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双培双建”让“爬坡县”走上脱贫坦途

攀枝花日报 2017-09-26 08:04 大字

新华社西安9月25日电(记者 张斌)陕西白河县因特殊的地理条件,在镇村里,很难看见一块平坦的耕地,被外界称为“爬坡县”。“土无三寸厚,地无百亩平”,贫瘠土地无力养活一方百姓,白河县外出务工者逐渐增多,占比一度超过全县人口的60%。

卡子镇仓房村的黄治贵就曾是其中之一。今年49岁的他,上世纪90年代就先后在陕西、河南等地挖煤矿,一路从“小工”做到“包工头”。2012年,他响应县里的创业号召,回乡种茶建厂,成为当地的茶叶老板。

“村民采好鲜叶后交到厂里,一斤一百元,然后厂里统一加工出售。”黄治贵说,“仅靠种茶叶,村民人均增收就达到1700元,目前我们已经整村脱贫。”

相比于茶厂老板这一身份,黄治贵更看重自己的另一个职务——村党支部书记。“当老板只要把自己管好就行,当支书得想着整村的人哩,现在担子更重、压力倍增!”

近年来,白河不断探索将黄治贵这样的市场主体带头人培养成党员和村干部,又将党员和村干部培养成市场主体带头人,通过两者间的互相流动,一方面建强了基层党组织,另一方面也建强了当地的企业规模,形成了脱贫攻坚的“双培双建”模式。

在中厂镇,党员陈新士正在养鸡场里拾捡鸡蛋。他是中厂镇培养的具有党员身份的市场主体带头人:“在政府的帮助下,我这个养鸡场现在每天可以供应8000枚鸡蛋,贫困户也能在场里干活,下一步我准备再投放鸡苗到农户家里,带动创业脱贫。”

中厂镇党委书记张林冲说:“党员和村干部本身思想觉悟高、号召力强,能及时把握市场信息,把他们培养成产业带头人有助于加快当地产业发展,同时也能带动更多贫困户脱贫。”

白河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张吉彩说,随着脱贫攻坚不断深入,“双建双培”不但有利于“基层支部、龙头企业”这两股主要力量得以发挥最大效力,而且打造了一支不走的脱贫队伍。

目前,白河县已经从优秀的市场主体中选拔了24名村干部,纳入村级后备人才管理库232名,鼓励支持130余名有致富带头能力的党员和村干部创办了208家市场经营主体,“爬坡县”白河正带领当地群众走上脱贫坦途。

新闻推荐

白河县裴家村 柯昌楚,一把手艺闯富路

本报记者邵林喜通讯员朱明富刘诗英时间如白驹过隙,对家住白河县仓上镇裴家村的柯昌楚来说,一点都不夸张,他的时间全在充实忙碌中悄然走过。一双长满茧子的手和一把磨得锋利的斧头,陪他走过春夏秋冬。...

白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白河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