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无尽生中有尽身遍照人间现在人 ——汉阴县三沈文化产业园项目策划座谈会侧记

安康日报 2017-07-25 09:23 大字

[摘要]——汉阴县三沈文化产业园项目策划座谈会侧记

记者 陈曦

“无尽生中有尽身,定于何处证前因。一溪春水悠然去,遍照人间现在人。” 文化巨匠沈尹默这首诗作好似禅门偈语,恰切揭示了“三沈”文化光照后世的“硕果”,而孕育了“三沈”昆仲的汉阴山水人文可谓是这段传奇的“前因”了。

为了传承这笔珍贵的文化遗产,汉阴县将建设“三沈”文化产业园纳入全县发展战略。如何在建设中不留历史遗憾,使这一项目既利在当下又泽及子孙,7月14日,汉阴县邀请安康日报社总编辑刘云、安康学院文传学院院长戴承元、市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涛、市美协副主席章长青、市图书馆馆长李焕龙、市作协副主席蒋典军等专家学者和西安赛格集团、宝迪创意咨询等企业家代表,到汉阴进行实地考察踏勘、座谈交流,为这一意义非凡的文化项目出谋划策,贡献智慧。

在座谈会上,专家们认为,“三沈”昆仲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和享誉国际的文化大师,是一笔不可复制的文化资源,汉阴县将这笔宝贵财富和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具有独到眼光,紧紧围绕“三沈”昆仲学术成就进行创意策划的思路也得到了专家的认同。沈尹默书法艺术研究院一期工程已开始施工,优秀家训展览馆已进入布展阶段,在未来的图景中,这个园区将被建成以“三沈”文化为核心的,在全国范围内独具特色的道家养生养老体验区和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书法艺术研究、文化产品研发与交易的聚集区。

要实现这一愿景并非易事。刘云认为,文化是灵魂,产业是载体,在项目规划时,应牢牢扭住文化和产业相融相生这个核心,更多地从产业角度来考虑问题,找出自己成熟的盈利模式。从产业角度来讲,规划设计要突出运营性、联通性、融合性、资本性、闭环性,将文本规划和经营规划结合起来,让投资者和经营者看到明显的增值和回报预期,以吸引资金流量,通过联通各种业态,融合安康文化资源,让园区内每个产业链条循环起来,完成从文化生产到消费、体验的全过程,使该园区至少成为区域文化产业聚合中心。

专家们认为,作为一个文化产业园,其根基在扎实、系统、科学的文化研究。戴承元建议,成立一个专业的文化工作小组,对汉阴固有的文化样态进行梳理、考证,把基本理论问题搞清楚、做扎实,找到其与“三沈”文化进行有机融合的点,既使园区文化元素特色鲜明,也为未来发展预留空间。王涛认为,应向外借智,整合全国有关 “三沈”研究的高校资源,做好“三沈”学术和利用研究,建立研究成果评估和应用机制,使研究既高大上、又接地气。

“三沈”文化已经是一张闪亮的文化名片,但文化名片不会自动成为商业品牌。品牌应该依附于产业实体,依附于产品和服务。如何把这一张文化名片变成可运营的品牌,专家们提出了不少具体建议。刘云、章长青等专家建议,应创办全国性的沈尹默书法奖,建设书法艺术碑林,建立当代书法名家驻园制度,将三沈纪念馆建设成为书家朝圣之地。并充分挖掘“三沈”的家庭饮食文化,将其与汉阴美食街等融合起来,开发“沈氏家宴”,将其打造为新时代的汉阴美食代表。

文化产业园既是一项产业,也有公共事业的属性。蒋典军、李焕龙等专家认为,要用文化的视野去看待文化产业园区,站在代际发展的高度来建设园区,以“三沈”精神的传承为主线,把握公益和市场的平衡,将园区建设成为汉阴人、安康人的精神故乡。这个项目既是文化产业园项目,又是产城融合项目,应该站在经营城市的角度来看待它的规划和建设,既要加强对园区环境的控制,避免大拆大建,又要加强对园区周边环境的控制,使园区与城市大环境相得益彰,以便发展空中旅游等业态,也为未来发展留下足够的想象力。

新闻推荐

陕煤股份公司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走进汉阴县江河村

慰问贫困户与村干部座谈交流重温入党誓词本报讯7月13日,陕西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党支部组织11名党员,前往安康市汉阴县双乳镇江河村开展“主题党日+助力***”活动。到达江河村后,在该公司员工驻江...

汉阴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汉阴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