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评说 为拒绝“升学宴”叫好

陕西日报 2018-08-09 06:17 大字

马黎

6月28日,白河县文明办和新民风办向全县居民发出《弘扬新民风 拒绝“升学宴”“谢师宴”倡议书》,倡议广大教师拒绝任何形式的“升学宴”“谢师宴”,广大学子不向亲朋好友打招呼、发请柬,向“升学宴”“谢师宴”说“不”。

每年的中、高考过后,“升学宴”“谢师宴”也会跟着“热”起来,一些学生家长以“升学宴”“谢师宴”为名,大操大办、相互攀比,一些教师碍于情面,疲于出席各种宴请,一些商家推出名目繁多的“升学宴”“谢师宴”菜单招揽生意,借着这一名目大赚特赚。

寒窗苦读十余载,高考角逐踏征程。在这个收获的季节,莘莘学子金榜题名顺利升入中学、考入大学,是人生一大喜事,值得祝贺。但是,“升学宴”“谢师宴”的盛行,却让这一喜事在讲排场、比阔气中形式化、过程化、庸俗化。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任何时候,都应谨记。高考顺利,对于考生和家长来说,是大事、喜事,可以通过适当的、有意义的方式予以祝贺。“升学宴”“谢师宴”上的热闹喧嚣、推杯换盏,形式大于内容,既不能真正表达对老师的尊重与感激,也无益于学生今后的成长成才。比知识更重要的是品德修养,学生进入中学、大学,学习知识重要,修身养德更重要,要通过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促进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尊师重教,理所当然。然而,谢师何必非要“宴”,师生之间的深情厚谊,是能够延续一生的美好情感,不能把对老师的尊重,用一餐丰盛的宴席来表现。广大学生、家长、教师应当摈弃这种不良的社会风气,用更加简单、淳朴的方式来表达师生情感。一束鲜花、一条短信、一个电话、一张贺卡、一句问候,或者根据自己的特长,给老师写一封信、唱一首歌、画一幅画,这些节俭环保、文明理性的方式或许更能表达谢意、增进情谊。学校也可以组织一些文明简朴的文艺演出、报告交流活动,为学生搭建一个向老师表达谢意的平台。

其实,对师恩最好的报答方式,莫过于学生成长为社会的有用之才。最好的谢师方式是把师恩牢记在心里,奋发学习,修身养德,以自己对社会的贡献,回报老师对自己的辛勤培养。

况且,在很多情况下,老师参加“升学宴”“谢师宴”,是碍于情面,是迫不得已而为之。拒绝“升学宴”“谢师宴”,改用文明简朴的方式,能把老师从不胜其烦的繁文缛节中解脱出来,有利于学生和老师之间更为深入、更为真心的交流与沟通。

在升学季、毕业季,在考生的澎湃激情中,应该为拒绝“升学宴”“谢师宴”的倡议叫好。

新闻推荐

田湾村“三变”入股有分红

本报讯(通讯员凌召兵侯德胜彭满)近日,白河县田湾生态茶园专业合作社,为茅坪镇田湾村30户贫困户发放“三变”改革产业扶贫试点...

白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白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