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苦”精神让白河“石坎坎”变成“金碗碗”
我亲爱的家乡:
早在我上小学的时候,听到大人们谈论最多的就是白河的“三苦”精神。当时我不懂,问爸爸啥叫“三苦”精神?爸爸告诉我说:“‘三苦’精神是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萌芽,经过我们白河人民四十多年历练形成的‘领导苦抓、干部苦帮、群众苦干’的精神,是我们白河人创业干事的传家宝。”
我上网一查,白河县的“三苦”精神确实始于上世纪70年代。2001年,陕西省委将白河县的艰苦奋斗精神概括为“三苦”精神,安康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全市学白河”的决定。2003年,陕西省委召开学习白河县艰苦创业精神现场会,从此,白河“三苦”精神走向全省乃至全国。
实话说,以前白河县就是一个“穷山沟”,人们对它的印象是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生存环境和地理条件太恶劣了。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白河人民坚持修田造地,改造山河,极大地改善了农业基础条件,粮食生产趋于稳定,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
近些年,白河县干部群众在实践中赋予了“三苦”精神新内涵——领导苦抓以人民幸福为乐、干部苦帮以百姓满意为乐、群众苦干以增收致富为乐。县委和政府带领全县干部群众,坚持治山创业的经验积累,在修田造地的基础上,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农业产业结构已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多种经营长足发展。以农业园区、合作组织、家庭农场为带动的现代农业体系初步建立,以汽车装配、新型材料、医药化工、木瓜制品、服饰加工为主导的新型工业逐步壮大。以县城防洪保安、316国道县城过境段改线、河街棚户区综合改造、避灾扶贫移民搬迁、白河高中新校园、汉江白河电站、地方道路升级改造、重点旅游景区开发、汽车装配产业、县城文化体育中心建设等“十大工程”为代表的一批重大项目相继建成,让白河大山深处的“石坎坎”,变成了“金碗碗”,让老百姓的“钱袋子”也慢慢鼓了起来。
“北学旬邑,南学白河”,在“三苦”精神的引领下,白河县坚持把最好的房子给学校,最好的环境给学生,通过“领导苦抓、教师苦教、学生苦学”,连续17年,白河高考二本及以上上线人数保持全市领先;连续15年,高考直升率和万人比位居全市第一。许多身居大山的群众,通过移民安置的好政策,搬到了社区,住进了新房,实现“楼上居住,楼下上班”,衣食无忧,生活过得美滋滋的。
如今的白河高速通了,铁路穿境而过。“三苦”精神已成其最亮丽的一张名片。“白河经验”“三苦”精神浸润下的这1453平方公里土地,正在不断壮大自己的影响力,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位于汉水南岸的白河县城依山傍水,秀丽多姿。21万白河人共享发展成果,生活得平安、快乐、幸福。
“三苦”精神是白河人民所创造出的宝贵精神财富,一定会一代代传下去。我作为一名初中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将发扬“三苦”精神,努力学习,用所学的知识为白河的美好明天贡献出一份力量。
阮君卓
2019年9月16日
(作者系安康市白河县城关中学七年级一班学生
指导老师:徐荩)
新闻推荐
本报讯(何其霁)近日,白河县政协联合陕西奥翔天越实业有限公司、县慈善协会举办2019年贫困大学生助学金发放仪式。县政协主席...
白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白河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