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尹清辽赴汉滨检查电商扶贫工作

安康日报 2017-07-20 09:23 大字

本报讯(记者 良军 通讯员 文康)市委常委、副市长尹清辽日前来到汉滨区塞为斯新城办电商体验中心、好又多张滩镇电商运营中心、悠源食品等地,督促检查电商扶贫和电子商务发展工作。

每到一处,尹清辽详细了解镇村(社区)电商站点建设、运营模式、物流发展等情况, 研究企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难题。在听取了市商务局、汉滨区政府的相关工作汇报后,他希望汉滨区政府要从民生保障和脱贫攻坚大局出发,引进优质企业进驻,重视本地电商企业培育,着力打造安康品牌。要成立相应机构,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加大投入,推进电商“***”,尽快启动全国电子商务示范县创建工作。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研究,从产业发展、追赶超越、智慧农业等实际出发,研究热点经济、共享经济,融合新商业,打造全产业链条,为安康市实施追赶超越、加快西北生态经济强市建设、电商助力脱贫攻坚工作贡献力量。

(上接一版)发展模式,带动贫困户增收。

“双培”是把企业主、合作社负责人、致富能人等市场主体带头人培养成党员和村干部,并鼓励优秀民营企业家、务工能人、复员军人等回到扶贫村、基础薄弱的后进村任职。同时,把党员和村干部培养成市场主体的带头人,鼓励有能力的党员和村干部带头发展致富,并在资金、技术、信息和人才等方面提供支持。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党的扶贫政策,要靠基层党组织落实到田间地头;***任务,要靠基层党组织带领党员干部和群众一起干。“双建双培”的资源优势很大,白河曾有6.8万人选择异乡寻梦,劳务收入长期占据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半壁江山”。如果将这支队伍“引”回来、培养锻造出来,不仅可以解决4万多群众致富靠“谁来带怎么带”的问题,共同攻下脱贫攻坚这场战役,还完全可以为壮大白河经济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形成一系列新的增长点。

白河县委书记陈晖认为,要在脱贫攻坚伟大实践中锻造堡垒,检验党建工作,一个能够不断吸纳新鲜血液的党支部,才是有活力的党支部;一个能够引导在外务工能人、致富带头人回乡带领乡亲致富的党支部,才是一个有足够凝聚力的党支部;一个能够通过市场主体与市场对接善于运用市场规律的党支部,才是一个有战斗力和说服力的党支部;一个把群众共同富裕落实在行动中体现在现实中的党支部,才能够成为有巨大向心力的党支部,才会是群众放心、群众拥护的党支部。

组织领富,燃起贫困户创业激情

麻虎镇十里村山大人稀,土地贫瘠,180多户贫困户急切想“摘帽”。外出务工?一些贫困户缺乏技术出不去,还有一些贫困户本身劳力弱,想出出不去。在家搞种养殖?自种自吃保个肚儿圆可以,脱贫就难了。不说别的,各家各户小打小闹种一点农副产品,咋往出卖?

“过去想的仅仅是自己怎么把日子过好”,麻虎镇十里村党支部委员、村主任黄江波最早在安运司工作,后来自己跑运输、做工程、开公司,积累下一笔资产。虽然也带动了一些群众就业,但是在整个村发挥作用还有限,群众有意见。“从严治党开始,我们就觉得再这样只顾着自己发展不对了,那群众要你这个干部干啥?你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又在哪里?”

长期在外跑,交的朋友多,见的世面多。真要有了这个心思,要找一条致富门路,真是简单事情。朋友帮他化验土壤成分,又带他考察市场,最后科学决策,选择一个好办法——山上种红薯,山下建工厂。看似老路子,其实彻头彻尾变了。新品种新种植方法,新产品新出路。原来种红薯每亩只能产1200多公斤,引进新品种,现在每亩产量能达到2000公斤;原来产出的红薯没有途径“变现”,种多了烂地里,挂点粉条卖不了,现在建工厂解决了产品销量,一天加工200吨红薯,村民可以放手种植。他们算账,仅种植一项,贫困户每亩地就能增收1500元。

心思是让大家共同富裕,路子也变了。虽然流转了1100亩土地,黄江波却是让村民来当股东。退伍军人谢浩、贫困户胡世林、刘伟,3人在黄江波支持下成立红薯种植合作社,鼓励带领贫困户自主经营种植红薯。目前,红薯长势喜人,粉条加工厂建设如火如荼。黄江波说:“一旦产品上市,今后红薯种植至少是覆盖一个镇的致富产业。”

白河县构朳镇东坡村,总投资1000余万元的酒厂正在加紧兴建。该村党支部把发展甘蔗酒酿制作为主打产业,引导创业能人成立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去年带动75户贫困户年增收1000至6000元不等。在茅坪镇彭家村,党支部书记李永华带领贫困户种植标准化茶园3000余亩,其中127户贫困户种植茶叶632亩,2016年仅卖鲜叶一项户均增收2300余元。

支部承诺助推企业和合作社发展壮大,企业和合作社承诺带动贫困户脱贫,实现村党支部、经济实体与贫困户捆绑式发展。近年来,白河推动121个村和社区建立致富能力强的经济实体400余家。

党员带富,激活贫困户创业劲头

为了提升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深入实施“强基固本”工程,整合各类资金2000余万元,建设标准化村级组织活动场所110个;立足打造高素质干部队伍,深入实施“能力提升”工程,先后举办基层党组织书记培训班5期,培训党组织书记、大学生村官和选派到村任职干部2300余人次。该县还坚持村干部报酬正常增长机制等多项务实管用的制度,不断激发村干部干事创业的动力,提高其履职尽责能力。

农村党员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也应该是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骨干力量。白河560余贫困党员,是白河党员队伍中的“特殊群体”。贫困不是先进性!如何引导贫困党员率先脱贫,从而带动群众脱贫?白河县以“贫困党员带头脱贫、带领贫困群众脱贫”为目标,专门制定了《党员贫困户率先脱贫集中帮助行动的实施意见》,通过强化党性锻炼、加强教育培训、健康救助、产业帮扶、教育帮扶、结对帮扶等措施,支持帮助贫困党员率先脱贫,示范带动贫困群众共同脱贫致富。

中厂镇顺利村的贫困党员陈德贵,凭着自己的努力,探索出土法酿酒工艺,酿出的木瓜酒备受人们青睐,2015年仅木瓜酒一项就增收近1万元,彻底摘除了“穷帽”。“一人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富。”“贫困帽”摘了、日子好过了、人也自信了,身为老党员,他积极带领村民和贫困户成立木瓜专业合作社,流转200亩木瓜园,并将土法烤酒技术传授给邻里,带动群众一起致富。”

仓上镇槐坪村贫困党员王重珍,两个儿子同时考取了大学,再加上丈夫长年身体不好,治病还需要花钱,这让本来穷困的生活更加拮据。面对困难,她没有退缩,而是用瘦弱的肩膀撑起一片天,把日子过得有了希望。2016年,一个人种20亩地甘蔗,仅甘蔗酒一项就收入1.5万余元,还养了3头牛,两头猪、100余只鸡。今年,王重珍又养了6头猪和3头牛,现已膘肥肉满;近百亩林地里,散养了200只鸡;门前的20多亩地里,种上了甘蔗、花生、油葵等经济效益好的作物;在老屋墙上,一块刻着“珍有味农家乐”的石制牌子格外显眼。

为确保党员在精准脱贫工作中真正起到引领作用,白河县还发动致富能力强的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中的致富带头人、产业大户,与贫困党员群众结成帮扶对子,帮助他们掌握实用技术、培育特色产业、拓宽致富路子,带动他们搞好生产经营,提升致富能力。

回流人才助富,

壮大脱贫攻坚“生力军”

“组织贫困户在茶园务工,或是通过签订订单协议,让贫困户在家门口就有稳定的收入。”在外打拼多年的黄治贵,回乡后成立了富秦绿茶农民专业合作社,全村200余户群众中153户加入了合作社,其中59户贫困户全部加入。目前,已发展高效密植茶园3280亩,实现人均3亩茶,户均10亩茶和“一村一品”的目标。

“卡子的水土养育了我,我有义务用自己勤劳的双手为卡子经济腾飞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为了带动邻里致富,我准备将茶庄打造成集产茶、制茶、品茶与休闲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化农庄。”黄治贵如是说。

仓上镇天宝村的刘和兴,在商场摸爬滚打多年,2011年,他与在外创业成功人士李自有、李自言等人筹资1.5亿元兴建了兴达集团,将山上的群众都搬进裴家社区,先后新修石坎梯地2000亩,建成养殖场20000平方米,年出栏生猪5000头、鸡10000羽;设施大棚100个、培育园林苗木200万株、建茶园200亩、栽植果树50万株、用材林1000万株;培育农家乐9家。

裴家社区主任、天宝龙业园区负责人郭俊红说:“我们社区居民每天都有七八十人在园区务工,最低工资都是1800元,使群众在家门口就业致富,也真正让农民变成了工人。”

“金花葵具食用、药用、保健功能,花、叶、茎都有较高的利用价值,我已与北京、安徽等地签订400余万的销售合同。”据构朳镇钧豪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牛全军介绍,公司免费为贫困户提供金花葵籽种和肥料,并按每公斤高于普通户1元的价格进行收购,贫困户实现“零风险”。目前公司已种植金花葵350余亩,其中引导贫困户种植103亩,预计今年7月份就可见效,可带动52户贫困户136人脱贫。

回乡反哺乡邻,带领困难群众脱贫致富,越来越多像黄治贵、刘和兴、牛全军这样的本土能人纷纷回流扎根故土。为建好这支脱贫攻坚战的重要生力军,白河县实施创业人才工程,出台创业扶持办法和奖补政策,构建县镇村三级创业服务网络,提供“保姆式”、“一站式”服务,增强了创业人才回乡后的归属感,激发了创业热情。

据统计,目前,该县已从政治合格、作风优良的优秀致富带头人选拔村干部 24名,发展党员25名,将 140名经济能人吸收为入党积极分子, 90名致富能人纳入村级后备干部管理,为加强基层组织、巩固脱贫成果蓄好源头活水。同时,鼓励130余名有带富能力的党员和村干部创办领办新型市场经营主体208家,先后吸引2000余名外出能人返乡创业,创办企业96家,新建经济合作组织108家,发展现代农业园区56个,家庭农场37个,带动8100余户贫困户增收致富。

“‘不走的扶贫工作队\’,不仅是***、精准脱贫的生力军,更是肩负农村发展重担的主心骨。在工作中,将进一步完善思路,注重在塑造好的创业环境上下功夫,着力锻造坚强的两委班子,积极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促进乡村本土人才回流,使‘不走的扶贫工作队\’既有量的增长更有质的提升。”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张吉彩说。

建立一支“不走的扶贫工作队”

新闻推荐

白河打好就业扶贫“组合拳”

本报讯(通讯员黄云慧)今年来,白河县对就业扶贫精准发力,打好劳务输出、技能培训、就业援助、创业带动等“组合拳”,全力打响了就业脱贫战。该县因人因村分类制定就业帮扶计划和帮扶措施,并将贫困劳动力...

白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白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