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章宏:化腐朽为神奇
工人正在把刚刚收回来的菌棒放进拆包机,塑料袋分离出来,菌棒碎成渣。
记者 璩勇 张婧
5月16日,小雨时断时续,在汉阴县涧池镇精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办公室,老板苏章宏一边和记者聊天,一边泡着功夫茶。这个汕头商人已经到汉阴7年了,乡音未改。
“喝茶,这是地地道道的潮汕单丛茶,喝起来有点苦,但是喝完之后回甘。”
苏章宏来自广东汕头,2012年,他在汉阴开办了一家有机肥生产企业。有机肥的原料是来自汉阴本地的农作物秸秆、废菌包、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产品主要供应陕南和关中市场,高端的富硒有机肥则面向全国销售。
几年前,记者采访时,这家企业刚到汉阴,还处在亏损状态,发展到现在,年产量从一千吨提升到了一万吨,需要扩大原料渠道,否则“不敢轻易接订单”。
对于一家企业来说,7年时间并不长,但是它不仅没有遇上“七年之痒”,反而越做越好。去年,苏章宏又开始种甜玉米。他成立了汉阴县小仓农林有限公司,生产甜玉米罐头。
对于地方政府来说,招商不易,在客商进来之后,帮助他们把企业做大做强、让投资者有盼头,也是下了实实在在的功夫。苏章宏不懂种植,玉米顺利地种下去、收回来,还是靠着汉阴的“镇园联盟”。这是汉阴县近年来搭建的一个卓有成效的平台:拉近现代农业园区、企业与贫困镇村的距离,对接双方需求,将贫困户牢牢嵌入到现代农业产业链中,让企业发展更加顺畅。
去年,2000亩甜玉米分布在双乳镇玉河村,蒲溪镇公星村、盘龙村,涧池镇马鞍桥村、栋梁村,漩涡镇双河村,县农技中心的技术专家到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苏章宏很感谢镇园联盟,说这“真的是在做福利,是为企业和种植户搭线牵桥的”。当然,对这些贫困村来说,种植甜玉米,签下收购订单,也让老百姓脱贫致富多了一条路子,成了一项“甜产业”。
其实苏章宏之所以选择种甜玉米,主要是为了给他的有机肥找原料。玉米收回来,皮归皮、芯归芯、粒归粒。玉米粒做成无添加的玉米罐头,其他“废弃物”就直接拉到自己的有机肥加工车间。
仅仅这一项,就可以为有机肥提供大量原材料,而且“几乎零成本”。这样一来,企业能够承受更大的运输成本,产品就能销到更远的地方去。
刚走进生产车间,一股不可名状的“酸爽”味道直冲鼻腔。苏章宏一本正经地告诉记者,这是动物粪便发酵产生的醋酸味,是有机肥的“标志”。轰隆隆的机器声响彻车间,几个工人正在拆包机旁忙碌,用于生产的菌棒来自铁佛寺镇。“前两天雇了7个人去那边拉回来的,菌棒不要什么钱,关键是人工成本。”苏章宏说。车间一角还堆放着米糠——汉阴金茂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用完的废弃物——一样是有机肥的原材料。
这些来自汉阴种养、加工企业的废弃物,经过高温发酵,就能够变废为宝。后院里还有压缩之后的废旧塑料袋。苏章宏告诉记者,这些也能卖钱,打包成捆后先攒着,攒够了,就给河南那边的塑料工厂打电话,他们来拉。150捆能装一车,能卖一万多块。
循环到这个份儿上,可谓做到了极致。
可是苏章宏还是不满足,因为到满负荷运转、年产五万吨有机肥还有距离。他说,要达到这个目标,说难也不难,但是自己主要考虑的还不是这个,关键是要把产品做好。
“前年跟湖南一家公司合作,投了300多万元,研发出了富硒有机肥,可以全国性销售,一吨卖3000多,去年就卖到广东湛江的火龙果基地。” 之所以卖到这么远的地方,是因为价格高,利润空间大,运费高一点就无所谓了。
当前的产品中,还有更贵的,一小袋200克的微生物水溶肥,在网上售价20元。“这是跟暨南大学合作的,我出资50万,他们的团队帮我研发出来了整个技术流程。”
7年的良性发展,靠的就是不断创新。“一个企业没有创新的话,熬不到几年,一般一个产品在市场上最多只有3-5年的生存期,后面即使产量提升,利润也在降。”苏章宏说,自己下一步准备做茶叶、水稻、猕猴桃等专用肥,做成系列产品,往高端发展。
企业发展,也离不开与当地政府、群众的互动。有机肥产量增长的背后,是汉阴乃至陕南地区有机农业的发展,苏章宏也说,如果政府不帮我,我就“死定了”。他希望,当地的有机农业规模能够更大,这既能让他的有机肥有用武之地,给他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也符合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
当年,汉阴县政府主动作为,邀请苏章宏来考察,主要是为了处理月河川道上两个养殖场的动物粪便,串起一条循环产业链。如今这个远道而来的客商涉足农产品加工,直接助力脱贫攻坚,大概是他们没有想到的。
苏章宏自己也没想到,“去年春节前投了20多万生产玉米罐头,本来也只是想着赠送给客户、朋友,没想到销路很好。前几天还发了100件到天津。这是无心插柳柳成荫,所以做什么不能想着一件事,还是要灵活一些。” 他看好小仓甜玉米的前景,甚至觉得小仓的发展速度会超过目前的精利有机肥厂。不懂种植的苏章宏,今年还迅速扩大了甜玉米种植面积,“今年种了一万两千亩哦!”
两家企业联动,让苏章宏有了更大的盼头,也为汉阴循环产业加上了一环。
“每年都有盈利,而且盈利和产量都在增长,这是实实在在的,感觉还可以继续待下去,不用回去。” 苏章宏虽然也叫苦,但是依然有甜甜的盼头。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吴世康邹功平)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营造浓郁的科学氛围,激发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
汉阴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汉阴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