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平台激活“一池春水”

陕西日报 2018-11-20 06:46 大字

本报记者耿薇见习记者杨波

观念一变天地宽,好平台激活“一池春水”。

10月23日,霜降,汉阴县涧池镇马鞍桥村“镇园产业联盟”扶贫基地,成片的桃树在深秋的阳光里昂然挺立。这是该镇依托“镇园产业联盟”平台发展的红桃产业。该镇根据各村发展条件,相继确立了甜玉米、李子、苗木、板栗等不同产业,旨在通过土地流转或入股、基地务工、收益分红等方式,带动更多农户尤其是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思想观念的转变,让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被激活。10月23日下午,记者来到汉阴县涧池镇马鞍桥村五组低保贫困户俞真吉家时,俞真吉的老伴正在厨房做饭,儿子在一旁打着下手,一家三口热情地招呼记者尝尝他们的手艺。灶台上,摆着几碟刚刚炒好的热菜,荤素搭配,很是讲究。灶台旁,一台新添置的净水器让这间小小的厨房顿时亮堂起来。“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村上的带头人!”俞真吉一家三口都是残疾人,借助“镇园产业联盟”平台,积极发展水果玉米生产,今年的收成让全家人欣喜,言语间充满着信心和干劲。

一路温情,一路感动。在“镇园产业联盟”的引导下,汉阴县乡村面貌和村民精神焕然一新。10月24日上午,记者来到大山深处的汉阴县平梁镇。漫山遍野的花椒树长势喜人,有的已被采摘过,开始产生经济效益。正在地里忙碌的太行村一组贫困群众赵喜翠满面红光,放下手中的农活,与记者聊起家常。赵喜翠老伴去世多年,她之前一直在西安打工,与儿子、儿媳、孙女挤在西安郊区租赁的几十平方米屋子里,转不开身,很不自在。“如今,自己只需要干好地里的活就行了,锄锄草、剪剪枝,销售风险也不需要自己承担,来去自由,非常便利,在家门口就有就业机会,还能有稳定可观的收入。”赵喜翠笑着说。

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源头活水”。产业扶贫必须因地制宜,同时着眼长远。“以前种植玉米、水稻等传统作物,靠天收成,贫困问题比较突出。如今,通过‘镇园产业联盟’,不论是种花椒、拐枣,还是种红桃、李子,或是发展其他新兴产业,都以为贫困户做好技术指导和市场对接为前提,再也不愁种出的东西不好卖。”记者一路采访,感受最深的就是“镇园产业联盟”受到各镇各园区企业和农户特别是贫困群众的普遍认可。农民与市场握手、企业与土地对话、传统产业得到改造提升、脱贫致富之路走得踏实而坚定,这是精准脱贫的长期之策和发展之本。“有了产业支撑和产业链的延长,只要肯干,就能过上好日子。”很多贫困户的生活状态正在悄然发生着改变。

强动力才能稳脱贫,只有让贫困户干得了、长受益,才能真正变“输血”为“造血”,实现真脱贫、脱真贫。

发展一个产业,带动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百姓,这是一条共赢之路。

新闻推荐

汉阴县双喜村贫困户周居志 返乡创业 勤劳致富

周居志还挖了一口鱼塘养鱼。?周居志把猪养得肥壮壮的。通讯员邓永新牛慧文/图“现在的扶贫政策真好,让我越干越有...

汉阴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