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巴山区生态之殇第三波

经济特刊 2019-06-10 07:00 大字

特约撰稿人 陈奇

第三波,上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再次遭受毁灭性破坏。

全国解放以后,推翻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地主阶级的统治,建立了新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农民从政治、经济上翻了身,但人与自然不和谐的矛盾仍然存在。令人痛心的是,从五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改革开放前,又出现了密度很高、破坏性很强的严重生态破坏。

一是1958年,大炼钢铁和推行食堂化,全区砍伐森林100多万亩,消耗活立木419万立方米。汉阴县“钢铁元帅升帐”,全县曾组织22991人的“钢铁兵团”,在长约70公里的地域内“大炼钢铁”,平时上千人,高峰期多达万余人上山砍树烧“黑棒(炭)”,“放”出每人每天砍树木8500公斤的“卫星”。二是1960-1962年“三年困难”时期,为开拓生产门路而毁林开荒400多万亩,消耗活立木1676万立方,森林面积减少28%。三是十年动乱期间,林业机构瘫痪,乱砍滥伐,森林资源再遭破坏。四是七十年代初,兴建铁路,用林木作建筑材料和枕木还有燃料,砍伐森林80多万亩,消耗活立木335万立方米。短短20年左右时间,毁掉森林600多万亩。此外,全区约250万人的燃料、住房、家具等生产生活用料,主要是木材、薪柴,年耗量约在30多万吨。

安康地区明清以前,原始森林面积约有3000万亩,森林覆盖率70%以上。从1772-1773年(乾隆三十七、八年)到1972-1973年(阳安、襄渝铁路通车),整整200年,安康境内秦巴山区,原始森林基本摧毁。原始的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林三种植被类型被毁,除偶见常绿阔叶林类型少量存在外,其余两种类型已完全消失,且难以恢复。七十年代中期,全区有林面积不到1200万亩,森林覆盖率下降到33.6%(紫阳县甚至下降到10.1%),就是说约1800万亩有林地变成了瘠薄的农耕地和瘦骨崚峋的荒山秃岭。

由于大规模开发,生态环境被切割,动物失去了完整的生存空间,使觅食、交配、遗传基因保存出现困难。

由于森林锐减,秦巴山区失去了“调节器”,区域气候日益恶化。一是自然灾害频发。从建国到上世纪九十年代,40余年共发生局部性洪涝灾害200余次,平均每年5次,旱灾60余次,平均每年1.5次。1983年7月特大洪水使安康城遭受灭顶之灾。2000-2005年,全市共发生较大规模地质灾害40余起,造成人员伤亡失踪。1999年旱灾持续200余天,安康粮食减产28%。2010年7月18日,特大暴雨泥石流洪灾造成10县区168个乡镇受灾。此次灾害,使陕西省作出决策:用十年时间将受到地质灾害威胁的农民搬迁出去,其中安康要“避灾搬迁”80万人。

二是水土流失。秦巴山区地表岩层古老。现有土壤源于地表风化,土质疏松,抗侵蚀力小,水土流失面积比全国平均比例38%高出22个百分点,年流失土壤2亿吨以上,历年耕地损失60万亩。安康年均水土流失土壤2276万吨。据《安康地理志》副主编梁增泰等专家调查推算,200年来秦巴山区坡耕地土层下降了1-2米,紫阳县85%的坡耕地土层不到30厘米,安康地区坡耕地土层厚度不足30厘米的占二分之一。在郧西县店子镇金钱河边,一座7层铁塔有4层被泥沙埋住了。而地方志载:这座修于明代的铁塔,当时高出河床20多米。铁塔的窘境,深刻反映了秦巴山区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

这一波生态破坏与此前两波累积,随着人口不断增加,人口超载,使得人与土地的矛盾更加尖锐,秦巴山区陷入了贫困和生态的恶性循环之中。

新闻推荐

无脚考生李卫: 高考改变了我的命运 “感谢高考,感谢那段艰难岁月,感谢那个不放弃的自己”

致考生当下最重要的事是做好每道题作为一位高考“过来人”,李卫想对今年的考生说:努力做好每件事,努力做好每道题,成功就...

汉阴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