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汉阴金融活水润泽***

经济特刊 2018-01-22 09:40 大字

□ 通讯员 王侠军孙立柱

设立基金 成为扶贫“强力引擎”

2017年12月8日,陕西股权交易中心交易大厅举行陕西省区域股权市场2017年第十三批企业集中挂牌仪式,汉阴颐品庄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2家汉阴企业被鸣锣授牌,至此全县已实现6家企业四版挂牌。

该公司2017年年初就与贫困户签订产业收购协议,由贫困户负责种植甜秆和拐枣,公司实行订单种植、技术支撑、保护价收购,有效帮助贫困户抵御市场风险,实现脱贫。当年公司与贫困户签订56万斤甜杆、高粱收购合同,吸收100余名贫困群众到企业务工。

为积极引导县上涉农企业充分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发展壮大,最终带动更多贫困群众走上致富路。2017年汉阴与陕西股权交易中心合资设立了全省首个县级“中小企业四板股权质押融资增信基金”,双方按9:1注资,首期规模1000万元,存续期5年,用于为挂牌企业向银行申请股权质押贷款提供增信服务。出台《汉阴县企业挂牌股权担保抵押贷款管理暂行办法》规定,汉阴各挂牌企业可用企业股权和增信基金作为双重保证,向银行申请抵押贷款。企业申请单笔贷款额度一般不超过500万元,贷款利率不超过7.2%,贷款期限不超过2年。同时县上还出台《农村金融扶贫实施方案》,对带动贫困户顺利脱贫的企业和农业经营主体,按其带动脱贫户数给予其一定贷款额度、5%贷款年利率一年的财政贴息补助。

“我们设立企业周转贷、农业经营主体担保基金、企业股权质押增信基金等各种扶贫基金, 就是要撬动金融资金和社会资本投入,实现产业资本和贫困地区资源的结合,用资本的力量带动扶贫产业换挡升级,创造贫困人口就业创业,增加贫困人口收入水平,从而实现本质脱贫。”谈到基金,县长刘飞霞的思路非常明确。

为使脱贫攻坚能有充分的金融支持,2017年县上还积极争取引进陕西供销集团***资金、陕西省扶贫产业投资基金、人保财险支农融资、陕煤集团汉阴产业扶贫基金和国际农业发展基金,打造“股权投资+企业+贫困户+银行信贷”的投贷联动产业扶贫模式。现已申请加入陕西供销农村合作金融资金互助合作社试点县,申报陕西省扶贫产业投资基金投资项目2个资金需求3200万元,申报第一批人保财险支农融资项目5个资金需求2500万元,陕煤集团出资5000万元设立的“汉阴产业扶贫基金”已就绪,国际农业发展基金项目710万美元已立项。

信用互助 全面激发内生动力

“我没有抵押物,银行贷款手续又多,现在在村里扶贫互助协会能借款,很快就把钱拿到了,协会真是咱贫困户的贴心人!”汉阳镇笔架村3组贫困户李天进在2017年夏天申请了2万元扶贫互助金发展莲藕产业。

据该村支书叶永林介绍,笔架村全村313户群众,目前有104户加入扶贫互助资金协会,其中贫困户会员94户,现已发放借款13笔21万元,用于支持群众发展猪牛养殖、茶园建设、木耳栽种等产业项目,对坚定群众产业脱贫信心、激发自主脱贫内生动力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脱贫攻坚必须加大金融资金投入,推进普惠金融发展,提高贫困人口金融服务的获得感。”分管金融的副县长郑志伦介绍。按照“政府引导,群众参股,银行协助,协会唱戏”的要求,以扶贫、养老和美丽乡村建设为主,汉阴已在全县成立63个村级扶贫互助资金协会,入会贫困户7623户,协会资金总量达2200万元,累计发放借款1000余万元。

为壮大协会实力,发挥资金使用效益,切实服务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汉阴2017年还为每个村级扶贫互助资金协会注入初始资本金30万元,普通群众缴纳500元互助金成为会员,贫困群众入会即可免费获赠200元互助金。要借款时,会员向协会提出申请,经联保小组同意,协会理事会、监事会审批通过后,单笔最高可获金额不超过3万元、为期1年的借款,且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借款占用费由县财政贴息。协会内部信用互助有力解决了群众发展生产资金短缺、贷款难题,降低了融资成本,在***、精准脱贫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小额信贷 架起脱贫致富桥

缺项目、技术、劳动力,特别是缺资金,成为脱贫攻坚的“拦路虎”,如何攻破贫困户贷款难、贷款慢、贷款贵等难题,是脱贫工作中的关键一环。

家住铁佛寺镇铜钱村的肖长成,前些年因病致贫。眼看孩子们上学支出越来越高,他一直在纠结如何创业脱贫。但家里一贫如洗,哪来的资金发展产业?

县上推行的农民脱贫贷款新政策解了肖长成的燃眉之急,靠着农商行3万元***小额贷款,肖长成入股杜仲种植合作社,并在杜仲基地打工。“合作社能分3000元,一天还能挣80元钱,一月打工二十天左右,一年下来收入没问题!”肖长成高兴地说。

县政府金融办主任李明兵介绍,这项政策的模式被总结为“5321”,“5”即不超过5万元贷款额度,“3”即3年期限、“2”即免担保、免抵押“双免”,“1”即一律采用不高于同期基准利率给予财政全额贴息,对贫困户来说没有任何资金成本,通过户贷企用、按股分红、收益保底方式,也极大提高了信贷资金效益和贫困户收入来源。这一深受群众欢迎的模式已在全县推广运用,一年来共发放小额贷款1.2414亿元。

汉阴结合扶贫实际,不断强化货币、财政、社会扶贫等扶持政策深度融合,深化农村“三变”改革,扩大保险保障面,不断夯实各金融部门“包需求调查、包建档评级、包扶贫小额信贷发放”的分片包干责任,加强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考核奖惩,增加金融对重点领域、重点产业和脱贫攻坚的需求支持,确保全县贫困户应贷尽贷。

两年来,全县使用扶贫再贷款3亿元,承接各类开发性金融、政策性金融扶贫贷款指标10.556亿元,贫困户评级授信面达96%,发放“5321”扶贫小额信贷4233笔、21979万元,均超额完成年度计划任务。

近年来,为推进脱贫攻坚,汉阴县抢抓全市国家政策性金融扶贫试验示范区建设和省级绿色金融示范市创建机遇,不断加大扶贫信贷资金投入,着力创新金融产品和改进金融扶贫方式,进一步拓展金融扶贫领域,引领县内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全面深度参与***,走出一条银行支持、担保跟进、保险介入、资本参入的金融***新路子。

县内金融机构全面深度参与***,学习了解如何利用区域性资本市场解决企业融资难题。

汉阴县金融机构不断创新金融产品,积极开展普惠金融服务。

新闻推荐

查振坤家庭荣获省级“文明家庭”

本报讯(通讯员史子章)近日,家住汉阴的查振坤家庭荣获陕西省第一届“文明家庭”荣誉称号。查振坤家庭是一个洋溢着文明之风的教师之家。查振坤现年78岁,在职时首创“作文早起步”教改实验享誉全国,多次...

汉阴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汉阴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