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育工匠 ——安康市职业教育发展改革成果喜人

安康日报 2018-05-04 09:02 大字

[摘要]——我市职业教育发展改革成果喜人

改革开放40年来,安康职业教育从无到有,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推进富民强市的重要举措,明确提出“抓职业教育就是抓经济”的指导思想,坚持以“强基础、扩规模、提质量”为主线,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职业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为促进安康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全市职业教育在资源整合、学历招生、技能培训、信息化大赛、学生技能大赛、文明风采竞赛、骨干体系创建等方面走在全省前列。仅2017年,全市职业院校和师生在国省多项工作(竞赛)中获得奖励474个(次),5个县区和学校(单位)、119名教师、410名学生分别获得国省表彰奖励。

截止2017年底,安康市有高、中等职业院校11所(其中高等职业技术学院1所,公办中等职业学校8所,民办中等职业学校2所),有教职工1452人,在校学生2.8万人,专业涵盖加工制造、信息技术、交通运输、医学、教育类等30个专业,职业院校每年向社会培养输送中高级技能型人才1万多人,短期技能培训5万人次。2014年安康职业教育工作受到教育部等六部委表彰。

——统筹整合,着力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市政府出台了《安康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安康市职业教育资源整合改革方案》,加大市级统筹、区域统筹和专业统筹力度,整合中心城区中高职教育资源,集中力量做大做强安康职业技术学院,实现11校实质性整合集中办学;整合县区职教资源和职教专业,推行统一招生制度,充分满足学生接受优质职业教育需求,规模效益逐年提升,全市基本形成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中高职有效衔接、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相互融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加大投入,不断改善职业院校办学能力。突出创建国省级示范校,打造精品示范专业,做强专业实训基地等三个重点,大力实施基础能力提升工程、质量提升计划和产教融合工程,累计投入12个亿,先后完成15所职业院校迁建和改扩建,办学条件和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先后创建1个国家级农村职成教育示范县,3所国省级示范校,13个省级精品示范专业,9个省级实训基地。

——提升素质,稳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破解“双师型”教师短缺难题。全市先后选派1名校长和1名汽修专业教师到德国学习,20多名校长参加高级研修、400余人次专业教师参加国、省级培训和企业实践,每年选派20名校长教师到常州职业院校跟岗学习,全市教师学历达标率提高到78.4%,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31.5%。组织开展教师技能大赛、教学能手评赛等教学技能竞赛活动,一批优秀教师脱颖而出,18名教师先后被授予“省级知名教师”和“省级教学能手”。大力推进职业学校教学研究,连续三年在全省技能大赛和国赛选拔赛中取得较好成绩。汉阴职教中心选手赖珍明教师团队在2017年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中职组)中,作为陕西省唯一一队选手参加全国信息化教学大赛现场决赛并获得二等奖。

——服务就业,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下转三版)

通讯员 张翔 记者 梁真鹏

新闻推荐

刚进游乐场 飞镖扎进眼 汉阴6岁男童左眼眶和眼睛下面被扎了两把飞镖 医生称恢复视力的可能性很小

灿灿母亲郭女士说,孩子的左眼被飞镖扎中了眼眶和眼睛下面华商报记者邓小卫摄6岁的灿灿捂着左眼喊着疼。他疼的是眼睛,而他的家人则疼在心上。带孩子去游乐场时出事后续还需要手术灿灿是汉...

汉阴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汉阴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