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百年老字号“春发生”—— 古都独具风情的饮食文化名片

西安日报 2018-04-28 05:15 大字

葫芦头泡馍软糯香滑,可以细细品味。 (记者 王旭东 摄)

■记者 杨春燕

“提起葫芦头,嘴角涎水流。”葫芦头泡馍,是西安特有的传统风味佳肴。它因味咸鲜香,白绿相映,馍块软筋,汤鲜味宽,肥而不腻,醇香扑鼻而闻名遐迩享誉中外。

“亲戚朋友来西安,我肯定要带他们去春发生的。”这个习惯,市民马亮已经坚持了40多年。印象中,在他小时候,父亲带他去吃过一次春发生葫芦头后,他便喜欢上了这道美味,“嚼着大肠、猪肚,再狠狠啜一口泡馍汤,感觉舒坦极了。”于是,只要有外地的亲戚朋友来西安,他自然要大力推荐,要让对方尝尝葫芦头这道西安名吃。

葫芦头泡馍是独具特色的陕西小吃,源于盛唐,食材主料为猪大肠、汤、手工饼。怎么看都和葫芦没关系,那为什么被称为葫芦头呢?据查,“葫芦头”原叫“猪杂糕”或“煮白肠”,之所以易名为“葫芦头”,还有一段与药王孙思邈有关的佳话。相传,药王孙思邈在长安城内吃过煮白肠后,觉得腥味太重,于是在随身携带的药葫芦中取出汉阴椒、上元桂等名贵中药材,并教会店主使用方法。按孙思邈所嘱,店家如法炮制,果然鲜而不腥,肥而不腻,汤白肉嫩,色味俱佳。为表示对药王孙思邈的感激之情,店主便将药王所赐葫芦悬挂于店前,并将这道菜肴更名为“葫芦头”。

上世纪二十年代初春的一天,何记葫芦头铺的老板何乐义扩建店铺后第一天营业,便接受当地一个小有名气的文人提议,根据唐代诗人杜甫《春夜喜雨》诗中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的名句,将店名改为“春发生”。随着何记葫芦头铺正式更名为“春发生”,店铺的生意也如店名一样更加生机盎然,“春发生葫芦头”的大名也逐渐驰名古城内外,誉满三秦大地。

春发生葫芦头的汤是以猪腿骨、柴鸡、鲜肉等为主要原料,加进汉阴椒、上元桂等几十种调料和名贵药材,精心熬制数小时,汤香味浓,营养丰富,汤味鲜美,再放点油泼辣子,就着生蒜、泡菜,直到吃得大汗淋漓,面红耳赤,方觉过瘾。春发生葫芦头的饼也大有讲究,色泽必须金黄色,质地柔、韧、筋,形态更是讲究“虎背铁圈菊花心”。其中,“虎背”是形容饼色泽的金黄,“铁圈”是指由于饼型的圆度而形成的深褐色边沿,“菊花心”则是指经过多次揉制才可形成的饼心形态,只有这样的饼才算合格。

葫芦头不仅味道鲜美,且有食疗价值,故而它能久盛不衰,深深扎根于民间。其好处有一首诗可以概括“肉如玉环汤似浆,五味和中适口尝。辣油红润晶如珠,腥味尽除满口香。”历经近百年的苦心经营,春发生饭店秉承传统风味,精工细作,谨慎创新,先后获得中华老字号、国际餐饮名店、 2017国际游客最喜爱的十佳餐饮品牌等荣誉称号。其经营的主打产品葫芦头泡馍等特色菜先后获得“中华名小吃”陕西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华传统文化小吃金奖等。“春发生”已经打造出一张独具风情的古都饮食文化名片,正以吸引八方来客而享誉神州大地。

新闻推荐

做全天候的家庭医生

2017年,我国第一次把人工智能写入国策,我们第一次发现,很多工作都不需要人类的参与,无人驾驶、无人零售、无人银行都开始出现在生活中,可以预见的未来,我们会发现,很多岗位会逐渐消失。那么问题来了,医护...

汉阴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