过院落会、小组会、“扶志扶智”教育活动来纠正不良村风民风。印制扶贫小扇子,方便群众与我联系,第一时间传达解说政策。

仁河村七组村民杨荣弟,左腿截肢,以前总是游手好闲、无所事事,多次参加“扶志扶智”教育活动,在驻村干部的帮扶下,改掉了陋习。去年8月,他参加手工编织技能培训,从事藤椅编织,3个月时间,杨荣弟靠双手赚了1000多元。今年在村互助资金协会的支持下,又开始发展养蜂产业,“你们真心帮扶我,我要懂得感恩,虽然腿残疾,但可以靠双手脱贫致富,我有信心。”杨荣弟说。

群众脱贫增收,产业支撑是关键,要有因地制宜、切合实际、长短结合的产业项目。通过实地走访,仁河村当地有手工编织和茶叶种植的基础,手工编织市场销售效益好,产品供不应求,茶叶种植土地利用率高,而且用工量大,这两个产业群众都是零投入、零风险,在家门口就能务工增收。经过同村两委商议,重点以培育发展手工编织业和扩大茶叶种植为主导产业,探索“党支部+园区企业+贫困户”的模式,由党支部牵头,为企业和贫困户搭建桥梁,帮助企业发展壮大,带动群众务工增收。群众赚到了钱,积极性也都高了起来。

贫困村基础设施落后也是制约发展的瓶颈,群众住房没保障、出行不方便、看病路途远、文化娱乐生活单一等问题都是群众最关心的事。要改变这一面貌,让贫困村嬗变为美丽乡村,就要争取项目建设上下功夫,这也是第一书记的重要职责。

我同村两委一道,实地对全村基础设施进行摸底,制定计划,并争取支持,逐项申报实施。两年来,仁河村在帮扶单位、四支队伍、广大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全面完成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建设,解决“两不愁、三保障”,产业促进群众增收,脱贫群众达148户533人,为全面脱贫摘帽奠定基础。

新闻推荐

腰包富脑袋更要“富”

本报讯陕西省汉阴县栋梁村的困难群众,最近得到了省煤炭运销集团铜川分公司全体职工为他们筹措的蔬菜种植项目资金。据悉,自...

汉阴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