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为了一个幸福的家 ——汉阴县大坝村贫困户吴兆敏养殖产业发展小记

陕西农村报 2017-09-01 09:41 大字

通讯员 邓永新 吴阳 张胜祥

“从这几个月母猪下崽的情况看,今年我养的这15头母猪大概可以下100头猪崽子,按去年的行情,我这两年就能把账还清,有党和政府的关心和帮助,我一定能实现脱贫。”8月31日,在汉阴县汉阳镇大坝村贫困户吴兆敏的养殖场内,他一边给生猪投喂饲料,一边诉说着对未来好日子的憧憬。

曲折坎坷的家庭经历

吴兆敏居住在汉阴县汉阳镇大坝村二组,年幼时因患小儿麻痹医治不当,致使下肢重度残疾。1989年,父亲在一次矿难中不幸遇难,母亲在村上卖豆芽、豆腐来维持家庭开支,供养3个孩子上学,家庭多年一直挣扎在贫困线上。

2011年,吴兆敏带母亲去做了一次常规体检,却发现由于多年操劳,母亲不幸被查出鼻咽癌,而且错过了最佳治疗期。经过一年多的化疗,花了10余万元,母亲最终还是没有战胜病魔,在遗憾和不舍中离世,家里也欠了大笔外债。

艰难的养殖发展之路

从2012年开始,吴兆敏把办了6年的养殖场扩大规模,由起初的500只蛋鸡发展到1200只。由于给母亲看病花费很大,没有钱买饲料,蛋鸡只能喂玉米,没有食饲料,蛋鸡很少产蛋,当时鸡场的亏损就达19万元,再加上给母亲看病的花费,当年共欠下29万元的外债。吴兆敏内心万分沮丧,但看到妻子和儿子,就是为了他们,日子总得过下去,怎么也不能放弃生活的希望。

2016年7月,在汉阳镇政府的帮助扶持下,吴兆敏把以前修建的养鸡场改建成了养猪场,喂养了100头生猪,年底出售时,有了不错的效益。稍有空闲,吴兆敏就奔波于养殖农户、相关企业之间,咨询养殖政策和技术。回去后,吴兆敏根据学到的经验和技术,对饲养场地进行科学规划,经过一番努力,饲养圈舍搭建起来。

政府贴心的产业帮扶

2016年以来,大坝村作为汉阳镇的重点脱贫村,县镇两级政府通过产业补助等措施,支持吴兆敏发展产业。村上的领导经常上门指导,询问吴兆敏发展养殖的困难,为他加油鼓劲。镇上的兽医不定期上门服务,和吴兆敏一起开展生猪防疫,为他介绍新的养殖方法和技术。

在政府产业扶贫政策的扶持下,吴兆敏的养殖场引进了15头小猪。为了进一步扩大规模,他决定将这一批小猪培育成种猪进行繁殖。在母猪的生产期内,吴兆敏每天忙碌在养殖场,用心呵护自己的小猪,经过努力,养猪场慢慢发展起来了,现在繁殖有生猪60头、母猪10余头。

现如今,吴兆敏也发展成为小有名气的养殖大户,欣喜之余,吴兆敏说:“脱贫路上,只要不等不靠不要,通过勤劳苦干,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只要付出努力,残疾人一样能和正常人进行竞争,自强不息,最终会战胜命运。”

新闻推荐

汉阴县全力保障贫困学生顺利入学

本报讯(郭妍钟声)新学期开学在即,汉阴县再次强调全面落实学生资助工作,保障广大贫困户家庭子女顺利入学。在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免补政策的同时,汉阴县全力做好贫困幼儿补助、义务教育贫困寄宿生补助、...

汉阴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汉阴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