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出新天地 融入新时代 白河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纪实

三秦都市报 2018-12-17 02:48 大字

11月27日,全省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现场会与会代表在白河县进行现场观摩,省上领导在会上点名表扬了白河的经验做法。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十三五”新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政策指引》(第35期)印发专刊向全国推广白河易地扶贫搬迁六大提升行动。

“十三五”时期,白河在陕南避灾移民搬迁7万余人的基础上,纵深推进10726户33293人易地扶贫搬迁,最终把生存环境恶劣的10.4万人转移到安全、宜居、宜业的浅丘川道上,目前已全面完成“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任务。

家园变迁不是简单的位移,而是一项系统而深刻的革新。白河县始终把破解实际入住难、稳定脱贫难、旧宅腾退难、融入城镇难作为重中之重,在全县开展“三问三解三精准”活动及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产业发展、搬新拆旧、新民风建设、社区管理服务、党建引领六大提升行动和8项配套措施,全面提高“实际入住率、稳定脱贫率、旧宅腾退率和搬迁融入度”,真正让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快融入、可致富”。

城乡巨变满目新

易地扶贫搬迁和城乡融合发展,恰如一枚金币不可分割的两面。白河县以《全县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为蓝本,制定落实“11135”专项规划,建1个宜居县城、11个重点集镇、35个新型农村社区,构建起符合山区实际的搬迁安置体系,城镇化率从30.4%提升到45%。

在立地条件很差的白河县,唯有集中安置才能最大限度释放搬迁效应。该县试点先行,全力推进整村搬迁、整组搬迁,坚持因人定建、照单搬迁,集中安置率达到95.5%,楼房化安置率88%,两项指标均排在陕西省前列。

“人挪活,树挪死,搬出深山条件就是好,过去愁人的水电路难题现如今都解决了。”该县已经73岁的夏万芳做梦也没想到,有生之年还能住上宽敞明亮的楼房。“以前住在山里,吃水难、走路难、看病难。多亏了党的好政策,让我们山里人过上了好日子。”她一边洗菜一边感慨。

为了确保搬迁群众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均等的待遇,白河坚持基础设施向集中安置区配套,公共资源向集中安置区配置,产业建设向安置区聚集。道路硬化,庭院净化、环境美化,每个大型社区配建一个服务中心、一个文化活动广场、一所小学、一个幼儿园、一个卫生室、一个新社区工厂、一个大型超市、一条公交线路,密切呼应了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目前,搬迁人口占全县农业人口的66.2%,贫困群众实现了户户有安全住房的目标。

昔日乡土白河,今日城镇白河。一座座簇新靓丽的城镇新村崛地而起,正在构建起白河人民迎战深度贫困的堡垒。

产业增收笑开颜

搬迁不仅要改善人居条件,更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白河县以建设一个搬迁安置社区、配套一个农业园区、兴办一个社区工厂、组织一批劳务输出、培育一批职业农民的“五个一”为载体,建设充分就业社区,让搬迁农民自觉镶嵌到新兴产业链条中,实现安居乐业。

该县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稳定增收的根本支撑,重点培育木瓜、茶叶、油用牡丹、畜牧、核桃、魔芋等特色产业,引导工商企业、村组干部、返乡能人带头兴业创业,高效利用搬迁腾出的5万多亩土地、山林,兴办96个县级以上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培育农民合作社、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各类市场经营主体500多个,探索出“山上建园区、山下建社区、农民就地变工人”的天宝模式。目前,全县2500余名农民工“归巢”创业,在县内创办新型市场经营主体总数达到500多家,注册资金20.2亿元,每年能带动6000人脱贫,在当地就业的群众每人每年平均增收3万元。

“国家政策好,在山下给我们盖了房子,搬下来住比在山上住要舒服,啥都方便,我媳妇在社区工厂上班,我在茶厂上班,一年挣的钱比以前打工要高多了。”说起搬迁带来的变化,白河县药树村群众柯玉兴一脸的幸福。

白河县把创办新社区工厂作为就业增收的现实途径,积极引进新社区工厂,推动劳务经济转型升级。目前已发展毛绒玩具、服装服饰、电子配件、农副产品加工等新社区工厂57家,实现了100户以上安置点均有1~2家新社区工厂的目标。按照全市打造毛绒玩具新都的部署,把毛绒玩具产业作为主攻方向,规划建设12条毛绒玩具生产线的广州汇美思工艺品有限公司毛绒玩具产业发展总部,已全面开工建设。为解决上班群众分心顾家的问题,在新社区工厂周边配套建设老人日间照料中心和儿童托管中心,使工人安心上班。

目前,新社区工厂新增就业岗位近5000个,带动3700户贫困户就业脱贫,实现了搬迁群众“楼上居住、楼下上班,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

融入提升促转型

搬迁只是序幕,正戏还在后头。为了让农民放心离开土地,快速融入城镇,白河县创新推行“社区服务房和人,原籍管理地和林”的工作方法,对搬迁群众核心依附的土地进行精细确权办证,做到易地搬迁定根,确认三证定权,规范管理定心。鼓励并创造条件,让搬迁群众将耕地、林地流转,从而彻底挣脱小农经济束缚;严格执行旧宅基地腾退复垦增减挂钩,精准做到搬新拆旧;依托安置社区建立房屋产权登记办证快捷通道,在安置房所有权上给农民吃定心丸;推行居住证制度全覆盖,吸引农民转变身份为城镇居民,享受到城镇居民医疗、养老等新型权益。

“我老家在宋家镇,现在搬到茅坪镇,老家的土地该流转的流转了,该退耕的退耕了,合疗、保险在茅坪都能享受,现在在厂里每月工资有两三千块钱,生活水平越来越好了。”白河县永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员工张隆琴跨镇搬迁,并实现就地就业,算是过上了安居乐业的好日子。

白河县在搬迁社区构建“以党支部为核心、居委会为主体、物业服务为依托”的服务管理体系,深入实施“支部+X+贫困户”党建提升行动,把“支部建在产业链、能人聚在产业链、党员示范在产业链、贫困户增收在产业链”,深入开展“三问、三解、三精准”活动,问需求,解难题,办实事,持续推进“新社区·新农民·新技能·新风尚”主题培训,全面改造群众生活方式,加速由农民向市民转变。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多年保持9%左右的增长速度,2017年达到9154元,搬迁带动了7291户26572人脱贫,奠定了美好生活的新起点。

图强求变的白河儿女苦抓、苦帮、苦干,在这片曾被专家断言为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土地上,重新组合提升了生存发展的区位,过上了与时代同步的现代城镇生活,绘就了“生态美、城乡美、产业强、百姓富、保障好”的壮美画卷。阮郁阮芮吴琛

新闻推荐

白河,黄姜变“黄金”

本报讯(通讯员汪银春)素有“中国黄姜之乡”的白河县,近年来依托黄姜产业优势,将黄姜加工所产生的废水废渣变成生产杏鲍菇、...

白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白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