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8月29日,全省各地市、部分区县60多位文联代表,来到汉阴县参加省文联在这里举办的全省基层文联建设经验交流培训会。安康市汉阴县位于秦岭之南、巴山之北,汉水穿境而

陕西日报 2017-09-01 06:20 大字

汉阴县音乐舞蹈家协会为参会文联代表演出。

三沈雕像。

本报记者王戈华实习生庞婷

8月初,记者专程来到汉阴县,通过实地采访,亲身感受了这个省级文化先进县的独特魅力。

做强书画产业

2007年,汉阴县荣获陕西书法之乡称号,全县现有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3名,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35名,安康市书法家协会会员60名,县级书法家协会会员近千名,目前正在争创中国书法之乡。

2017年7月12日,汉阴县书画产业发展协会成立,纳入团体会员26家。经汉阴县文联协调,汉阴县申通快递公司与书画产业发展协会签订了团购快递业务,使销往五湖四海的书画作品快递费大幅下降;汉阴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为每家会员企业提供30万元的无偿贴息创业贷款,并谋划建设书画产业社区工厂。汉阴县2016年书画作品外销10万件,销售额突破千万元。

网店“一馨舍”的负责人姓沈,是汉阴书画产业界数一数二的人物,尽管她的网店从2016年6月才开始营业,但到去年年底,她的网店半年营业额就达到300万元,2017年上半年营业额已经突破600万元。谈到今年下半年的前景,她自信地说:“现在是淡季,年底才是旺季,今年全年营业额过千万元没问题。接下来,县书法家协会会为我提供更好的营业场地,经营好了还有奖励,未来我要把网店从家庭工厂转变为社区工厂。”徐长鑫和两个朋友共同经营着一家天猫店铺,与几名当地画家常年合作,2016年全年营业额超过600万元,2017年全年营业额有望翻番。徐长鑫对自己公司的未来非常看好:“3年内,我们要实现营业额3000万元的目标。”

发挥文联优势

汉阴书画产业蓬勃发展的背后,离不开汉阴县文联的努力和付出。近几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县文联在繁荣文艺事业和发展文化产业方面做了大量积极有效的工作。

成立于2009年的汉阴县文联,在文联主席团带领下,依托各文艺社团和基层文联,充分调动文艺工作者和文艺爱好者的积极性,各类优秀作品不断涌现。2009年,有50件文艺作品在市级以上报刊、活动中发表、获奖、参展,2017年则达到600多件。在文艺家队伍建设方面,2009年全县有文艺家社团6个,2017年文艺家社团达到17个。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是文艺工作者的天职。今年以来,县文联按照县委、县政府统一部署,将建设基层文联、壮大文艺队伍与全县正在开展的新民风建设主动融合。实践证明,基层文联组织越完善、文艺队伍越壮大,群众自治能力就越强,社会正能量就越多,社会风气就越好。为助力脱贫攻坚,县文联发挥协会协同创新功能,实施“十个一批”项目,组织各协会和基层文联自创具有地方特色的精品文艺节目100多个,让贫困户通过欣赏文艺节目受到思想教育,增强脱贫信心。围绕县委中心工作,县文联积极开展了“中外名家三沈文化研讨会”“中外名家书画作品邀请展”“油菜花旅游季民俗巡演”“荷塘月色文旅融合诗会”等活动,为鼓舞士气、引领新风正气、活跃百姓生活作出了积极贡献。

提高群众幸福感与获得感

“演得太棒了,这花鼓戏好久都没看到了,而且这说唱的词儿全是和我们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今天不仅看了好戏,还知道了不少扶贫政策,真是太好了!”村民谢传英、王华菊在城关镇太平村看完演出后高兴地谈论着。不仅太平村如此热闹,该镇其他村同样为村民送上了“精神食粮”。为进一步弘扬传统文化,让文化助力脱贫攻坚,该镇文联民间民俗班社用汉阴花鼓戏、小品等艺术表现形式在辖区21个村巡回演出,广泛宣传***、环境保护、社会治理等政策。

近年来,汉阴县委、县政府坚持以“打造陕南文化高地,建设陕西文化强县”的文化总体目标为指引,以巩固提高省级文化先进县成果和创建国家级文化先进县为抓手,紧紧围绕全县战略布局,坚持“文化引领发展,文化服务人民”的工作导向,深入挖掘地域特色文化内涵,扎实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文艺创作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力度,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创新文化建设体制机制,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全力促进县域文化的发展繁荣。

汉阴县逐年加大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力度,加快建成县、镇、村三级基层文化服务中心,构建了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文化惠民提供便捷高效的载体。县级层面,建成了汉阴县文化艺术广场和县级文化资源共享中心,县级“两馆”分别达到国家一级文化馆和国家三级图书馆标准。镇级层面,建成镇文化综合服务站9个,同步配齐了各镇文化站的文化活动器材等,乡镇文化站建成覆盖率达到90%。村级层面,建成55个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成覆盖率达到36.9%;建成移民安置点综合文化服务中心9个,建成覆盖率达到64.3%。

加强文学艺术发展硬件建设,以文化建设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是汉阴推动文化强县建设的重点。汉阴是我国“五四”新文化运动先驱和享誉国际的文化大师沈士远、沈尹默、沈兼士“一门三杰”出生和成长的地方,文化底蕴深厚。该县将“三沈文化产业园”列为全县重点人文园区建设工程之一,依托三沈文化,重点发展书画艺术品交易、文化研究交流、创意设计、演艺演出等文化旅游联动发展的文化产业体系,建设一个具有吸引力的汉阴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区。

汉阴县委书记周永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面对‘十三五\’发展宏伟蓝图,面对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小康目标,更需要抓好以文化事业为重点的精神文明建设,确保全面小康之路行稳致远,确保群众幸福感与获得感不断攀升。我们要进一步探索和完善镇村文化服务的体制机制,扩大公共文化工作覆盖面,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为发展壮大文化产业、为文艺事业繁荣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新闻推荐

合力铺实脱贫路

通讯员沈关志罗玲玲自“百企帮百村”***行动开展以来,汉阴县积极组织企业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实现了贫困户增收、企业增效的“双赢”目标。汉阴县盛发魔芋公司联合县内几家魔芋生产企业成立“...

汉阴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汉阴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