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助组里的“风波”
■华文军
在一九五四年下半年里,《岷江报》上有关农村地区推进互助合作的报道不断增多。从这些报道里不难看出,在自治区,农业生产中建立互助组这一新形式正在广大农村遍地开花,合作形式不断优化,成效日益显现,无疑地,这一组织形式有力促进了广大群众团结协作、互帮互助,农业生产得到空前发展。
消息《两个互助组互相帮助》(1954年11月7日第二版)说的是小金县美兴两个互助组通过改善互助关系,保障庄稼地有人管理,粮食获得增产的故事,透露互助模式在小金得到广泛铺开。小通讯《大店村决定12天犁完板地,合理解决了人牛换工问题》说的是茂县大店村16户农民通过互商互量,解决组内纠纷,合理协调人力不足,促进了生产增收的故事。而通讯《大金县三年来组织互助合作的情况和初步经验》则以宏观着眼,展现了大金县(今金川县)互助合作工作的推进情况。从该文看,大金县是在1952年春天开始推进互助合作工作的,到1954年的年底,这个县已经有三个常年性的互助组,34个运行较好的季节性互助组,279个一般性的季节性互助组和换工组,参加互助组和换工组的农民达到3000多户。文章运用具体数据总结说,互助合作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互助合作的优越性已经显而易见,各地农民对互助合作普遍欢迎。
那几年,《岷江报》发表的类似报道还很多,对互助合作工作有非常客观地展现。可是作为读者的我仍觉得不满足。当年我曾听母亲断断续续讲过一些解放初期寨子里互助合作的事儿,记忆中觉得这一新的劳动生产模式对当时的每一个人都有非常大地冲击,一些地方的人与人或者邻里关系因此陷入矛盾之中。比如,寨子里一些人仍然对这一新鲜事物心怀疑虑,徘徊在门外,被人睥睨,使他们陷于焦虑的处境;比如不肯入社的“单干户”——与互助组对应的这一群体日益被孤立,成为落后、不上进的代名词。
想了解得更多一些,于是我又继续读旧报。
一篇短小说《互助组的风波》(1954年10月28日第三版)终于解了渴。它不是以总结、简报形式,而是从互助合作的主体——老百姓的视角观察、体验,虽说是文艺作品,但人物分明是活生生的身边人,读来身临其境,感同身受。
就把这篇小说做个概要,和你分享:
九月间是个紧张的季节,农村里到处都在组织起来迎接秋收。柯美领导的这个互助组也不例外,天刚亮,组员们就拿起镰刀下地去了。
柯美互助组是新近成立的。23岁的妇女委员柯美富有朝气,接收新东西快,看到其他寨子都成立了互助组,她就自告奋勇,领头把几户人家组织起来成立了这个互助组。
可是柯美发现互助组工作并不是想像的那么容易。几经周折,就在秋收来临的节骨眼上,互助组却要“散伙”了。
先是评工计分出了问题。
组员潘德成劳力好,又勤快,但自报工分的时候谦虚地报了七分,而组员杨三嫂带有婴儿,“做活路九点钟,喂奶三点钟,一天喂三回,喂完就收工,晚上评工还报八分工”,就是说她在组里出工不多,自报的时候却报了八分工。因为组里采取的是自报公议计分,公议的时候大家都碍于面子,表态总是“可以可以”,这样就形成了不合理的计分。
埋下这个“炸弹”,组里很快乱了套。先是强劳力消极怠工,而后是其他人抱怨庄稼活耽误了,牢骚不断。
又出了农具损坏无人赔的问题。
组员张成明、洪五给陈家翻地窑时碰断了铧头,陈家却装聋作哑,没有一点赔偿的表示。这下可气恼了他们。
终于有一天,几个组员“闹事”了。他们宣布退组。“把我的工钱给我,我们各干各。”
事情越来越收拾不住了。
然而,柯美可不是遇事就退缩的姑娘。
她是新一代的年轻人。她相信新政府的号召,相信互助互帮才是农家人减轻劳动负担、发展农业生产的出路。她认定的事就要咬牙干下去。
她忍着婆婆和生病在床的丈夫不理解的眼神和谩骂,每天在组里和家庭间来回奔波。
为了不让互助组“散伙”,她妥协一步,同意男组员“男女分工”劳动的建议。但是下来调研的政府工作组指导员对此却摇摇头,“这可不是建立互助组的精神”。而且,这样干的弊病也很快显现:女组员吃不消了,一天下来,个个累得直不起腰。
她挨户做思想工作,找到每个组员谈心,可是有的组员铁了心,“给我加分没必要,我就是要退组,单干!”
“我为别人家干活,我的农具损坏了谁负责?”
“又不是我弄坏的,凭啥要我赔偿农具?”
“组里闹得乌烟瘴气,家里也埋怨你照顾不好。你一个女孩子家,就算了,放手吧!”
……
柯美常常在深夜里落泪,为一大堆的烦心事失眠。可是好在,她心底的火苗依然跳跃,她对新社会、新生活的热情始终没有消褪。
她重新梳理学习了互助组的经验教训。工作组的蔡同志也三番两次到她那里,为她鼓气,给组员们讲解政策。
柯美的韧劲还打动了寨子里长辈们。他们都纷纷站出来为她打气,指责退组的人“想搞单干,是落后、可耻”的。
几经周折,他们重新议定了计分规则,“公议”有一说一不再打哈哈,农具损坏也有了赔偿方法,组员有力出力,无力的让分,总之是协同联手,互助发展生产。
秋收开镰的时候,这个组终于又凝聚在了一起。
《岷江报》拿出大幅版面刊发的这篇小说生动地刻画了那个年代的农村生活,既有活灵活现的人物,也有峰回路转的故事,把新闻里不容易集纳的道理讲得透彻。当年报纸采用的这个表现手法,兴许就是后来遍地开花的“副刊”“周末”的源头。从这个角度读报,也给我们今天的做报人继续办好副刊打开了一扇窗口,为党报副刊如何记录时代、做好宣传提供了借鉴。
新闻推荐
本报讯(何勇)近年来,小金县结合自身特色,积极借鉴和总结生态产业发展经验,加大生态产业投资力度。农业发展提质增效。坚守粮食...
小金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小金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