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陕菜》 挖掘弘扬汉阴美食文化

经济特刊 2019-03-11 01:00 大字

——“安康吃货”第127期

□ 朱立挺

汉阴饮食在安康乃至陕南一直享有盛誉,汉阴因饮食而闻名,素有“吃在汉阴”之说。汉阴的炕炕馍、油炸米饺、酸辣茴香小鱼、汉水蒸盆子、墨鱼汤、秦巴石叁珍蘑菇宴等富硒美食,已经成为汉阴对外宣传的特色新名片。

3月1日,中国陕菜系列丛书第十一部《中国陕菜·汉阴美食》的编辑团队来到安康汉阴,为这里饮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记录下一份较为详实权威的资料,以便留存后世。

沈氏家宴

臻熙蘑菇宴

汉阴饮食秉承中国饮食文化以猪肉为主的显著特色,在突出“色、香、形”追求、形象感觉与品尝并重、以营造强烈的餐饮审美感受的基础上,以其独特而丰富的食材原料为资本,形成了绿色有机、天然富硒、营养健康的饮食文化基调,具有极强的饮食产业生命力。

汉阴宴席文化非常传统,既有传承,又有融合。而且,宴席非常讲究,客人落座之后,叫席官代主人答谢致辞,客人全体起立,叫席官宣布宴席开始,客人落座,举杯共饮。上正菜时,前三个正菜均由主人呈上,然后在总管的陪同下,主人要依次为客人敬酒,以示尊敬和表达谢意。斟酒倒茶的礼仪素有“茶七酒八”之说,茶倒七分,满则烫手;酒斟八成,酒满对头人;倒茶斟酒时,要根据站立在客人的左右方而用左右手,基本原则是手心向客人,若手背对着客人则形成背壶酒(茶),是为大不敬。

汉阴地方传统宴席一般为四荤四素八个凉菜下酒,酒过三巡,四菜四汤八个(或十个、十二个)热菜为正菜一菜一汤相继呈上(盘子与汤碗依次撤换,便于再用),四个坐菜(外加一个汤)垫底作为下饭菜。普通宴客为1品碗当中,围以4全盘,中有鸡、鸭、鱼、肉,称为“便饭”。客多则改为“两头忙”:先摆6凉盘,中上1全盘,间上1大碗,如此反复4次,最后坐菜4碗、青丝汤1碗送客。近年由8道菜增至10道、12道,甚至16道。有“海参席”、“墨鱼席”、“银耳席”、“油席”。中置1大盘,盛酱油、醋、油辣、葱白,供客蘸食。富者,席终另备点心1包送客。真是鸡鸭鱼肉杂陈,山珍海味罗列。席中不收凉盘,中间上1碗收1碗,复上复收。待上水菜时,碗盘全收。

时代在进步,人们对养生的追求越来越迫切。近年来,汉阴创制出一批康养宴席,如秦巴石叁珍蘑菇宴,冬季养生宴,沈氏家宴、富硒宴、莲藕宴等八个系列的汉阴宴席,拥有470种菜肴小吃,14道陕西名菜,10个陕西名小吃,形成了独特的地方美食文化。

《中国陕菜·汉阴美食》是“陕菜品牌创新工程及中国陕菜文化系列丛书”的第十一部,也是2019年的第一部。其构想应该可以说是从2012年就开始了,因为那一年,汉阴县被评为“陕菜之乡”,这是陕南地区第一个“陕菜之乡”,至今还保持着“第一”的纪录。从《中国陕菜·渭南菜》开始,对陕西各地县的陕菜进行详细梳理。

《中国陕菜·大荔菜》首开先河,为一个县的饮食文化树碑立传并提供策划。而《中国陕菜·汉阴美食》则是紧随其后的第二部。汉阴能成书,是有积累,有基础,有发展,有特色。2018年陕菜网与携程旅游合作推出“陕菜美食探秘”大型活动首站就在汉阴,尝试了“陕菜+旅游+文化”,效果显著。陕菜网几赴汉阴,与当地企业和美食协会以及当地文化学者交流沟通,就是希望写出一本既有操作性,又有文化内涵,还能指导汉阴美食发展的工具用书。

本次《中国陕菜·汉阴美食》编辑团队来汉阴,汉阴县人民政府、汉阴县小吃办、汉阴县小吃协会各会员饭店积极配合,保证了拍摄工作顺利完成,为日后的成功出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期待此书的出版为弘扬和推广富硒陕菜助力,为康养汉阴,打造美丽乡村添彩。

莲藕宴

作者系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民俗研究学者,世界中餐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陕西省烹饪餐饮行业协会专家指导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三秦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陕西省民俗协会会员、陕菜网专栏作家。

冬季养生宴

富硒宴

新闻推荐

汉阴县城关镇扎实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巡回宣讲

阳光讯(记者张波通讯员张辉)2月下旬以来,为打响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汉阴县城关镇按照“统一部署、自上而下、分组包片”的思路,...

汉阴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汉阴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