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变出来的好前程

安康日报 2018-02-02 09:11 大字

(上接一版)陕西秦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该镇投资建厂后,郁正军便到公司打工,每月固定收入2000元。

“工资一年2.4万,家里还种了几亩水田,维持开支后还有节余!”自己患病没法外出务工,能在家门口挣钱,郁正军很高兴。他早出晚归,踏实肯干,也深得公司喜爱。

2017年8月初,茨沟村四组因学致贫的贫困户徐金花,将自己4间已是危房的土坯房,以年租金7000元的价格,租给了汉阴古村落旅游运营管理公司,“合同签了5年!”另外,自家新建空置不用的4间房子,以每间年租金8000元的价格租给了公司,“我自己在公司上班,每月工资1500元,算下来一年在公司能拿5.7万元!”

该镇镇长张珍珠介绍,近年来,随着景区项目不断引进,景区用工需求也不断攀升。自景区建设以来,在保障施工效率和质量的前提下,通过岗位预留,该镇积极吸纳包括当地贫困户在内的2000多名农民参与建设,每人每天收入不低于100元。同时,安排农民参与景区设施日常维护,每年累计提供100多个岗位。另一方面,旅游从业者的需求量成倍数增加。随着景区管理服务体系的完善以及招商引资力度的持续加大,乡村旅游点和旅游企业成规模发展,旅游从业人员的需求量大幅增加。为此,该镇统一开展农民岗前培训,对于从事旅游服务的岗位尤其注重业务素质的培养,联合其他企业定期组织岗位教学,让农民变员工无缝衔接。

目前,该镇在旅游公司、酒店等旅游企业和旅游景点务工的农民有 2000余人,贫困户占了3成以上,最高工资达每月3000元,年均收入可达3万元。将来,随着吴家花屋等陆续建设建成,必会提供更大的就业空间,景区成为农民就业创收的“铁饭碗”。

农民变老板

从汉阴县城驱车前住凤堰古梯田景区,沿线大大小小的农家乐遍布路旁,其中最有名的要数熊哲贵的“田梁农家”了。2013年8月,央视4套《远方的家》,把田梁农家乐搬上了央视大看台,更使其声名远播,前来食宿的游客络绎不绝。

“说老实话,没有凤堰古梯田的带动,就没有今天的好日子。”在2009年之前,熊哲贵仅是当地一名普通的农家妇女。2010年,凤堰古梯田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熊哲贵嗅出商机,多方筹资办起了景区第一家农家乐。如今,熊哲贵的农家乐涉及餐饮、住宿,销售的农产品也花样众多,有大米、腊肉、豆腐乳……产品甚至销售到新加坡等地,年收入几十万,成了名副其实的老板。

凤堰古梯田生态博物馆馆长张龙斌说,自凤堰古梯田开馆以来,游客逐年递增,尽管景区加大投入不断提升接待能力,但还是很难跟上游客的增长速度。因此景区沿线农家乐的兴起,不仅为景区分担压力,也带动了村民脱贫,许多农户因此发家致富。

在核心景区带动下,该镇以农旅融合发展为主线打造的休闲观光农业品牌正逐步壮大,也让越来越多的农民搭上了乡村休闲观光游的“致富快车”,让观光旅游从单纯游玩景区,拓展到摘农家果、吃农家饭、住农家院,既丰富了旅游资源,又让农民成了老板,扩大了受益面。目前,景区内农家乐、民宿等小型游客接待点有80余家,年均营收可达10万元以上的有40多家,其中200多户贫困户捧上了旅游“金饭碗”,户年均增收3万元以上,大大加快了全镇脱贫进程。

旅游的发展,也吸引了众多外出青年返乡创业。堰坪村1989年出生的孙有文,初中毕业后便外出打工。随着游客逐年递增,2015年,孙有文把目光转回家乡,回家成立了汉阴县阡陌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先后流转土地200亩,种起了油葵、菊花,当上了老板,并于2016年被推选为该村监委会主任。

据统计,近两年,该镇返乡创业青年达到80多名,为历史之最。

农产变特产

市场上一公斤普通大米的售价也就四五元钱,然而凤堰古梯田出产的大米一公斤却能卖到几十甚至几百元,成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香饽饽”。

想赚钱,就得跟着市场转。自从凤堰古梯田生态博物馆正式开馆后,早年外出做生意的冯卫平也赶回老家寻找商机,成立了冯家堡子农民专业合作社并担任理事长,指导农户按照文物保护要求,采用传统耕作方式,“木犁、牛耕、人插秧”,使用传统有机肥,种出来的大米大受游客欢迎。

2015年,看到合作社的大米卖得好,漩涡镇东河村村民熊辉珍便加入到冯家堡子农民专业合作社。熊辉珍说,按照合作社要求的传统种植方式,亩产量虽然比之前使用化肥农药要减少一百来斤,但价格却翻了一番, “去年稻谷卖到两块五了,每亩比之前的收入翻了近三倍。”

一业带百业,农产变特产。随着该镇旅游业的深度开发,景区客流量经常爆棚,人流带动物流,为当地品种丰富的农副产品打开了便捷的销售渠道。

熊哲贵为自己的农家乐专门申请了一个微信号,叫“田梁农家桂夫人”,每天都会通过微信销售农产品,这些自产自销的农产品,深受游客青睐。

“土豆在微信上能卖5元一斤!我微信上有近5000人的好友,基本上都是来住过的,他们很信任我,直接给我微信留言需要的农产品及数量,我看到后就会立即准备,将东西打包,快递过去。”

“目前和临潼的一个酒店合作,单单是豆腐乳,每年要给他们提供700斤。”说话间,熊哲贵拿出了一个笔记本,指着上面的记录说:“ 2017年我帮贫困户销售土豆、土鸡、大米等农产品近20万元,其中野生食用菌2000多斤,野生竹笋1000多斤,野生菊花2000斤,销售肥猪15头!”

为使本地资源效益最大化,该镇一方面通过政策调控,引导景区农户特别是贫困户与农家乐建立长期供销关系,另一方面,借助农家乐、景区营销网站、电商等平台,以品牌营销的方式将农产品推广出去,让原本农户自供自给的竹笋、豆腐和腊肉等农产品成为游客的“抢手货”,成为赠亲送友的礼品。

新闻推荐

全省各级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整顿规范市场秩序典型案例

汉中市工商局查处某建材经营部销售不合格轻钢龙骨案2017年2月,汉中市工商局接群众举报称,某建材经营部销售不合格轻钢龙骨。执法人员依法检查其经营场所,并对其经营的规格为50×19×3000mm、标识执...

汉阴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