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为改善水源地生态环境,确保一江清水供京津,地处秦巴山区的汉中和安康始终坚持“循环发展、生态立市”的战略不动摇,大力实施生态环境工程,各区县扎实开展汉江流
汉中市环保局工作人员正在检测汉江水质。本版图片均为本报通讯员 王奔摄
良好的自然环境让朱鹮多了起来。
安康市环保局南水北调环境应急指挥处置中心。
本报记者 张权伟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
近日,陕西省环保厅等单位组织的“行走三江三河绿染三秦大地——行走汉江”活动正式启动,由文化名人、媒体记者和环保志愿者组成的采访团走进汉中和安康,用一场全民参与的行动,关注汉江的今昔变化,立体展示和探究汉江沿线生态治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成效、新途径。
因地制宜解决突出环境问题
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
——党的十九大报告
10月下旬,采访团一行来到素有“三千里汉江第一城”美誉的宁强县,这里位于陕西省西南隅,生态环境优美。“我们宁强是陕西境内少有的两江(嘉陵江和汉江)过境县域,所以在水源保护与生态建设上,从不敢有松懈。水源要是出了问题谁都担不起这个责任!”宁强县环保局局长郑永军向大家这样介绍说。这些年,宁强县深入实施汉江流域污染防治三年行动,稳步推进“绿水、蓝天、青山、宁静”四大工程,全面推行河长制,汉江源头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过去,由于沿岸一家造纸企业排污量大,汉江源流玉带河的水几乎是黑的,后来将该企业关闭后,玉带河生态环境逐步修复,现在水质已经达标。”郑永军说。
宁强县2013年开始实施汉江综合整治,投资1.26亿元,新建堤防21.41千米,累计投资4402万元,修建排污渠7445米,形成人工湖面33.25万平方米,汉江源头水质环境明显好转。
源头治理好了,清澈的汉江一路向东,一直流到素有“秦头楚尾”之称的白河县,南下进入湖北省。“上游保护再好,在白河出了问题,所有努力就是徒劳,我们压力很大啊!”白河县环保局局长王永贵感慨地说,“黄姜皂素厂的污染,曾经长期困扰着白河县。”
黄姜皂素厂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众所周知,但是现如今,在地处秦巴山区的白河县,黄姜皂素厂所产生的废渣废水却变成了对土壤有利的肥料。
去年,白河县委、县政府经招商引资,引进陕西永春生态科技有限公司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签约的校地合作项目。该项目以黄姜初加工产生的有机废弃物和杏鲍菇菌渣为原料生产碳基营养肥,实现变废为宝,延伸了产业链条,降低了生产成本,做到了废料零排放、环境零污染,不仅推进了县域经济增长、带动了群众脱贫致富,还打造了白河工业经济新品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绿色循环经济产业链。
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廖宗文对此赞叹道:“偏居陕南一隅的小县白河,能打造出这种生态循环产业链,着实让人感到‘惊艳\’。这种生态循环产业是一项具有重大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科技创新成果,极具发展前景。”
“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下一步,我们将探索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新路径,把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改善、水生态修复等工作紧紧抓在手上,着力破解难题,健全长效机制,确保汉江水质持续稳定在国家地表水Ⅱ类标准以上,切实履行好‘一江清水永续北上\’的神圣职责。”白河县县长李全成说。
新技术强化生态系统保护力度
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党的十九大报告
走进位于安康国家级高新区创业中心23层的安康市南水北调环境应急处置中心,一张电子大屏幕管理平台映入眼帘,在管理平台的首页,视频监控、环境质量公报、通知公告、平台导航等快捷功能,一目了然。
“这套系统可以实现对重点企业污染物排放情况24小时实时在线监测和视频监控的管理。”工作人员介绍说。通过视频监控,工作人员可以了解企业排污实时信息,如要看水质的具体情况,只需要调取在线监测实时数据、历史数据,然后进行统计和分析。
目前,该管理系统还在深度开发建设中。安康市环保局副局长阮英斗说:“将来我们还要构建境内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的环境监管网络体系,把环保大数据用活,将环境风险源盯死,确保‘一泓清水入库、一江清水永续北上\’。”
10月25日,汉中天气阴冷,空气略带潮湿。尽管不是周末,汉江湿地公园里,还是有不少游客在此散步,驻足拍照。
据了解,该湿地公园属于汉中市“一江两岸”工程项目。工程以汉江为轴心辖汉台区、南郑区两岸堤防,长度达24千米,旨在将汉江沿岸打造成5A级景区。
工程通过大量种植银穗芒、蒲苇、千屈菜、狼尾草、再力花、香蒲等湿地植物,建立了良好的生态系统。公园建成之后,海绵城市和生态建设理念在湿地修复建设中得到践行,成为城市建设发展和生态保护的缓冲区。来自周遭的地表径流经过湿地植物群落层层截留、过滤净化,涵养了水源,清洁了水质,保证了清水流入汉江。自实施生态修复以来,鸟类栖息地环境稳定,鸬鹚、红嘴鸥、斑头雁等候鸟数量增加,林禽、涉禽和游禽类留鸟数量种类有所增加,生态环境逐步改善。
“我们以前筑堤坝主要是为了防洪,现在加入了生态建设的理念之后,我们不再沿用全部硬化的老方法,而是在堤坝上栽种绿植,这样不仅美观漂亮,也有助于提升汉江沿岸生态环境质量。”汉中市环保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说。汉中市自2012年开展汉江综合整治工程以来,通过加宽堤防、疏浚河道、整治河滩、绿化治污、开发利用等综合措施,着力构建汉江综合防洪体系、水资源保护与河流健康保障体系。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完成堤防主体治理171.56千米。
循环产业推进绿色发展
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绿色金融,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
——党的十九大报告 位于汉中盆地的洋县,古为“洋州”,今称“朱鹮之乡”,被誉为地球上同纬度生态最好的地区之一。
“朱鹮对生存环境挑剔,所以我们这边的农民种植庄稼只能使用有机肥。”洋县朱鹮生态保护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洋县自从1981年首次发现7只朱鹮以来,现在朱鹮已经繁殖到2000只左右。
这一喜人成果除了依靠繁殖手段的进步,主要得益于地方政府在环境保护上的投入与当地百姓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配合。“刚开始的时候老百姓也不愿意啊,不使用化肥农药,庄稼收成没有保障,但是后来通过不断做工作,加上看到朱鹮的样子十分可爱,大家也就有了亲切感,慢慢接受了。”洋县环保局一位工作人员说,“我们地方政府也是花了好多年时间,才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理顺了。”
保护生态环境并不意味着一定要牺牲农民利益。为了提高农民收入,近年来洋县大力发展有机产品,成为全国首批9个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县之一,洋县黑米和红米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除了农业产业,洋县还围绕建设陕南循环发展、生态宜居示范县目标,坚定实施“生态立县、工业强县、农业稳县、旅游兴县、循环发展”战略,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
洋县的做法只是陕南大力践行绿色循环发展战略的一个缩影。在汉江陕西段流域,还有许许多多这样的例子。
安康阳晨现代农业集团有限公司所建立的绿色循环农业体系近年来引起无数人的关注。这是一家国家级的扶贫龙头企业,拥有年出栏规模达48万头的生猪扩繁体系。按照很多人的固有印象,生猪养殖基地应该粪便堆积、臭气熏天,但走进阳晨集团,却闻不到任何异味,整个养殖基地干净整洁。一条条运输沼液的管道将养殖基地、沼气池、蔬菜基地紧密地联系起来,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一方面,我们采用固液分离技术、雨污分离设计、干清粪技术、节水用具等科学方法,实现了资源消耗减量化、环境污染最小化;另一方面,我们采取了‘猪-沼-园’低碳循环经济模式,建成废弃物综合利用沼气发电项目,实现了\‘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生态化’的循环农业。”阳晨集团研究院院长权群学说。
2016年,阳晨集团被农业部评为三产融合发展试点企业,他们建立的“阳晨模式”被确定为陕西省畜牧业发展模式在全省推广。
河长制引领生态环境监管体制改革
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
——党的十九大报告
今年8月初,紫阳县纪委、紫阳县监察局发出通报,紫阳县双桥镇苗河村党支部书记、村级河长饶荐全在工作中没有履行好河长工作职责,导致其负责的河段区域内有滥采砂的环境违法问题发生。饶荐全负有直接责任,被给予党内警告处分。
据了解,这是陕南地区全面深化河长制工作以来,首位因没有履行好河长职责而被问责的河长。事实上,紫阳县所属的安康市早在2013年便在全省率先探索推行河长制,确保了汉江水质长期安全达标,出陕断面一直保持在国家Ⅱ类标准以上。
尽管起步较早,有了一定的基础和成功经验,但陕南的河长制与中央和省上的新要求相比,还有差距。为了弥补差距,安康在以往实施河长制的基础上,进行了多层次细化,其中健全责任体系便是重要一环。安康下辖的岚皋、旬阳、紫阳等县相继出台了相关责任追究制度,对不履行或不认真履行职责,治理和管护不力的河长,进行通报批评;对因失职、渎职导致河流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功能衰减、水质恶化的,将依法追究责任。此次紫阳县纪委执纪问责,对各级河长认真履好职、尽好责、护好河,是很好的警示。
同样严厉的举措也在汉江上游被执行。近年来,汉中勉县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不被破坏,开始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围绕三国古镇、武侯祠等重要景点,着力改善城乡环境。在全县范围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对5大类、3个重点区域、16家重点企业存在的环境突出问题进行综合整治。
据勉县环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勉县先后投入环保治理资金1.49亿元,建成污染防治设施37台(套);申报各级污染治理项目19个,落实资金6180万元,为区域环境整治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结合汉江流域污染防治三年行动,勉县先后开展了沿江沿河排污企业检查、小水电开发项目检查、汛期环境安全检查、建设项目环境专项整治、村镇工业园区和畜禽养殖等一系列专项检查和整治活动,严肃查处一批超标排污、偷排漏排等环境违法企业。
去年以来,勉县共出动执法人员1056人(次),检查企业503家(次),下达限期整改25起,查处环境违法行为12起,督促14家畜禽养殖企业办理环境影响评价手续,督促30家重点企业进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修订与评估备案工作,积极促进区域水质提升,确保一江清水供京津、送西安。
新闻推荐
通讯员王琛田光荣家住白河县麻虎镇兴坪村的返乡创业大学生衷显艳,年纪轻轻的她大学毕业后毅然决然回到山大沟深、土地瘠薄、信息闭塞的家乡,开始了艰辛的创业旅程。2011年,25岁的衷显艳响应全民创业...
白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白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