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围合力为合奏 汉阴县构建“镇园产业联盟”提升带贫效应调查

安康日报 2019-04-01 01:00 大字

[摘要]——汉阴县构建“镇园产业联盟”提升带贫效应调查

“这是今年的分红,一共3000元,请你点一下签个字。”不久前,在汉阴县汉阳镇笔架村村委会,第一书记闫泽华对贫困户张朝元说。

张朝元是笔架村2组贫困户,由于担心凭个人能力无法抵御市场风险,加之不知道发展什么特色产业能致富,始终未摆脱贫困。2016年,笔架村成立了农丰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始发展种植业。张朝元入股合作社成为了股东,还在合作社长期务工。据悉,笔架村目前共有30多户贫困户像张朝元一样拿到了分红。

近年来,汉阴县为了确保贫困地区群众早日拔掉穷根子,汉阴通过搭建“镇园产业联盟”信息平台、发展互助资金协会、实施精准帮扶等,不断创新举措,走出了一条适合汉阴县产业扶贫发展的新路子。2019年3月13日,省委、省政府《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做好“三农”工作的实施意见》强调:推广汉阴县“镇园产业联盟”做法,形成园区、企业、农户利益联结新机制。此前,该工作经验已经在2018年10月举办的“全国县域发展与脱贫攻坚论坛”上交流。

搭建平台 打通产业发展的“肠梗阻”

“过去企业想扩大生产规模,主要是靠宣传和熟人介绍。但这种方法效率很低,而且很难让群众相信企业。”日前,汉阴县五一现代农业园负责人谢民说。

2018年以来,汉阴县五一现代农业园通过“镇园产业联盟”信息平台,很快就和汉阳镇签订了500亩羊肚菌种植合同,同时还与7个乡镇20个村达成合作意向。

同样借助“镇园产业联盟”平台迅速打开发展局面的还有汉阴县颐品庄园现代农业园负责人冯立奎。据冯立奎介绍,3年前,他成立了汉阴县颐品庄园现代农业园,主要进行拐枣、甜杆的种植和加工。但本地产量有限,他不得不每年花高价到外地购买拐枣、甜杆。

2018年,冯立奎因时而动,借着“镇园产业联盟”这股东风,很快同汉阴县8个镇签订了拐枣、甜杆购销协议。冯立奎说:“园区达产达效以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3亿元,利税6000万元。还可以提供120个就业岗位,带动2000户村民依靠种植拐枣、甜杆增收致富。”

据了解,“镇园产业联盟”是汉阴县为解决“农业园区想扩大生产规模,却不知道基地往哪里发展”“新进企业想布局产业,却不知如何下手”“贫困村和贫困户想发展生产,却不知发展什么产业”等问题,在2017年年底搭建的一个产业扶贫信息交流平台。该平台主要以企业的负责人、驻村工作队队员、第一书记和镇、村主管领导为信息交流载体,通过把县域内各农业园区、企业的发展需求,镇、村负责人和第一书记的联系方式编制成册,精准匹配产业发展中的有效需求和供给。

据统计,截至2018年年底,在“镇园产业联盟”的推动下,汉阴县已有41个农业现代园(企业)、59家农业经营主体与全县110个村达成合作,累计发展种植业基地面积10.2万亩,带动贫困户3501户1.12万人实现增收。

互助资金 确保产业发展“不差钱”

发展脱贫产业,没有资金不行。汉阴县漩涡镇茨沟村的贫困户吴顺明就曾被这个问题难住。吴顺明家中3个孩子都在上学,生活开支大,家中没有积蓄,也无法从银行贷款。2017年年初,吴顺明曾多次向个人借款发展产业,但每次都是借款利息占去了收入的大半。

2017年5月,漩涡镇茨沟村扶贫互助资金协会成立。2017年8月,吴顺明从村扶贫互助资金协会借款5000元,购买了10只猪仔和500公斤用来酿酒的玉米。2018年8月,吴顺明不仅还了村扶贫互助资金协会的借款后,还收入7000余元,这让他脱贫的信心大增。

(下转三版)

通讯员 余龙全 秦小娟 杨 波

新闻推荐

男子到汉阴喷涂“野”第一天作案当场被抓

本报讯(通讯员刘安正谢源源)提起“野广告”大家一定都十分讨厌,各种贴纸或喷涂在墙壁、台阶和公共设施上打出“神医”“办证...

汉阴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汉阴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