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双手“劈”开脱贫路 ——记白河县茅坪镇义和村贫困户陈绪防

陕西农村报 2017-09-01 09:41 大字

陈绪防的猪圈。

通讯员 黄道琨 王琛 本报记者 李冀安 文/图

陈绪防,今年刚满50岁,白河县茅坪镇义和村八组的贫困户,在他刚满6岁的那年,母亲因一场大病不治撒手人寰。后来,父亲陈正国因积劳成疾去世,从此便留下孤苦伶仃的陈绪防一人。

前几年,陈绪防走南闯北打工,可是因为小学未毕业,文化基础薄弱,只能干些重活脏活,收入很少,勉强维持生活,家中依然一贫如洗。他居住高山,信息闭塞,交通不便,因此也错过了娶妻生子的黄金年华,仍就过着“苦行僧”的日子。

村上看到陈绪防至今仍居住在两间破旧的土坯房里,况且距离公路还有近4公里的泥土路,交通极其不便。于是,按照相关程序把他列为在册贫困户。陈绪防希望政府帮他一把,再通过自己的努力,将来也能搬下高山进入社区安享晚年。党的扶贫政策激起了陈绪防的动力,也点燃了他早日挣脱贫困的希望。从2014年开始,他就规划着如何利用现有资源优势,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地做好承包土地荒山这篇大文章。

他暗自下定决心,不做游手好闲、坐吃山空的伸手看客,要利用双手改变家庭面貌,做一个自食其力的光荣脱贫户。说干就干,陈绪防先是把平时给别人打零工挣来的钱一分一元地积攒起来,从最初买回小牛犊、小仔猪、小母鸡开始,精心饲养、细心呵护。清晨,在别人还沉浸在睡梦中,他已赶着牛羊行走在山间的羊肠小道上;当别人正在享受着酣甜的午睡之时,他头顶风雨劳作在田间地头。

就这样,几年的困苦坚守终于换来了丰收的成果,经他精心饲养的7头黄牛个个膘肥体壮,今年上半年就已出售了3头,赚得9000余元。养羊22只,每年都出售在5只左右。单靠养羊和养牛,两项合计收入近2万元。他又把换来的大部分收入用作购买籽种肥料和雇请劳力,以便扩大再生产,走种养循环发展之路。今年耕种的几亩土地中,其中玉米有4亩,秋后可收玉米1600余公斤;栽植红苕1亩、亩产2000余公斤;种植芝麻1.2亩、亩产100多公斤、可压榨芝麻油45余公斤;种植油葵1亩、可产葵花油30余公斤。另外,还套种各种豆类1.3亩。与此同时,他今年还养猪2头,养鸡21只。下半年,他打算再出售黄牛2头、肥猪1头、山羊6只、土鸡10只。

陈绪防不等不靠,凭借自己勤劳的双手“劈”开脱贫路,以高山为邻,与牛羊做伴,知难而进、发愤图强,用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战胜重重困难,彻底改变了家庭的面貌。他更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人生赞歌。

新闻推荐

白河农商行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助推脱贫攻坚

阳光讯(王琛丁帆记者李孝华实习记者胡代刚)“再也不用为领取低保款走几十里的山路了,县农商行设立的农村金融服务站就可以办理领取惠农补贴业务,真的是太方便了!”白河县中厂镇新厂村的贫困户王绪全在...

白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白河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