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为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 访白河县委书记陈晖

陕西农村报 2019-12-20 00:39 大字

脱贫路上的县委书记

本报记者 李冀安

“农民下山、产业上山,能人返乡、归雁还巢,移民搬迁工程改写了白河县城乡发展格局,外出能人返乡转变了农村发展方式,业主带头催生了新的产业模式,虽然今年整县脱贫‘摘帽’的任务还很重,但我们充满了信心。”12月5日,记者采访白河县委书记陈晖时,他满怀信心地说。

建设宜居宜业新家园

白河县是国定贫困县。“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土无三寸厚,地无百亩平”,曾经是这里的真实写照。

2010年,陈晖来到白河工作后,抓的头等大事就是保安居,将移民安置点建设成群众的幸福家园。

在该县卡子镇陈庄社区,记者走进贫困群众汪亚琴移民搬迁后的新家。80余平方米的两室一厅干净整洁,家具家电一应俱全。“过去我们住在山上,交通不便,吃水也不便,现在搬到社区,爱人常年外出打工,我在家带小孩并种了10亩茶树。闲暇之余,还到村上的茶厂摘茶打零工。”汪亚琴笑着说。

截至目前,白河县累计搬迁3万户10.4万人,基本构建起人口分布新格局。“移民安置点不仅要成为群众的幸福家园,还要成为群众就业新平台。”陈晖坚定地说。

白河的移民搬迁工作也引起了国家层面的关注,去年10月17日在全国第五个“扶贫日”里,白河县委向全国介绍了“六大融入提升行动”经验。

扶贫扶志塑造好民风

曾经,羊价暴跌,让养羊户进退维谷。“坚持下去,你脱贫了还可以带动其他贫困户致富。”直到今天,养羊户宋东洋还记着陈书记当初对他说的话。也正因为这句话,宋东洋从十几只羊发展到现在一百多只羊,并且还带动了周边几户村民发展养殖产业。

右手残疾的宋东洋是白河县麻虎镇松树村贫困户。从2016年开始养羊,陈晖就经常鼓励他发展养殖产业。今年7月的一天,陈晖又来到宋东洋的羊舍查看情况,于是宋东洋就提出想要扩大养殖规模。陈晖说:“要加大力度发展,走出贫困,但要一步一步来,慢慢发展,要根据实际情况,稳步前进。”

近年来,该县坚持“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心”,整合全县扶贫力量和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扶贫扶志行动,着力补齐贫困群众信心缺失、观念落后、动力不足、等要政策等“精神短板”,教育引导他们树起脱贫的志气、挺起脱贫的腰板,激发“我要脱贫”的内生动力。

因地制宜找准产业路

“个人富了不算富,还要带着乡亲们一起致富。”2017年,麻虎镇十里社区黄江波看到家乡的变化后,开办了江荣食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尝试着把当地种植的红薯经深加工做成粉条销往外地。

2018年,该企业免费发放优质红薯种10万公斤,与麻虎镇9个村签订红薯种植协议3000余亩,带动全镇723户群众,帮助群众增收400余万元。今年,该企业带动户数达960户。

“2017年,企业筹建时,陈书记开现场办公会,协调各种注册手续;2018年,我们资金链遇到问题,陈书记又通过县财政担保解决企业资金问题;陈书记还带着我们去外地推销产品,确实是个好领导!”黄江波说。

“我们白河县有八大产业,但在具体落实时,一定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决定哪一项才是发展重点,真正做到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必须为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陈晖说。

截至去年底,白河县贫困人口已由6.9万人减少到2.6万人。“我们必须齐心协力、上下一心、克难攻坚,将产业做大做强,争取高质量脱贫‘摘帽’,建设美丽新白河!”陈晖说。

新闻推荐

白河县“山货集”让特色农产品“俏”起来

10月29日,白河县脱贫攻坚“文旅扶贫+公益消费”暨农副产品推介活动在构朳镇东坡村成功举办。记者李孝华通讯员胡万密杨蓉...

白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白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