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成长的“瓶颈”

安康日报 2019-02-28 01:00 大字

汉阴的做法是解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问题的有益尝试。与主要依靠人力投入的传统农户相比,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虽然具有经营规模相对较大、物质装备条件和经营管理能力相对较好、土地产出率相对较高等优势,但在融资方面,与传统农户一样,仍面临着融资难、融资贵的困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安康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中坚力量,对于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和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发挥着关键作用。及时破解其融资难题,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

由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本身具备的“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特点,和传统的农业经营主体相比,其融资需求更大,融资规模增大,融资需求的种类增多,融资的期限更长。政府需要根据这些特点,根据安康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状,针对其融资渠道不够畅通、融资方式相对单一等问题,加大政策性金融扶持力度,创新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完善农业保险再保险体系,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不断创新投融资机制,拓展农村融资渠道,积极引导金融资源向农业农村配置和流动,打破制约农村新型经营主体成长的“瓶颈”,解决其“成长的烦恼”,让金融成为安康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长壮大的重要支撑,成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根本保障。

短 评

记者 李静

新闻推荐

汉阴教育扶贫典型做法在全国推广

本报讯(通讯员冯友松)日前,从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传来喜讯,汉阴县实施“四个精准”教育扶贫工作经验被《扶贫开发》...

汉阴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汉阴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